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政治
【原文】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註釋】
《詩》三百:《詩》指《詩經》,《詩經》共有詩305篇。這裡說“三百”是舉其整數。蔽:概括。思無邪:原本是《詩經魯頌同》中的一句;孔子借來評論整部《詩經》。“思”在《同》篇裡本是無義的語首詞,但孔子卻引用它當“思想”解。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純正無邪。”
【讀解】
孔子此語一出,給詩與政治,乃至整個中國文學與政治訂下瞭千年不解之緣。“文以載道”,“文學為政治服務”成為不容辯駁的信條,由此而主宰著中國詩與文學的命運,形成瞭中國詩與文學的總體特色--具有極強的政治傾向性。從實際情況來看,《詩經》305篇,哪能篇篇都“思無邪”,完全符合孔聖人或儒教的要求呢?僅僅看它的第一篇“關關唯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首纏綿俳惻的情詩,隻不過孔聖人把它作瞭服務於政治,“可施於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