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對機體也是一種刺激,特別是有些外科手術病人,如胃腸道腫瘤病人,術前已饑餓瞭許多星期,甚至幾個月,故饑餓對機體的影響也是外科醫生和臨十床十營養工作者所關心的問題。
饑餓若與創傷和手術相比,相同處也是引起內分十泌和代謝的變化;不同處在其總的特點是:饑餓時機體代謝變化的趨勢是如何節省消耗以延長生命,具體有以下幾點:①首先內分十泌方面,饑餓時腎十上十腺素、去甲腎十上十腺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等的分十泌隻是有所升高;腎十上十腺皮質激素升高不多或不升高或下降;胰島素分十泌下降。故引起的代謝變化與創傷或手術後的第一階段相比,程度輕、速率慢。如一個健康成十人,在不限水的完全饑餓時,約24h糖原才耗竭,而創傷和手術,約8~12h耗竭;②肌肉和器官組織蛋白的消耗,表現為尿氮的丟失。在糖原耗竭後,尿氮丟失增加。最高丟失率為70kg體重者每月5~7g氮,較嚴重創傷後氮丟失(可高達15~25g)為輕,並且氮的丟失隨著饑餓時間的延長(如饑餓4~5天)及隨著機體熱量消耗的降低而降低;③血糖濃度不升高。從饑餓開始,血糖濃度正常,隨著時間延長逐漸降低;④肝糖原異生作用不增強,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降低;⑤體十溫十在饑餓三天後仍與饑餓一十夜時間相同,持續饑餓則降低;⑥尿中排十出十水份和鉀、鈉,而創傷後第一階段是水份瀦留。保鈉排鉀;⑦補充葡萄糖較創傷和手術後補充葡萄糖有更明顯的氮節省作用。並且單純短期饑餓時很容易通過進食以扭轉代謝改變,如果不能進食,則輸入含有維生素、氨基酸和能源(葡萄糖或脂肪)的平衡靜脈營養液,也容易達到目的,而重度創傷後則不是這樣容易糾正。
從以上可見,健康成十人不限水饑餓1~2天,對機體的影響不大。並且,補充葡萄糖有明顯的氮節省作用,減少機體蛋白質的耗費。故臨十床十上對本來營養狀況良好,無內科疾病,接受一般手術的病人(如順利的無感染的膽囊切除,或者無出十血、無感染的單純胃切除),術後1~2天,在胃腸功能未恢復時,給以靜註葡糖鹽水,即能減輕機體的消耗。當能進食時,即能迅速恢復。
另外,據觀察,健康成十人可耐受體重減輕5~10%,而對組織器官的功能影響不大(主要消耗體脂)。當體重減輕35~40%時,不但體脂、肌肉蛋白及各臟器的重量也明顯減輕,影響其功能。除個別外,一般很難存活。故對不能進食的病人,不能任其饑餓。何況持續饑餓將導致營養不十良,進而影響免疫功能和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