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藥物能影響維生素A的吸收與利用,因而會加重維生素A缺乏。瀉劑與通便劑中的礦物油(液狀石蠟),由於這種油在小腸粘十膜上形成瞭薄層,便阻礙瞭脂溶十性十維生素的吸收。這一問題自1927年開始經過瞭一系列動物實驗與人十體研究已得到確證。Curtis等讓志願受試者服用礦物油或礦物油十乳十劑,劑量為20ml,每日3次。結果吃礦物油的,膳食中的十胡十蘿卜素不被吸收,全部從糞便排十出。若十胡十蘿卜素預先與礦物油形成十乳十劑,則隻有一部分被吸收。不適當的使用瀉劑會使病人多次腹瀉,以致嚴重影響維生素A與十胡十蘿卜素的吸收,並加重缺乏。此外,礦物油還會在小腸中阻礙脂肪微膠粒的形成,也是影響維生素A吸收的原因之一。
抗生素如四環素、卡那黴素、多粘菌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會部分影響小腸的吸收,因而影響瞭維生素A的吸收。Fallon等在1966年報告瞭新黴素引起吸收不十良的副作用。有若口服新黴素3~7g/日,3~7天便會產生可逆轉的吸收不十良綜合征。使糞便中的鉀、鈉、鈣、脂肪、維生素A與B12的排十出量增加。服用新黴素所產生的消化吸收不十良至少有3種原因:抑制瞭胰臟所分十泌的脂酶、膽鹽的沉淀與小腸粘十膜的破壞。後者是主要的。Keusch等發現口服新黴素6h後,小腸的粘十膜已發生變化。
降血脂藥物,如消膽胺(cholestyramine)是一種含季胺的十陰十離子十十交十十換樹脂。能降低高膽固醇血。如每日服用30g樹脂,由於膽酸從糞便中排十出及脂肪十性十腹瀉,能導致脂溶十性十維生素的吸收不十良。Longenecker發現服用此藥的病人,若補充溶解於橄欖油中的維生素A,其血漿中的維生素A水平要低於不服用此藥對照組。
口服避孕藥:Gall與Briggs都發現婦女口服孕藥會使血漿中維生素A的含量增加,尤其是吃復合口服避孕藥的婦女,血漿中的維生素A會顯著增加。Wild等也證實瞭此現象。他們還發現當停服避孕藥,懷孕發生以後, 血漿中維生素A仍維持高水平。他們很擔心由於維生素A的持續升高,是否會發生中毒與胎兒畸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