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陰十陽十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所以你要懂十陰十陽十四時這個法則,自己養生,調養、保養這個身十體。如果違反瞭就會生病,內在出問題瞭。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這是中國上古的文化,醫道跟政治是一樣的,懂得政治的歷史上大名傢,都懂得醫,因為都是醫學道理來的。所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沒有病的時候,有一點不對就先吃藥,先把它治好。等到已經生病再治已經晚瞭。政治的道理也是一樣,天下大亂,你來平天下,不算有功勞。能夠使國傢社會永遠不亂,這才是大政治傢。看起來沒有功勞,其實功勞最大。這幾句話是中國文化的十精十華。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政治和醫藥的道理是合在一起的,病已經成形而後用十藥來治,就像是社會已經變亂,再用法律、軍事來管理,都不是聖人之道。尤其你們做老板的講管理學,這也是管理學。他做一個比方,就像臨渴鑿井,口幹瞭才去挖井。“鬥而鑄兵”,就要打仗瞭,才去造武器,這不是遲瞭嗎?這個《四氣調神大論》,重點在哪裡?全篇諸位自己去研究、去讀吧。
昨天我告訴一個朋友,這個朋友發心要讀書,他年紀大一點。我說中國字好辦,你就看那個字,就會讀古書瞭;有邊讀邊,沒有邊讀中間,這就是中國字。他說想通瞭;至於說哪一個音準確呢?廣東有廣東的發音,我們浙十江十有浙十江十的發音,北方那個是後來的事,你要做一個學者慢慢來,你要先認得字。
所以你們要多看這些古文,少玩一點電腦,多看一點書,中國字好辦的。像這個三點水,一定同流水有關的,雖然不曉得怎麼讀,意思慢慢也懂瞭。我不是給你們開玩笑的,這樣去努力,再買一部《康熙字典》放在旁邊翻一翻,一年以後你就是大學問傢瞭,此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