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公孫醜(上)(22)浩然之氣與正氣歌

關於“浩然之氣”,現在我們再加討論。

我常說,對於孔孟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用,尤其對於孟子的“浩然之氣”瞭解得最為深刻、在行為上表現得最徹底的,南宋末代的文天祥要算是第一人。他那首名垂千古的《正氣歌》對浩然之氣有很十精十彩的發揮,不但說出瞭孔孟的心法,更把佛傢道傢的十精十神也表現出來瞭。宋朝自有理學創宗以來,修養最成功的結晶人物可以說就是文天祥瞭。他是中國理學傢的光榮,他的學問修養是宋明理學的十精十神所在。歷來解釋《孟子》的浩然之氣,對“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解釋得最好的,我認為就是文天祥《正氣歌》的頭一段,最為扼要十精十簡。《正氣歌》後面幾段當然也好,不過我們暫時不討論。文天祥的學術思想,把宋明理學傢們有時自相矛盾的“心氣二元”直截瞭當統一成為“心氣一元”。他認為宇宙生命的根本來源就在於氣。這個氣不是指我們呼吸之氣的氣,這個“”字隻是個代名詞,一個代號而已。

《正氣歌》一開頭便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我們要註意這個“”字,“”就是“”的意思。古人學問著作都有所根據,哪怕是作首詩、填個詞,他們用字都有所依據。這裡“”字是由《易經》的觀念變化而來,《易經》認為宇宙萬有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我們要註意啊!錯綜復雜並不是說它亂,而是說條理很嚴謹,彼此之間都有層層的關聯。我們平常一聽到錯綜復雜,就想到是亂,這是後世以訛傳訛的錯誤。所以文天祥在《正氣歌》裡說“雜然賦流形”,萬物都由氣的變化而來。形而下的萬有就是形而上的本體功能的投影,叫做“正氣”,把儒傢、佛傢、道傢的最高哲理都包括進去瞭。

他又接著說“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他把宇宙分為兩層,這也是仿照《易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觀念而來。他把氣也分為兩種,一種十陰十氣,一種十陽十氣。我們不要一看到“十陰十陽十”就覺得很玄奧,其實“十陰十陽十”就好比我們現在數學上加和減的代號。由十陰十陽十二氣的變化,就形成瞭我們這個物理世界。“下則為河嶽”,氣之重濁者,也就是屬十陰十的氣,下凝成為形而下的地球物理世界,例如山川草木萬物等。“上則為日星”,氣之輕清者,也就是屬十陽十的氣,上升成為天空、日月星辰等萬象。

下面一句他就說“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氣,對天地萬物而言,總名為正氣,對人而言,便叫它是浩然之氣,宇宙萬有乃至人類,都是它所變的。這又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在中國文化裡,人占著很重要的分量,因此有所謂“天、地、人”三才的說法。人和天、地是處於平等地位的,是同樣偉大的。天地也常有缺陷,並不一定圓滿,而生在天地間的人,卻能運用智慧來彌補天地的缺陷,輔相天地,參贊化育。往往天所賦有的特點,不是地所具備的功能;而地所賦有的特點,又不是天所具備的功能。但是人卻能運用智慧就當時需要來截長補短,使天地二者溝通而調和。所以說人可以輔相天地。那麼文天祥就說瞭“於人曰浩然”,這股正氣在人的身十體生命中,和在宇宙中一樣,遵循二元一體的原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物理的、生理的,一部分是十精十神的、心理的。這股正氣到瞭人的生命中,才叫“浩然之氣”。我們如果好好修煉,培養這股與生俱來的浩然之氣,就可以發揮生命的功能,和宇宙溝通,所以說“沛乎塞蒼冥”。

整個宇宙,包括瞭人類,都與“正氣”同體,都為“正氣”所化;在人身上,則特別叫它為“浩然之氣”。兩個氣名稱不同,代表一體兩用。

他這幾句話,對“浩然之氣”解釋得比什麼都好,翻開宋明理學傢的著作,都沒有他說得幹脆利落、簡單明瞭。我們由文天祥這一傑作的發揮,對於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與“”兩個字的意義也就更加清楚瞭。

那麼我們要問:“文先生!既然你有浩然之氣,應該不會被元朝敵人俘虜坐牢才對呀!

其實他被關起來、被殺害,也正是浩然之氣的發揮。他的《正氣歌》接著列舉許多歷史上的忠臣烈士,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以直養而無害”,義所當為,赴湯蹈火在所不惜,該如何便如何,生死早就置之度外。所以文天祥的《正氣歌》最後便說:“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這說明“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其中隱含的最高道理使人深思,同時也描繪出一個智者踽踽獨行的心境,何其蒼涼悲壯、崇高偉大!

重點還是上面的幾句話,尤其是“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大傢要註意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隻要活著,就有這股浩然正氣,這是生命本有的,隻要肯下工夫,每個人都能夠由博地凡夫,修養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是文天樣在苦難中體驗出來的真理,他這牢獄中的三年太不簡單瞭,他隻要肯點頭,元朝一定請他當宰相。他在宋朝的殘破局面中,面臨亡國時,到處奔走,隻是個無權無勢、又無富貴可享的虛位宰相。他不向元人點頭服從,就隻有坐在牢裡,面對著牛糞馬尿、蒼蠅蚊蟲,但他就是硬不點頭。忽必烈最後一次和他談話時,他謝謝忽必烈對他人品才華的賞識,引為知己。但是他仍不肯點頭,要求忽必烈成全他。到這個時候,忽必烈雖然十愛十惜他,卻也氣極瞭,答應他第二天行刑。這時他才站起來,作揖拜謝忽必烈的成全。我們看,這是何等的修養!這是何等的氣象!這就是“沛乎塞蒼冥”的浩然之氣。

文天祥在剛被俘的途中,曾經服毒、投水,以圖自十殺,都沒有成功。後來遇到一位異人,傳給他大光明法,他當下頓悟,已瞭生死,所以三年坐牢,蚊叮蟲咬,但他在那裡打坐,一切不在乎。所以他說隻要持心正氣,一切的苦難都會過去,傳染病都不會上身瞭,當然做元朝的宰相更算不瞭什麼。有些學佛學道的朋友常常問念什麼經、什麼咒可以消災免難、驅邪避鬼,我說最好是念文天祥的《正氣歌》。可惜大傢聽瞭都不大相信,我也無可奈何!至於後世道傢的咒語,便有一個根本的咒語《金光咒》,起首就是“天地玄宗,萬氣本根”,也可以說是從《正氣歌》中套出來的。

《孟子與公孫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