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使用方法

39.9.1 投給途徑

要素膳投給途徑的選擇決定於疾病、喂養時期長短、十精十神狀態及胃腸道功能。除經口啜飲外,不同途徑的適應證、禁忌證及可能發生的並發癥見表39-26。

表39-26 要素膳投給途徑的選擇


Ⅰ.經鼻胃/口胃管飼
適應證:(1)胃腸道完整、代謝需要增加、短期適用
(2)昏迷、補充熱量(厭食、炎十性十腸道疾病)
(3)早產兒(<34周孕期)
禁忌證:(1)嚴重反復嘔吐、胃食道反流
(2)食道炎、食道狹窄
並發癥:(1)吸十入十性十肺炎
(2)鼻腔粘十膜損傷
Ⅱ.經鼻十二指腸/鼻空腸或空腸造口管飼
適應證:(1)有吸十入危險的早產兒、嬰兒或老人
(2)胃運動不佳(術後、早產兒)
禁忌證:(1)遠端小腸阻塞、小腸蠕十動障礙
(2)吸收不十良或細菌生長過盛。
並發癥:(1)腸穿孔(使用硬質喂養管時)
(2)傾倒綜合征
(3)與胰液及膽汁混合不全而發生吸收不十良
(4)管端移位至胃
Ⅲ.經胃造口管飼
適應證:(1)昏迷(長期使用)
(2)十吮十吸不全或吞咽困難
(3)食道閉鎖、食道損傷、氣管食道瘺
(4)長期高分解代謝,熱量供應不足
禁忌證:(1)嚴重胃食道反應
(2)胃鬱積
並發癥:(1)幽門梗阻
(2)傾倒綜合征
Ⅳ.頸食道造口管飼
適應證:(1)頭、頸部腫瘤
(2)頜面部先天十性十異常或創傷
禁忌證:胸部食道阻塞
並發癥:出十血、感染、咽反神經損傷


通常,短期管飼多采用經鼻至胃、十二指腸或空腸置管。鼻胃管飼的優點在於胃的容鈉量大,對膳食的滲透濃度不敏十感。缺點在於有反流與吸十入至氣管的危險。如容易產生這種情況時,宜用鼻腸管飼。當預期管飼的時間較長或不適於經鼻置管時,則以手術造口置管。

39.9.2 喂養管的選擇

早年,由於采用粗十硬的橡膠或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作為喂養管的材料,長期使用後,對粘十膜有刺激而易引起壞死、食道狹窄食道炎。放置時易在咽後“卷縮”而從口吐出。目前,必勝聚氨酯(polyurethane,PU)或矽膠為材料作喂養管,由於質軟與直徑小,病人感覺舒適,其中以Keofeed喂養管量為柔軟(表39-27)。這些產品具射線不透十性十而便於檢查位置,管端封有汞或鎢粒而便於下降,並附有金屬或尼龍導管絲,便於放置或確定位置。

表39-27 幾種商品喂養管


名稱材料大小十性十能
EntriflexPU,管內外塗有親水潤十滑劑*置管前以水活化長109cm,8FG**
       長105cm,12FG
柔軟,管端封汞,有導管絲,易入十二指腸
DobbhoffPU,管外塗有潤十滑劑*長109cm,8FG同上
Keofeed矽膠,應用導管絲時,管內註入5ml潤十滑劑以便拔十出長93與110cm,
       6~9.6FG
同上,置管時外塗潤十滑劑
PortexPVC第105cm,6~30FG較硬,供短期(<1周)管飼
上海橡膠五廠矽膠長117cm,8FG無導管絲及透X-線


*潤十滑劑商品名為“Hydromer”

**FG(French gauge)=外周(mm)

對於清醒的病人,以采用細孔徑喂養管(8FG)較為舒適,不影響咳嗽與吞咽。但缺點在液體膳較稠時若其中混有壓碎的藥片時易於堵塞,也不能通過喂養管吸出胃內殘留以瞭解胃排空的情況。所以,在放置細孔徑喂養管前,先放置以PVC為材料的10FG喂養管,按下列步序觀測胃排空:

①以30~60ml·h-1的速率連續輸註水入胃,持續4~6h,於4h後,吸出殘留,如為量極少或無,則

②以30~60ml·h-1的速率連續輸註12.5%要素膳,持續4~12h,每隔4h吸出殘留,如排空滿意,則

③以同樣速率連續輸註25%要素膳,每隔4h吸出殘留,如無胃瀦留,則可更換細孔徑畏養管。

對於神志不清的病人,以采用PVC管似為適當,因其易於放置,檢查位置簡便,亦易吸出殘留。如使用細孔徑管,則先以上法觀測胃排空情況。

39.9.3 喂養管的放置

(1)經鼻胃/鼻腸置管法細孔徑喂養管放置前,須向清醒的病人說明置管目的以減少顧慮與緊張而得到合作。放置步驟如下:

①將7或8FG矽膠喂養管(無導管絲)置於一盤小冰塊上,或置於冰箱致冷室中,令其變十硬。將管端的一段彎成弧形,外塗親水潤十滑劑。

②令弧形向下,自鼻孔插十入,及至咽部,轉動喂養管身約150°,使管端偏離氣管。啜飲少量水以壓制嘔吐反應,喂養管即順利進入食道,向前推進至入胃內(有的喂養管在距管端55cm處有一記號,示已在成十人胃中),再進30cm,示在十二指腸中。

③以註射器註入少量空氣,借聽診器確定管端位置。射線不透十性十的喂養管,可供熒光屏觀察。鼻孔外的喂養以膠佈固定。

④如管端需要進入十二指腸或空腸近端,於進入胃後,令病人各右側臥,由於蠕十動可於48h後進入空腸。

具導管絲的細孔徑喂養管(如Entriflex,8FG)的放置如下:

①管端及管內已塗親水潤十滑劑,用前管端以水濕潤,管內註入5ml水以活化潤十滑劑。

②將金屬導管絲插十入管內,直到前端焊接的圓球,並通過最後一個側孔而不能前進時為止。導管絲外端有一塑料扣蓋,固定於喂養管的接合器(adaptor)中。

③管端自鼻孔進入,直至管長的2/3已以體內。將導管絲移去,註入空氣,以聽診器檢查管端位置。

④以後,每2h喂養管進入5cm,直到管外的黑點恰在鼻孔外,以膠佈固定。

⑤管端的膈下位置,可借腹部放射照相以證實其在胃內。管端在十二指腸的位置,可借熒光屏檢查。

放置細孔徑喂養管於神志不清的病人,由於不能合作,十操十作較為困難。其步驟如下:

①為協助無導管絲的喂養管前進,以Levin鼻胃管(16FG)與之平行,兩個管端擠入半個#1膠囊中。令病人取半Flovver位(半斜坡臥位),以左手食指壓下病人舌頭,將管端自鼻孔進入,通過咽部而至食道,進入胃內。待半小時膠囊溶解後,或以20ml冰水自Levin管註入以沖脫膠囊,十抽十出Levin管。確定管端位置。具導管絲的喂養管則不必以Levin管協助。

最近,Eldar等(1984)報告一例因放置Entrifelx 8FG喂養管不慎,誤入右支氣管,導管絲損傷肺實質,並穿過右胸膜腔而並發氣胸。喂養管放置後,如需重調,切勿用導管絲協助。最好拔十出再放。有人建議當具導管絲的喂養管通過咽後,即可拔掉導管絲。有人建議在熒光屏下進行置管較為安全。

(2)手術置管法用於造口術包括有咽造口術、食道造口術、胃造口術及空腸造口術。

近年,Ponsky等(1981)建立一種安全、有效與非手術的胃造口術為佳。Ponsky等(1985)在此技術的基礎上,建立經皮穿刺空腸造口術。這二種造口喂養法對於需要長期經腸營養的病人非常有利。別外,Salky等(1982)介紹一種將胃造口管飼改為空腸造口管飼的非手術方法。這種方法對於胃內喂養而有嚴重食道反流的病人,需要轉為空腸喂養時,十分簡便易行。

Moss(1981)應用一種特殊的三腔鼻胃氣球管(triple lumennasogastric ballooh tube)於結腸直十腸手術的病人。這種三腔管中間較大的一腔為吸引管,用於胃與十二指腸吸引;喂養管腔直通至管端,用於十二指腸喂養;較短的一腔為氣球充實管,以20ml水充實胃內氣球(圖39-7)。術後5±3h即可灌註全濃度的要素膳(Vivonex HN,4.2kJ·ml-1),提供12600kJ·-1。臨十床十證實采用這種管飼營養可以維持胃腸的吸收與蠕十動功能,由於能有效地吸收胃腸道的氣體,所以可防止術後麻痹十性十腸?鎰琛4送猓?術後24~48h大都可以經口攝食。

以後,Moss(1984)鑒於為提供需要長期胃腸減壓、嚴重肺部疾病、食道炎或拒絕鼻胃管飼的病人的經腸營養,采用24FG三腔氣球胃造口管(triple lumen balloongastrostomy tube),於腹部手術中,經腹壁及胃壁放置於胃,管的遠端推十送至Treitz韌帶處(圖39-8)。術後2h內可喂飼全濃度要素膳(100~150ml·h-1及10000~15000kJ·d-1),術後48h都能平安出院。

linchuangyingyangxue177.jpg

圖39-7 三腔鼻食道胃十二指腸氣球管

linchuangyingyangxue178.jpg

圖39-8 三腔胃造口管

關於空腸造口術與空腸內喂養的發展與應用,Ryan等(1984)有篇詳盡的綜述可供參閱。目前,主張采用針導管空腸造口術(needlecatheter jejunostomy,NCJ)作經腸營養。藉這種方式可進行TEN,較TPN或經胃造口喂養更為安全與簡便。凡需要進行食道、胃、十二指腸、胰或肝膽系統的手術時,均可附帶作此種造口術,術後12~24h即可喂養。

HCJ的步驟大致如下:在距Treitz韌帶或胃空腸吻合處以下的空腸上,以14號針頭通過一個3-0絲縫線荷包口縫訂在腸十壁上作一漿膜肌膜的潛道,隨後進入腸腔。將長約30~45cm8FG導管(矽膠或聚氨酯的)通過針頭進入腸腔約10~15cm,拔去針頭及結好縫線。同樣,以14號針頭經皮穿刺腹壁(通常在左上象限),先將空腸與腹膜固定,再將導管自針頭引出體外,拔去針頭,導管與皮膚作一永久十性十縫術。導管外端裝一接合器以與輸註系統相連。最後以水溶十性十造影劑檢查位置。導管出口處每隔48h清潔一次,更換無菌敷料。

NCJ的禁忌證為腹膜炎、腹水、炎十性十腸道疾病、腸粘連或梗阻及放射十性十腸炎。

39.9.4 喂養方式

要素膳喂養必須使病人有充足的時間以適應膳食,以便逐步達到可以滿足營養素的需要量,一般需要3~4日的“起動期”。要素膳的投給方式有以下幾種:

(1)一次投給Heitkemper等(1981)稱正常人以30ml·min-1的速率一次投給250~750ml是可以耐受的。將配好的膳食置於註射器中,緩緩地註入胃內,每日4~8次。多數病人不能耐受首次輸註,常易引起腹瀉、腹疼、腹脹、惡心、嘔吐或吸十入呼吸道。不過,經過幾天的適應而可逐漸耐受。也可改用經口啜飲,每日6~8次,每次200~400ml(表39-28)。如嫌有異味,可加蓋或加調味劑。口服無須等滲,冷或熱飲都可,與其他流質或飲料混合亦可。向病人說明要素膳的組成與效用,消除疑慮,使之易於接受。一次投給的優點在不受連續輸註的約束,有類似於正常膳食的間隔。

表39-28 活力康與復方營養要素的口服進度


日程粉劑(g)熱量(kJ)體積(ml)濃度(%)次·d-1
1150~2502500~4200*1800106~8
2250~4004200~67002400156~8
3400~5506700~92002400206~8
4550~6509200~109002400256~8


*口服不足的熱量與氮,必要時從周圍靜脈補充。

(2)間歇重力滴註將配制的膳食置於塑料袋或具蓋吊瓶內,經計滴室及輸註管而與喂養管相邊,緩緩滴註(30ml·min-1),每次持續30~60min,每次250~500ml,每日4~6次。如病人胃腸道正常或病情不嚴重時,多數可以耐受。此種方式的優點在較連續輸註有更多活動時間、類似於正常膳食的間隔時間,所以較為常用。

(3)連續輸註裝置與間歇重力滴註相同,但不用計滴室而用輸註泵,持續12~24h輸註。在不用輸註泵時,亦可藉重力連續滴註,不過速率應經常校正。適用於危重、十二指腸、空腸近端或空腸造口喂養的病人。Parker等(1981)稱連續輸註較間歇滴註有利於病兒的體重增加與正氮平衡獲得。胃內連續輸註時,體積、濃度與速率必須從低值逐漸升至能為病人所耐受。可逐漸增加速度呀濃度,不可二者同時增加。表39-29示速率(180ml·h-1)不變,逐日增加濃度的進程。表39-30示濃度(25%)不變,逐日增加速率的進程。

表39-29 活力康或復方營養要素胃內連續輸註的進程


日程粉劑(g)熱量(kJ)稀釋至(ml)濃度(%)速率(ml·h-1
1150250018008180*
22504200180014180
33505880180020180
44006720180022180
55008400180029180


腸內連續輸註時,濃度先宜用等滲的(10%)、速率宜低(40~60ml·h-1),以後增至80ml·h-1,待3~5日後可達100~125ml·h-1。再逐漸增加濃度。一般達到能滿足營養素及可耐受的濃度、速率與體積,常需7~10日。

表39-30 同上胃內連續輸註的進程


日程粉劑(g)熱量(kJ)稀釋至(ml)濃度(%)速率(ml·h-1
1150~2502500~4200100015~2550
2250~3004200~5000120025~3050~75*
3300~4505000~7500180017~2575~100
4450~6007500~10000240019~25100~125


*每日增加25ml/h(在不出現腹瀉、腹脹、糖尿等情況下)

39.9.5 配制方法

任何一種要素膳在使用前,必須瞭解其組成與配制方法。低脂肪的要素膳(活力康與復方營養要素)為粉劑,根據表39-31稱出一定重量,以滅菌十溫十水(60~70℃)稀釋至一定體積,不斷攪拌均勻。每日僅配制一日的用量,冰箱(0~4℃)放置。久置後的絮狀物系糊十精十,用時搖勻。配制的要求如下。

(1)於一適合地點安放層流櫥(超凈工作臺),十操十作人員宜經訓練,有無菌觀念。

(2)十操十作前洗手(如同術前),但可勿戴手套。

(3)配作時手勿接觸液體。

(4)一切用器、量器及容器須幹凈無菌。

(5)配作後置於無菌塑料袋或吊並中,送至病房。

(6)每24h更換塑料袋或吊並與輸註管。

(7)每次輸畢,以滅菌水沖洗容器,再添加另一份。

(8)輸註的懸掛時間介於4~8h。

表39-31 低脂肪要素膳的配制

濃度(%)粉劑(g)稀釋至(ml)蛋白質(g)熱量(K十J)kJ·ml-1
10100*10001616801.7
1520013003233602.5
2030015004850003.3
2550020008084004.2

NPC/N=1

50/1

Fagerman等(1984)建議於每升配制的膳食中,加入山梨酸鉀360mg,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此外,Baldwin等(1984)首先報道因輸註污染的要素膳於NCJ喂養的病人而發生膿毒病綜合征(septic syndrome),惡心、嘔吐、腹瀉、發十熱、白細胞增多癥、低血壓及心動過速的臨十床十表現加重。其原因由於缺乏胃酸的抗菌作用及危重病人的空腸防禦機能降低。所以,強調無菌配制膳食、膳食的懸掛時間縮短,喂養管的護理應如中心靜脈導管一樣。

高脂肪要素膳(高氮要素合劑,天津二生化藥廠)按表39-32稱出111g粉劑以少量滅菌十溫十水調勻,加入25g十乳十劑。攪拌均勻,再以滅菌水稀至一定體積。

配制好的要素膳,於冰箱取出後,必須升高至室十溫十再可應用。如需加十溫十,可將輸註膠管通過內置39~40℃十溫十水暖並。連續輸註時可不必加十溫十。

表39-32 高脂肪要素膳的配制

濃度(%)粉劑(g)十乳十劑(g)稀釋至(ml)熱量密度(kJ·ml-1
51112524000.90
101112512001.80
15111258002.60
20111256003.50
24111255004.20


表39-33 管飼並發癥的原因及其防治


並發癥原因防治
Ⅰ.機械的吸十入呼吸道喂養管移位重插、檢查管端及胃殘留

胃蠕十動降低小腸置管、服胃興奮劑

反流,昏迷半坐十位、十床十頭升高30°(輸中及輸後)
鼻、咽、食道損傷粗徑硬管更換細孔徑軟管
喂養管堵塞膳食太稠調勻、適當稀釋

輸畢未沖洗輸畢以十溫十開水沖洗

藥品未研碎外加藥品充分粉碎
Ⅱ.胃腸道的腹瀉血清白蛋白低於30g·L-1先輸白蛋白提高至>30g·L-1

高滲溶液喂養稀釋

輸註速率太高降低

胃排空太快停用滅吐靈(Metaclopramide)

抗生素應用停用

膳食污染無菌配制
惡心/嘔吐胃瀦留應用滅吐靈、暫停2h、改為小腸喂養

速率太高減慢

濃度或體積太高減低

膳食太冷升十溫十至室十溫十(20℃)
傾倒綜合征高滲膳進入小腸降低速率與濃度
便秘水份攝入不足鼓勵飲水或飲料

活動減少允許時增加活動

纖維素不足補加膳食纖維素2~5g·d-1
Ⅲ.代謝的高糖血癥、糖尿應激狀態檢查尿糖(q4h)與酮體
(高滲綜合征)高糖膳胰島素應用
高鈉血癥尿崩癥時水丟失記錄水份進出量、調整電解質、攝水
高鉀血癥膳食鉀高更換低鉀膳
低糖血癥膳食糖類不足增加葡萄糖
低鈉血癥稀釋狀態(水份超負荷)利尿劑應用

胃腸道丟失食鹽補充(1茶匙=2gNa)
低鉀血癥稀釋狀態利尿劑應用

利尿劑應用攝入鉀鹽

高劑量胰島素降低劑量

胃腸道丟失補充損失
腎前氮血癥高鈉血癥時脫水降低溶質負荷、增加飲水
EFA缺乏膳食EFA不足加用葵花子油30ml·L-1


液體膳5~7日
《臨床營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