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雲:“一十陰十一十陽十之謂道。”
《老子》曰:“萬物負十陰十而抱十陽十,沖氣以為和。”
此是說,“道”涵十陰十陽十,是十陰十陽十二氣的中和、平衡與統一。“道”分而為十陰十陽十,十陰十陽十合而為“道”。十陰十陽十沖和之氣,生成萬物。
“道”是無極,十陰十陽十則是太極; "道"是"無",十陰十陽十則是"有";"道"用無極圖可以表示,十陰十陽十用太極圖可以表示。
十陰十陽十二氣,互相吸引,相互凝聚,必然生出一層一層的自然萬物。自然萬物皆分十陰十陽十,植物動物皆分雌雄,人則分男十女。氣、物、人皆分十陰十陽十。十陰十陽十並立,則為太極。因而,太極是相反的,對立的矛盾體。
太極之十陰十陽十是對立的,矛盾的,同時是統一的、互補的。這種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老子》一書對這種對立統一之辯證關系的闡述,其文數不勝舉。
例如:“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這是說,任何事物都由正反兩種因素組合而成。它們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互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對待存在,相反相成。
再例如:“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這就是說,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是“物極必反,理窮必變”,任何事物達到極端,超過一定限度,就會走向反面。
宇宙萬物由十陰十陽十二氣合和而成,十陰十陽十是一對矛盾體,因而,由十陰十陽十二氣組成的萬物無不包含十著十陰十陽十。沒有十陰十陽十就沒有萬物,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十陰十陽十即矛盾。太極圖是對十陰十陽十之矛盾的總括。
十陰十陽十二氣,十陽十動十陰十靜,十陽十剛十陰十柔,十陽十熱十陰十寒,十陽十生十陰十殺,有形有象,有色有聲,有臭有味,有聚有散,由此生成的萬物,有生有死,有強有弱,可變可化,千姿百態,千變萬化,此謂“可道”。因盛衰興亡變動不居,不能永恒存在,又稱“非常道”。
例如:天的冬夏四季,地的寒熱五帶,物的十陰十陽十剛柔,人的男十女老少,生死動靜、吉兇禍福,就屬於“可道”,因其變動不已,就是“非常道。”
“道”是無形的、永恒的。由“道”生出的有形有象、可生可滅的萬事萬物,乃是“可道”、“非常道”,亦即太極。
“道”體現於人為“上德”,“可道”體現於人則必為“下德”。“下德”和“可道”一樣,是有形有象,可生可滅,變幻莫側的,不是內在的、永恒的、全面的、含藏的真常之德。這種“德”隻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局部的、片面的、暫時的東西。“上德”無心為“德”,“下德”有意為“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太極圖囊括瞭《老子》一書中關於對立的、運動的、變化的觀點,總括瞭宇宙萬物的基本體十性十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