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肝膽系統疾病·27.6 肝豆狀核變性(Wilsons氏病)

27.6.1 病因及發病情況

肝豆狀核變十性十是一種先天代謝缺陷病。其病理生理基礎是銅代謝呈正平衡。全身組織內有銅的異常沉積。本病散見於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從遺傳學研究估計本病發病率約為人口的16萬分之一。我國(包括臺灣)的不完全統計有220例。大多數在少年或青年期發病,以10~25歲最多,男十女發病率相等。幼兒發病多呈急十性十,在數月或數年內死亡,30歲以後發病多屬慢十性十型。

27.6.2 發病機理

銅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人十體含銅量約為100~150mg,其中大部分分佈或貯存於不同組織的蛋白質和血液中,以肝和腦的含量最高。肝是銅代謝的中心。腸道吸收的銅,絕大部分(約90~95%)在肝內與α2-球蛋白牢固結合形成銅藍蛋白,僅少量與血中白蛋白疏松地結合為轉運銅,進入各組織與紅細胞結合。由肝細胞溶酶體排十入膽汁,並經腎小球濾過和排十出。正常情況下攝入的銅與排十出者維持動十態平衡。

由於肝內肽酶缺陷或缺乏,銅藍蛋白的合成減少,與白蛋白疏松結合的銅顯著增加,彌散到組織,主要沉積於中樞神經系統、肝臟、腎臟、角膜等處(基底神經節內含銅量為正常量的10倍,肝臟、腎臟、胰臟等器官含銅量為正常量的7~10倍)。引起各臟器形態結構破壞與功能改變。與此同時,肝細胞溶酶體無力將銅分十泌入膽汁,而從腎小球濾過大量排十出。由每日低於80μg的排十泄量增加到300~1200μg。血清中銅藍蛋白降低(表27-13)。

表27-13 肝豆狀核變十性十病人十體內銅含量的改變


項目正常含量肝豆狀核變十性十
血漿銅總量μmol·L-118(13~23)10.5(3.3~18)
血漿直接反應銅(μmol·L-11.2(0~3.5)4.6(2.1~7.0)
血漿間接反應銅(μmol·L-15.8(3.9~7.5)1.6(0~1.6)
尿銅(μg/24小時)(5~25)522(95~1300)
肝臟銅(μg/g肝,濕重)5(3~10)79(53~100)


據Richterich研究認為引起銅藍蛋白合成減少的可能機理是:銅藍蛋白因分子量不同分為貯存型和轉運型兩部分。其中20%為貯存型銅藍蛋白,80%為轉運型。正常情況下,貯存型銅藍蛋白經肝內肽酶作用轉變為轉運型者。肝豆狀核變十性十病人,由於肽酶缺陷或缺乏,肝臟隻能合成貯存型銅藍蛋白,不能形成和轉變為轉運型銅藍蛋白,以致血中銅藍蛋白濃度降低。

27.6.3 臨十床十表現

早期表現為一般消化道癥狀:消化不十良、噯氣、食欲不振等,脾腫大、黃疸、肝功能異常、類似肝類、遷延不愈。以後肝臟逐漸縮小、質硬,表面有結節,發展為壞死十性十肝硬化。

十精十神癥門面常表現為十性十格異常、憂鬱癔病樣發作,以及智力、記憶力減退、言語等表達能力障礙。

神經方面癥狀以錐體外系運動障礙為主:不自主運動、震顫、共濟失調、甚至肌強直、全身痙十攣。

眼部出現Kayser-Fleischer角膜色素環。銅濃縮在溶酶體中,肝銅含量顯著增加。血銅藍蛋白濃度降低。銅在紅細胞內沉著引起溶血十性十貧血和黃疸。白細胞的細胞色素氧化酶明顯減少。

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氨基酸尿、尿中銅、尿膽素原、鈣、磷酸和尿酸的排十泄量增加。磷、鈣的丟失可引起骨、關節異常。

27.6.4 治療措施

本病主要采用驅銅療法阻止銅的吸收,促使銅的排十出。包括服用青黴胺或註射二巰基丙醇(BAL)增加尿銅的排十出。有人主張飯後服用硫化鉀,使銅與硫結合阻止其吸收。補充鉀鹽也有助於糾正腎小管酸中毒。

在采用驅銅療法的同時,應給予高蛋白飲食,嚴格限制銅的攝入。嚴格限制飲食中的銅鹽比較困難,但應盡量避免含銅高的食物。如肝、血、豬肉、蛤貝類(蛤蜊、牡蠣、田螺)、堅果、幹豆類(黃豆、黑豆、小豆、扁豆、綠豆)、芝麻、可可、巧克力、明膠、櫻桃和一些含銅高的茉蔬(蘑菇、薺菜、菠菜、油菜、芥菜、茴香、芋頭、龍須菜等)。(表27-14)。對銅制餐具、食具也應慎用。

表27-14 不同含銅量的食物


含銅量高的食物(>8ppm)豬肉、肝、動物血、牡蠣、蛤蜊、田螺、幹豆、(黃豆、青豆、黑豆、小豆、扁豆、綠豆)、芝麻、堅果、可可、巧克力、明膠、櫻桃、蔬菜類(芋頭、蘑菇、油菜、菠菜、茴香、薺菜、茄子、龍須菜、芥菜、蘿卜纓、蔥等)
含銅量中等的食物(2~8ppm)谷糧類(糙米、小麥、面粉、蕎麥、小米、黃米、玉米面、高梁、高梁面)、豇豆、薯類(土豆、甜薯、甜薯幹、山藥)、蔬菜類(十胡十蘿卜、紫皮蘿卜、蔓菁、苤蘭、大白菜、小白菜、瓢兒菜、藕、南瓜、芹菜等)
含銅量低的食物(<2ppm)白米、玉米、牛十奶十、黃油、幹酪、蔗糖、其它蔬菜和水果。


此外,還需補充維生素B6和鋅。為防止缺鈣磷引起的骨胳變薄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3。病兒貧血者應給予鐵劑治療。合理使用保肝藥和調節營養神經藥物。對神經系統癥狀可根據病情對癥治療。

Starzl主張采用肝移植以恢復銅的正常代謝。不過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營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