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住院時,為計劃治療飲食,應先考慮以下幾個原則。
(1)首先瞭解環境因素在配制治療飲食中的意義 病人的傢庭情況、經濟條件、生活、地位、職業、以前患過疾病、是否手術、藥物過敏、住院治療;市場供應情況及烹調方法,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十習十慣,每天食物的攝入量並分析其營養價值。
(2)實施治療飲食前及實施過程中宣傳工作的重要十性十 住院病人一般的需要、心理及生理的基本需要。凡刺激較強的食物及治療上需要限制的食物,事先要把食物對病情的影響的基本原理,向病人說明清楚,使他能樂意配合接受食物的治療,
在進行食物治療時,飲食應按照原則的要求計劃食譜、選擇食物、供應方法,並聽取病人的反映。
用膳時間的改變,各種飲食有各種不同的餐次,如流質,半流質一日5~6次,鼻飼一日6~8次,普食一日3次,軟飯一日5次。
(3)出院後的營養治療 出院後病人需要繼續治療時,在制定飲食方案時,要有利於傢庭、親戚及護十士的護理。在病人需要特別護理時,需要傢庭成員及訪視護十士共同商討計劃,訂出飲食治療方案。
(4)具體執行計劃時應註意事項
①營養治療用的飲食配制應該常常改變花樣或烹調方法,註意色香味與合乎衛生要求以保證其營養充分,質量良好。
②治療用的膳食,不但應註意減輕患者器官的工作或使它接受一定的鍛煉,而且也應該註意它對整個機體所引起的作用。
③註意病人總熱量的消耗:一個受熱能嚴格限制的病人,必須遵守臥十床十休息生活制度。
④在指定營養治療時必須對病人解釋營養治療的目的,使病人相信為他配制的飲食的合理十性十,與遵守這種飲食制度的重要十性十,絕不能為瞭滿足一種嗜好與要求而破壞營養治療的原則,這特別對於用任何一種定量膳食的患者是很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