臨床營養學

作者:佚名
最新章節:5 維生素
臨床營養學在線閱讀
內容簡介:臨床營養學是關於食物中營養素的性質,分布,代謝作用以及食物攝入不足的後果的一門科學。臨床營養學中的營養素是指食物中能被吸收及用於增進健康的化學物。某些營養素是必需的,因為它們不能被機體合成,因此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對患者來說,合理平衡的營養飲食極為重要。「醫食同源,藥食同根」,表明營養飲食和藥物對於治療疾病有異曲同工之處。合理的營養飲食可提高機體預防疾病、抗手術和麻醉的能力。合理平衡的營養飲食對患者極為重要。
佚名其它作品:女鬼鬼故事 / 女屍鬼故事 / 屍體鬼故事 / 宿舍鬼故事 / 太平間鬼故事 / 網路鬼故事 / 午夜鬼故事 / 現代鬼故事 / 農村鬼故事 / 超嚇人鬼故事 /

  • 1 熱能
  • 2 蛋白質
  • 3 脂類
  • 4 碳水化物
  • 6 無機鹽(常量元素)
  • 7 微量元素 ·7.1 引言
  • 5 維生素
  • 7 微量元素 ·7.2 碘在人體內的含量
  • 7 微量元素 ·7.3 鐵
  • 7 微量元素 ·7.4 銅
  • 7 微量元素 ·7.5 鋅
  • 7 微量元素 ·7.6 硒
  • 7 微量元素 ·7.6 氟
  • 7 微量元素 ·7.7 鈷
  • 7 微量元素 ·7.8 鉻
  • 7 微量元素 ·7.9 錳
  • 7 微量元素 ·7.10 鉬
  • 7 微量元素 ·7.11 其它必需微量元素
  • 7 微量元素 ·參考文獻
  • 8 健康人營養
  • 9 營養缺乏病
  • 10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 11 維生素A缺乏病·前言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1 病因學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2 維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與缺乏癥狀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3 維生素A缺乏病的診斷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4 維生素A缺乏病的預防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5 治療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6 維生素A過多或中毒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7 維生素A與腫瘤的關系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8 維生素A與鋅的關系
  • 11 維生素A缺乏病·11.9 維生素A與藥物的關系
  • 11 維生素A缺乏病·參考文獻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1 前言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2 化學、生物化學及病因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3 病理與病理生理學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4 癥狀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5 診斷及營養評價,鑒別診斷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6 治療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7 預防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12.8 臨床應用
  • 12 維生素B1缺乏病·參考文獻
  • 13 維生素B2缺乏病·前言
  • 13 維生素B2缺乏病·13.1 病因
  • 13 維生素B2缺乏病·13.2 生理功能與病理生理
  • 13 維生素B2缺乏病·13.3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 13 維生素B2缺乏病·13.4 診斷
  • 14 癩皮病·14.1 歷史
  • 14 癩皮病·14.2 病因
  • 14 癩皮病·14.3 代謝途徑
  • 14 癩皮病·14.4 病理
  • 14 癩皮病·14.5 臨床表現
  • 14 癩皮病·14.6 實驗室檢查
  • 14 癩皮病·14.7 治療
  • 14 癩皮病·14.8 預防途徑
  • 14 癩皮病·參考文獻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前言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1 病因學和分佈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2 生物化學及病理學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3 臨床表現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4 診斷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5 治療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6 預防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15.7 維生素C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 15 維生素C缺乏病 ·參考文獻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1 歷史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2 發病情況和病因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3 發病機理和病理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4 臨床表現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5 診斷
  • 16 維生素D缺乏病·附:佝僂病的診斷標準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6 防治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7 維生素D的臨床應用
  • 16 維生素D缺乏病·16.8 維生素D的毒性和維生素D過多癥
  • 16 維生素D缺乏病·參考文獻
  • 17 營養性貧血·17.1 缺鐵性貧血
  • 17 營養性貧血·17.2 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 17 營養性貧血·17.3 微量元素、礦物質與貧血
  • 17 營養性貧血·17.4 維生素缺乏與貧血
  • 17 營養性貧血·17.5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與貧血
  • 17 營養性貧血·參考文獻
  • 18 鋅缺乏·18.1 前言
  • 18 鋅缺乏·18.2 缺鋅的原因
  • 18 鋅缺乏·18.3 臨床
  • 18 鋅缺乏·18.4 診斷
  • 18 鋅缺乏·18.5 治療
  • 19 碘缺乏病與碘過多病
  • 20 缺硒與克山病
  • 21 必需脂肪酸缺乏病
  • 22 引言 22.1 營養治療在醫療上的重要性
  • 22 引言 22.2 營養治療的基本原則
  • 22 引言 22.3 醫院膳食的種類
  • 22 引言 22.4 食譜的編制
  • 24 糖尿病·24.1 概述
  • 24 糖尿病·24.2 臨床分型
  • 24 糖尿病·24.3 發病情況、病因、機理
  • 24 糖尿病·24.4 臨床癥狀及診斷
  • 24 糖尿病·24.5 治療
  • 24 糖尿病·參考文獻
  • 23 肥胖·23.1 前言
  • 23 肥胖·23.2 臨床表現和診斷
  • 23 肥胖·23.3 病因
  • 23 肥胖·23.4 病理生理
  • 23 肥胖·23.5 治療原則
  • 23 肥胖·23.6 成年肥胖者治療膳食食譜舉例
  • 23 肥胖·23.7 預防
  • 23 肥胖·參考文獻
  • 25 痛風·前言
  • 25 痛風·25.1 嘌呤核苷酸的代謝
  • 25 痛風·25.2 痛風的分類和發病原理
  • 25 痛風·25.3 痛風的臨床表現
  • 25 痛風·25.4 痛風的防治
  • 25 痛風·25.5 膳食治療的原則
  • 25 痛風·參考文獻
  • 26 胃腸道疾病·26.1 前言
  • 26 胃腸道疾病·26.2 胃的生理功能
  • 26 胃腸道疾病·26.3 胃的病變
  • 26 胃腸道疾病·26.4 胃炎
  • 26 胃腸道疾病·26.5 消化性潰瘍
  • 26 胃腸道疾病·26.6 小腸
  • 26 胃腸道疾病·26.7 大腸
  • 26 胃腸道疾病·參考文獻
  • 27 肝膽系統疾病·前言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1 營養性肝臟疾病的原因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2 病毒性肝炎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3 脂肪肝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4 肝硬變(肝硬化)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5 肝功能衰竭與肝性腦病(肝昏迷)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6 肝豆狀核變性(Wilsons氏病)
  • 27 肝膽系統疾病·27.7 膽系結石和感染(膽石癥與膽囊炎)
  • 27 肝膽系統疾病·參考文獻
  • 28 心血管疾病·28.1 前言
  • 28 心血管疾病·28.2 營養和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
  • 28 心血管疾病·28.3 營養和心肌梗塞
  • 28 心血管疾病·28.4 營養與充血性心力衰竭
  • 28 心血管疾病·28.5 營養和高血壓病
  • 28 心血管疾病·參考文獻
  • 29 腎臟疾病·29.1 前言
  • 29 腎臟疾病·29.2 腎小球腎炎
  • 29 腎臟疾病·29.3 腎病綜合征
  • 29 腎臟疾病·29.4 急性腎功能衰竭
  • 29 腎臟疾病·29.5 慢性腎功能衰竭
  • 29 腎臟疾病·29.6 代謝性腎病
  • 29 腎臟疾病·29.7 腎結石及其飲食
  • 29 腎臟疾病·29.8 透析療法
  • 29 腎臟疾病·參考文獻
  • 30 營養與遺傳·30.1 營養與遺傳的密切關系
  • 30 營養與遺傳·30.2 遺傳病的營養治療
  • 30 營養與遺傳·參考文獻
  • 31 營養與癌瘤·前言
  • 31 營養與癌瘤·31.1 膳食中營養素與癌瘤發生的關系
  • 31 營養與癌瘤·31.2 食品中的自然致癌物
  • 31 營養與癌瘤·31.3 食物中的癌瘤阻斷劑
  • 31 營養與癌瘤·31.4 食品烹調加工與致癌物
  • 31 營養與癌瘤·31.5 癌瘤病人的營養代謝改變
  • 31 營養與癌瘤·31.6 腫瘤病的營養治療
  • 31 營養與癌瘤·參考文獻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前言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32.1 營養與感染之間的關系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32.2 營養不良對代謝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32.3 感染對營養與代謝的影響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32.4 單個營養素缺乏和免疫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32.5 感染和外傷病人的營養治療原則
  • 32 營養與感染和免疫·參考文獻
  • 33 營養與燒傷·33.1 前言
  • 33 營養與燒傷·33.2 燒傷的代謝反應
  • 33 營養與燒傷·33.3 燒傷對內臟功能的影響
  • 33 營養與燒傷·33.4 燒傷的臨床過程
  • 33 營養與燒傷·33.5 燒傷的營養治療
  • 33 營養與燒傷·【附】各種膳食舉例
  • 33 營養與燒傷·參考文獻
  • 33 營養與燒傷·參考文獻
  • 34 食物與過敏
  • 35 營養與口腔疾病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前言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1 腦血管病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2 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營養治療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3 癲癇的營養治療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4 顱腦損傷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5 肝豆狀核變性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6 三叉神經痛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7 營養缺乏性神經病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36.8 重癥肌無力
  • 36 幾種神經系統疾病與營養 ·參考文獻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1 引言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2 創傷後內分泌變化及其代謝影響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3 饑餓對代謝的影響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4 麻醉對應激反應和代謝的影響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5 愈合與營養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37.6 外科營養的重要性
  • 37 外科創傷與營養 ·參考文獻
  • 38 胃腸外營養·38.1 前言
  • 38 胃腸外營養·38.2 影響營養的代謝因素
  • 38 胃腸外營養·38.3 要素膳的禁忌證
  • 38 胃腸外營養·38.4 胃腸外營養的種類
  • 38 胃腸外營養·38.5 胃腸外營養的指征
  • 38 胃腸外營養·38.6 靜脈用營養制劑
  • 38 胃腸外營養·38.7 營養素的需要量
  • 38 胃腸外營養·38.8 胃腸外營養的實施
  • 38 胃腸外營養·38.9 胃腸外營養的並發癥
  • 38 胃腸外營養·38.10 胃腸外營養的監測
  • 38 胃腸外營養·38.11 胃腸外營養的組織和護理
  • 38 胃腸外營養·38.12 展望
  • 38 胃腸外營養·參考文獻
  • 39.1 要素膳前言
  • 39.2 要素膳的分類
  • 39.3 要素膳的組成
  • 39.4 要素膳的氮源
  • 39.5 要素膳的性質
  • 39.6 要素膳的生理
  • 39.7 要素膳的適應證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證
  • 39.9 使用方法
  • 39.10 要素膳的並發癥
  • 39.參考文獻
  • 40 臨床檢查用飲食
  • 40.1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功能檢查
  • 40.2 甲狀旁腺的功能檢查
  • 40.3 檢查腎臟功能的試驗飲食
  • 40.4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試驗飲食
  • 40.5 檢查小腸功能的糞脂測定試驗飲食
  • 40.6 檢查先天性非溶血黃疸間接膽紅素增高型的低熱量試驗飲食
  • 40.7 隱血試驗飲食
  • 40.8 膽囊造影飲食
  • 40.參考文獻
  • 41.1 電離輻射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 41.2 高氣壓環境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 41.3 低氣壓環境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 41.4 有害物質與營養素的關系
  • 41.5 噪聲環境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 41.6 救生條件下的營養保證
  • 41.7 應激狀態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
  • 42 膳食調查
  • 附錄: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
  • 5 維生素
  • 5 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