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之容,惟道是眾。”
“孔德”是指空虛無為的“上德”,非有為的“下德”。 “容”是對上德的形容。物之得於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體現出道的體十性十,從事物的運化中更能顯現出德的功能。
所以,天地萬物無不是在上德的功能中不斷變化和生長。萬匯品類的體十性十完備,神全氣足,皆是“上德”的功能。因大道無形而無名,隻有從德中才能體現道的體十性十。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十精十。其十精十甚真,其中有信。”
混然一氣的真常之道,它恍惚似有,有而非有,無而非無。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有不可視聽的微妙運化之功。不但有微妙運化之功,而且確為真實。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閱”是觀看。“甫”是起始。這個混成一物的無名之樸,從古至今不變不易,以至於到無限的將來,仍不會離去。正因為大道能永恒不變,長久存在。所以,能盡閱大千宇內無限事物的起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欲觀眾類之始,首先必體於道。因道的體十性十圓明,德的功能周遍,就本章大意可分三節:第一節是說道和德的關系是分不開的。道本無形,可由德的功用之中體驗。第二節是說道雖無形、無名,卻在恍惚杳冥之中,通過事物可以顯現,其妙用可證可信。第三節是說大道運化不息。正因為此,它才能盡閱萬物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