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微量元素 ·7.1 引言

人十體是由幾十種元素組成的,根據它們在人十體中的含量和人十體中的含量和人十體對它們的需要量,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其中占人十體重量1/1000以上,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者稱為常量元素;占人十體重量1/1000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者稱為微量元素。現已提出有碘、鐵、銅、鋅、硒、氟、鈷、鉻、錳、鉬、鎳、釩、錫、矽等14種微量元素為人十體所必需。隨著研究的深入,這個數目還將增加。

十九世紀初,由於化學和醫學的進步,人們開始知道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和它們的作用。而近50年來,微量元素的研究取得瞭日益迅速的進展,是與一系列的技術進步分不開的。雖然,人們在認識微量元素與人十體健康的關系方面已取得瞭許多進展,但我們對大多數微量元素在人十體內的作用的認識還是初步的。

微量元素在體內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主要通過形成結合蛋白(如血紅蛋白,銅藍蛋白等)、酶、激素和維生素等而起作用,其中尤其有更多的酶依靠與微量元素的松散結合而起作用。金屬酶和金屬酶復合物的發現明確地證明微量元素在酶促反應中起著關鍵十性十作用。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形成的例子是碘,它是形成甲狀腺的必需成分,而鈷則是維生素B12必不可少的成分

引起人十體微量元素缺乏的因素很多,大體可歸納如下:

(1)膳食和飲水中供應的微量元素不足 這主要發生於當土壤和水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碘、氟、硒等),因而造成糧食、蔬菜等食物和飲水也缺乏這些元素所致。如我國克山病流行地區居民的缺硒即屬於此類。另外,食物越是十精十制,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就越少,之也可造成膳食微量元素供應不足。微量元素不足亦見於攝食缺乏該元素的配方膳(如嬰兒和病人)。

(2)膳食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降低 如有的地區(如伊郎),人們膳食中的維生素和植酸含量很高,從而影響鋅的吸收與利用,以致發生侏儒癥——一種鋅缺乏病。又如胃腸道吸收不十良時,也可影響膳食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與利用。

(3)需要量增加 微量元素攝入量雖能滿足正常需要,但需要量因某種情況而增加時,亦可發生微量元素缺少,如迅速生長、妊十娠、授十乳十、出汗過多以及創傷、燒傷與手術等。

(4)遺傳十性十缺陷病 例如以X鏈隱十性十遺傳的Menke卷發綜合征能使人十體銅代謝異常。又如一種遺傳十性十傢族疾病——腸閏十性十皮炎亦顯示出嚴重的鋅缺乏癥狀。

隨著對微量元素瞭解的增加,它們在臨十床十上的意義也正受到進一步的重視。

首先,由於對微量元素缺乏病研究的深入,使我們逐漸弄清瞭原來病因不明、防治不易的一些疾病的病因,從而給這些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帶來瞭新的前景。這在我國如與缺硒有密切關系的克山病,在伊郎如與缺鋅有密切關系的侏儒癥等。隨著對銅的生理與系列化觀察的深入,已看到銅能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某些過去單純補鐵而不能治愈的貧血,現在同時給予銅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微量元素研究的進展正在使臨十床十營養的內容豐富起來,成為臨十床十治療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完全腸外與腸經營養現在的不僅要考慮傳統規定的的營養素,還要考慮微量元素。尤其有些疾病,例如燒傷,在體蛋白分解代謝顯著增加的同時,還引起補充包括鋅在內的一引起元素。瞭解到鋅在創傷愈合中的重要作用,補充這種元素的意義就更明顯瞭。

《臨床營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