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饒者易缺

饒饒者易缺

【原文】

閔子侍側,圁圁如也;子路,行行①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②。”

【註釋】

行(hang)行:剛強的樣子。②不得其死然:不得其死指不能盡享天年,死於非命。然,語氣詞,相當於“焉”。

【譯文】

閩子騫侍立在孔子身旁,和顏悅色而正直的樣子;子路很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孔子非常高興。但又說:“像仲由那樣,恐怕難享天年吧。”

【讀解】

古語說:“嶢嶢者易缺。”太潔白瞭容易受到玷污,太高峻瞭容易缺損,大剛強瞭,則容易夭折。孔子知人論事,具有先見之明。後來的事實證明,子路的確不幸被孔子所言中,死於衛國的內亂之中。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擔任衛國大夫孔俚的傢臣,衛國發生內亂,子路本在城外,但他抱著“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信念,身入危城,與暴徒血戰而死。據說孔子聽到衛國內亂,曾傷心地說:“子路要喪命瞭!”不久,果然傳來瞭子路壯烈犧牲的消息。

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決定行動,剛強者往往不會委白求全,所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孔子深知子路的性格剛強易折,所以對他發生瞭嘆惋。

孔子對他的學生真是瞭如指掌啊!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