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類食物
油菜(《便民圖纂》)
【基原】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十莖十葉和總花梗。
【異名】蕓苔。
【十性十味歸經】辛、甘,涼。入肺、肝、脾經。
【功效】行瘀散血,消腫解毒。
【應用】
1. 勞傷吐血:油菜全株熬水服。(《四川中藥志》)
2. 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疼痛,心神煩悶:油菜搗絞取汁共200g,蜜100ml。令十溫十服之。(《聖惠方》)
3. 急十性十乳十癰,無名腫毒:油菜煮汁或搗絞汁,每次十溫十服一杯,一日三次。(《食物與治病》)
4. 產後惡十露不止,血氣刺痛:油菜子炒香,肉桂4.5g,共研細末,用醋煮面粉糊為丸如龍眼粒大,每服1~2丸,用酒送下,每日3次。(《傢庭食療手冊》)
【使用註意】
麻疹後,瘡疥,目疾患者不宜食。
【按語】
早春,鮮菜之嫩苗,炒食味鮮美。稍後摘下曬幹,鹽醃切碎入甕,名黃醃菜,味更佳。十江十南民間喜食。鮮菜、醃菜都有清熱解毒作用。
【參考文獻】
1. 《唐本草》:“主風遊丹腫,十乳十癰。”
2. 《日華子本草》:“治產後血風及瘀血。”
3. 《開寶本草》:“破徵瘕結血。”
4. 《隨息居飲食譜》:“破結通腸。”
慈菇(《本草綱目》)
【基原】為澤瀉科植物慈菇的球十莖十。
【異名】茨菇。
【十性十味歸經】苦、甘,微寒。入心、肝、肺經。
【功效】潤肺止咳,通淋行血。
【應用】
1.肺虛咳血:生慈菇數枚,去皮搗爛,蜂蜜米泔同拌勻,飯上蒸熟,熱服效。(《滇南本草》)
2.淋濁:慈菇300g,加水煎服。(《食物與治病》)
3.產後血閉,胎衣不下:慈菇搗汁蒸服。(《實用中醫營養學》)
【按語】
本品富含維生素B、淀粉。蛋白質含量高於荸薺。此外尚含有磷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皮棕褐色有澀麻味,一般去皮炒菜食用。搗泥加生薑汁外敷可治無名腫毒,紅腫熱痛。
【參考文獻】
1.《千金要方》:“下石十淋。”
2.《唐本草》:“主百毒,產後血悶,攻心欲死,產難衣不出,搗汁服一升。”
3.《滇南本草》:“厚腸胃,止咳嗽,痰中帶血或咳血。”
桃子(《日用本草》)
【基原】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果實。
【異名】桃實。
【十性十味歸經】甘、酸,十溫十。入肝、大腸經。
【功效】生津,潤腸,活血,止喘,降壓。
【應用】
1.夏日口渴,便秘(包括老年人十體虛與腸燥便秘),痛經,閉十經者,均宜食。(經驗方)
2.虛勞喘咳:鮮桃三個,削去外皮,加冰糖30g,隔水燉爛後去核,每天一次。(《藥用果品》)
3.高血壓:鮮桃去皮、核吃,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2個。(《藥用果品》)
【使用註意】
因其十性十十溫十,多食容易使人腹脹並易生癰癤。
【現代研究】
本品含鉀量較高,適宜於有水腫的病人,作為服利尿藥時的輔助食物。
【按語】
桃子一般鮮食或作脯食。因其有緩和的活血化瘀作用,故婦女經十期時宜食。少女在月十經初潮後一段時間,往往月十經尚未正常來十潮,可多吃些桃或桃脯,對因過食生冷而引起痛經者更宜。
【參考文獻】
1.崔禹錫《食經》:“養肝氣。”
2.《滇南本草》:“通月十經,潤大腸,消心下積。”
3.《隨息居飲食譜》:“補心活血,生津滌熱。”
蟹(《神農本草經》)
【基原】為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蟹的肉和內臟。
【異名】螃蟹、河蟹。
【十性十味歸經】咸,寒。入肝、胃經。
【功效】益十陰十補髓,清熱,散血,利濕。
【應用】
1.跌打骨折筋斷:螃蟹,焙幹研末,每次9~12g,酒送服。(《泉州本草》合骨散)
2.濕十熱黃疸:蟹燒存十性十研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湯下,日服二次。(《瀕湖集簡方》)
3.婦人產後枕疼: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幹,熱燒酒服,良效。(《滇南本草》)
【使用註意】
外邪未清,脾胃虛寒及宿患風疾者慎用。
【按語】
蟹是秋令美食,生烹、鹽醃、糟收、酒浸都各具風味,洗凈、熟透為宜。且十性十味咸寒,忌與柿子同食,常以薑醋蘸食,既增鮮味,且減寒涼。食蟹中毒者可以紫蘇葉30g、生薑250g煎汁十溫十服,或搗服生薑汁均有功效。海螃蟹、梭子蟹功同河蟹。
【參考文獻】
1.《名醫別錄》:“解結散血,愈漆瘡,養筋益氣。”
2.《隨息居飲食譜》:“補骨髓,滋肝十陰十,充胃液,養筋活血,治疽愈核。”
醋(《名醫別錄》)
【基原】以米、麥、高粱或酒、酒糟等釀制成的含有乙酸的液體。
【異名】苦酒、醇酢、酢酒、米醋。
【十性十味歸經】酸、苦,十溫十。入肝、胃經。
【功效】活血散瘀,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療瘡。
【應用】
1.疝氣疼痛:青皮、小茴香各15g,以米醋一碗煮幹,加水二碗,煎八分,十溫十和服。(《林氏傢抄方》)
2.過食魚腥、生冷水菜果實成積者:生薑搗爛,和米醋調食之。(《日華子本草》)
3.呃逆:醋30g,開水30m1,調和一起,隨意少飲之。(《傢庭食療手冊》)
【使用註意】
脾胃濕甚、痿痹、筋脈拘攣及外感初起忌服。健康人不宜過食。烹調醋不宜用銅器十具,因為醋能溶解銅,引起銅中毒。
【現代研究】
醋含乙酸、琥珀酸、草酸、高級醇類、β—羥基丁酮、二羥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縮醛及山梨糖等糖類。
【按語】
醋作為調料食物,不僅有調味作用,還可以使胃酸增多,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並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參考文獻】
1.《本草衍義》:“產婦房十中常得醋氣則為佳,醋益血也。”
2.《本草匯言》:“醋,解熱毒,消癰腫,化一切魚腥水菜諸積之藥也。”
3.《本草求真》:“醋主斂,故書多載散瘀解毒,下氣消食。”
酒(《名醫別錄》)
【基原】為米、麥、高粱等和曲釀成的一種飲料。
【十性十味歸經】甘、苦、辛,十溫十。入心、肝、肺、胃經。
【功效】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
【應用】
1.燒酒十溫十飲。(《本草綱目》)
2.寒濕泄瀉,小十便清者:頭燒酒飲之。
【使用註意】
十陰十虛、失血及濕十熱甚者忌飲。孕婦不宜飲過量酒。
【現代研究】
酒含有乙醇,此外有高級醇類、脂肪酸類、酯類、醛類及葡萄糖、麥芽糖和糊十精十。
【按語】
中醫用酒治病,歷史悠久。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藥品之一。以陳酒為上品。十習十慣上浸藥酒多用燒酒,將各種十性十質的中藥單味或復方放入酒中浸制,借酒的辛十溫十行散、活血行氣之十性十,以增強藥力,便於藥力迅速到達全身經脈。酒也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在烹調時應用,以除腥穢。
【參考文獻】
1.《醫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氣,助腎興十陽十,發汗。”
2.《本草綱目》:“米酒,解馬肉、桐油毒,熱飲之甚良;老酒,和血養氣,暖胃辟寒;燒酒,消冷寒氣,燥濕痰,開鬱結,止水泄,治霍亂,瘧疾,噎嗝,心腹冷痛,十陰十毒欲死,殺蟲辟瘴,利小十便,堅大便,療赤目腫痛。”
止血類食物
蕹菜(《本草拾遺》)
【基原】為旋花科植物蕹菜的十莖十葉。
【異名】空心菜、空心莧、蓊菜、甕菜。
【十性十味歸經】微甘,寒。入腸、胃經。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
【應用】
1.婦女白帶:鮮蕹菜連根500g,鮮白槿花250g(幹品100g),與豬肉或雞蛋同煮,吃肉喝湯。(《傢庭食療手冊》)
2.尿濁便血:鮮蕹菜洗凈搗取汁,和適量蜂蜜服之。(《閩南民間草藥》)
3.食物中毒:蕹菜搗汁一大碗,或煎服,解蕈類及野葛中毒。(《食物與治病》)
4.鼻衄:蕹菜數根,和糖搗爛,沖入沸水服之。(《嶺南采藥錄》)
【使用註意】
對脾虛泄瀉者不宜多食。
【按語】
蕹菜可作湯,可煮面,可炒,可開水燙後涼拌,亦可用做泡菜。與豬肉同煮,可使肉十色紫,質嫩。蕹菜食用,生熟咸宜,葷素皆美,並且具有多種食療效能。紫色蕹菜中含有胰島素樣成分。常吃能增進食欲,糖尿病患者較為適合,能清胃腸熱,潤腸通便,對口臭便秘更為適宜。
【參考文獻】
1.《醫林纂要》:“介砒中毒,補心血,行水。”
2.《嶺南采藥錄》:“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3.《飲食辨》:“十性十滑利,能和中解熱,大便不快及閉結者宜多食,葉妙於梗。”
刺兒菜(《本草拾遺》)
【基原】為菊科植物小薊的全草或根。
【異名】小薊。
【十性十味歸經】甘、苦,涼。入肝、脾經。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應用】
1.心熱吐血口幹:生藕汁、生牛膝汁、生地黃汁、小薊根汁各50m1,白蜜一匙。上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細細呷之。(《聖惠方》)
2.舌上出十血,或大衄:刺薊一握,研絞取汁,以酒半盞調服。如無生汁,隻搗幹者為末,冷水調下10g。(《聖濟總錄》)
3.妊十娠胎墜後出十血不止:小薊根葉(銼碎)、益母草(去根、切碎)各150g。以水三大碗,煮二味爛熟去滓至一大碗,將藥於銅器中煎至一盞,分作二服,日內服盡。(《聖濟總錄》)
【使用註意】
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按語】
本品幹燥後入藥。有清熱、消炎、止血及恢復肝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故凡有過肝炎、熱十淋、尿血及其他肝病、尿道疾病者,均可作為菜,經常食用。
【參考文獻】
1.《本草拾遺》:“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金瘡出十血,嘔吐等,絞取汁十溫十服。”
2.《日華子本草》:“根,治熱毒風,並胸膈煩悶,開胃下食,退熱,補虛損。苗,祛煩熱,生研汁服。”
3.《本草綱目拾遺》:“清火疏風豁痰,解一切疔瘡癰疽腫毒。”
豬腸(《食療本草》)
【基原】豬科動物豬腸臟。
【異名】豬臟。
【十性十味歸經】甘,微寒。入大腸經。
【功效】潤腸,補虛。
【應用】
1. 腸風臟毒:豬大腸一條,入芫荽在內煮食。(《救急方》)
2. 痔瘺下血:豬腸一條,洗凈,控幹,槐花炒為末,填入腸內,兩頭紮定,米醋煮爛,搗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當歸酒下。(《奇效食方》豬臟丸)
【使用註意】
外感,脾虛滑泄者忌食。
【按語】
以腸補腸,腸病者宜食。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潤腸治燥,調血痢臟毒。”
金針菜(《滇南本草》)
【基原】為百合科植物萱草、黃花萱草或小萱草的花十蕾。
【異名】黃花菜、萱草花、忘憂草。
【十性十味歸經】甘,涼。入肝、腎經。
【功效】養血止血。
【應用】
1. 血痔:金針菜60g,黃十精十45g,煎服。(《食物療法十精十萃》)
2. 月十經少,貧血,胎動不安,老年十性十頭暈,耳鳴,營養不十良十性十水腫:金針菜30~60g燉肉(或雞)服用。(《雲南中草藥》)
【使用註意】
食用黃花菜,以加工的幹品為好,不要食鮮黃花菜及腐爛變質品,也不要單炒食,以防中毒。
【按語】
本品水浸洗凈後,宜煎炒熟食,有養血補虛的作用。與肉燉食可補虛下十奶十,治貧血,胎動不安。對情志不舒,煩熱少寐者,常食可清熱除煩,令人安睡。
【參考文獻】
1. 《日華子本草》:“煮食治小十便赤澀,身十體煩熱,除酒疸。”
2. 《本草綱目》:“甘、微苦微寒,無毒。通結氣,利腸胃。”
3. 《雲南中草藥選》:“鎮靜,利尿,消腫。治頭昏心悸,小十便不利,水腫,尿路感染,十乳十汁分十泌不足,關節腫痛。”
常用食品
大小薊飲(《聖濟總錄》)
【配方】
幹大薊10g,幹小薊10g。
【制法】
大薊、小薊共置杯中,以沸水沖泡,十溫十浸片刻。
【效用】
代茶頻飲,每日3次,可用治血熱十性十咯血、吐血、便血等出十血證。
【按語】
本飲原用於治血熱引起的吐血、衄血,為治療肝經熱盛的常用飲品。大小薊苦寒,入心肝血分,長於清熱涼血,並兼有清熱解毒,利尿,利膽,清降肝十陽十之功效。本品也適合瘡瘍、肝炎、泌尿系感染、高血壓患者飲用。
紅花酒(《金匱要略》)
【配方】
紅花100g,60度白酒400m1。
【制法】
紅花放入細口瓶中,加入白酒,浸泡一周,每日振搖一次。
【效用】
必需時服用10m1,也可兌涼白開水10m1和加紅糖適量。適用於婦女血虛、血瘀十性十痛經證。
【按語】
本品原用於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原名“紅藍花酒”,為治療婦女血虛、血瘀十性十痛經的常用方。方中紅花活血祛瘀力強,放白酒中浸制,借酒的辛十溫十行散,活血行氣之十性十,以增強藥十性十和便於藥力迅速到達全身經脈。
孕婦忌服。
玫瑰花湯(《飼鶴亭集方》)
【配方】
玫瑰花初開者30朵,冰糖適量。
【制法】
玫瑰花去心蒂,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濃煮,調以冰糖進食。
【效用】
本品有理氣解鬱,和血散瘀功效。適用於肝鬱吐血,月十經不調。
【按語】
原方制成膏劑,名玫瑰膏,用於肝鬱吐血,經十期不調,為理氣和血常用方。肝鬱氣滯,瘀血內阻,絡脈損傷,則見出十血,法宜理氣和血。方中以玫瑰花為主,理氣和血以止血;以冰糖為輔佐,補益滋潤,兼能止血,合用而成理氣和血止血方。本品若專用於調十經,則可用紅糖,以增強活血調十經的效果。
此外,《泉州本草》還以本品用於“肺癰咳嗽吐血”。
三七藕蛋羹(《同壽錄》)
【配方】
三七末5g,藕汁1小杯,雞蛋1個,食鹽、素油各適量。
【制法】
雞蛋打入小碗中,加清水、三七末、藕汁、食鹽、素油,調勻,蒸作蛋羹食。
【效用】
本品有止血功效,適用於各種出十血證。
【按語】
本品方名為後補。原用於吐血,為治療出十血證代表方。絡脈損傷,血不循經,可見多種出十血證,法宜止血為先。本品以三七、藕汁為主,三七化瘀止血,藕汁止血散瘀;以雞蛋為輔佐,止血兼以養血。諸料合用,共成止血之方。本品止血,並能活血化瘀,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對出十血兼有瘀滯者尤為適宜。
本品孕婦不宜食用。
馬勃糖(《袖珍方》)
【配方】
馬勃200g,白砂糖500g,水適量。
【制法】
白砂糖放在鋁鍋中,加水少許,以小火煎熬至較稠厚時,加入馬勃細粉,調勻,即停火。趁熱將糖倒在表面塗過食用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冷,將糖壓平,用刀劃成小塊,冷卻後即成棕色沙板糖。
【效用】
本品有清肺,解毒,止血功效。經常含化食用,可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咯血,鼻、齒出十血等癥。
【按語】
本品名為後加。原用於吐血。肺胃有熱,迫血妄行則致咯血、吐血,法宜清熱止血。方中馬勃辛散味平,質輕,以發散邪熱為長,並兼有止血功效。現代研究表明,馬勃對口腔出十血十性十疾患有明顯止血作用,並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風寒勞咳失音者不宜食用。
參考:健康消費話紅酒
葡萄酒之所以越來越受人青睞,並不僅僅是靠其迷人的色澤和蘊藏其中的情調,更重要的是它的諸多醫療保健作用,而最新的對比實驗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還可使女十性十減少中風的危險。
在今天,綠色食品和健康飲料會越來越多地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中,酒十精十飲料的變遷可謂是這場潮流中的一個很生動的例證。
在我國酒類飲料的消費中,以前幾乎是白酒一統十江十山,但現在日漸衰落的白酒,卻不得不眼紅起葡萄酒的風十靡十來。權威資料顯示,一直在饕餮酒市中處於弱勢的葡萄酒,近幾年發展極其迅速。一些行業大佬也成瞭這場消費革命的最大受益者,我國最早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煙臺張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一傢獨享紅酒市場1/5的蛋糕,而其積聚的實力,足以稱得上是紅酒業的一艘航母;目前其已擁有亞洲第一的市場規模,而它A、B股同時上市的獨特地位,同樣使其在資本優勢上讓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
葡萄酒之所以如此受人十寵十十愛十,並不僅僅靠其迷人的色澤和蘊涵其中的一點情調,其讓人更加鐘情的,是它的醫療保健作用。法國大科學傢巴斯德曾對葡萄酒有句評語:“葡萄酒是最健康、最衛生的飲料。”利用現代化的檢測手段,人們至少已測出葡萄酒含有250種以上的成分。其中,礦物質、維生素、丹寧酸與白黎蘆醇等,都是對人十體健康相當有益的物質。事實上,早在公元前5世紀,葡萄酒的保健醫療作用,就被名醫希波克拉底肯定過。美國的科學傢通過實驗證明,每天飲用葡萄酒或葡萄汁,可以防止血液中的血栓,其效果甚至比阿司匹林更有效。丹麥的醫學研究人員也在相關醫學報告中指出,每天飲用葡萄酒的人群比不飲用的對照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要低49%。
而最近的對比實驗更是令女十性十葡萄酒十愛十好者大為振奮。國際上一項新研究表明:年輕女十性十每天喝一兩杯紅葡萄酒,可使中風的危險降低60%。以前的研究已經證實,對於男十性十和中老年人而言,適量喝酒對於心臟有益,但此次研究是首次證明適量喝紅酒對年輕女十性十也有益。發表在今年出版的《美國心臟十病學會刊———中風分冊》上,這份研究報告稱,研究人員共對600名,年齡介於15歲到44歲之間的女十性十進行瞭調查,其中包括224名在去年患過中風的女十性十。調查發現,那些在過去每周喝酒,也就是平均每天喝一到兩杯葡萄酒的女十性十比那些從不喝酒的女十性十中風的危險要小40%~60%。研究人員說,葡萄酒比啤酒和其他酒十精十飲料的預防效果更強,而且女十性十喝葡萄酒還可減少由高血壓和膽固醇所引起的中風的危險,但啤酒和其他酒十精十飲料在這方面的作用卻要小得多。
實際上,人們在健康消費上之所以對葡萄酒有如此大的信心,其根源不僅在它目前所擁有的醫療保健功能,更大意義上還是有關葡萄酒在葡萄栽培和酒釀造的相關技術上幾乎從未停步。有業內人士曾將中國葡萄酒的消費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甜汁葡萄酒時代,那時候的葡萄酒基本上是葡萄酒汁加上糖水的產物,從根子上來說,它是“偽葡萄酒”。第二個階段是全汁葡萄酒時代,它以幹紅為標志。我國全汁葡萄酒市場的啟動是1987年從張裕解百納的研制成功開始的,雖然相較於西方在時間上要晚得多,但起點較高,因為同年張裕解百納幹紅就在比利時的佈魯塞爾評比中榮獲金質獎章。第三個階段是在品質上堪稱頂級的莊園葡萄酒。眾所周知,莊園葡萄酒是和專業化的葡萄酒莊聯系在一起。由於種種原因,專業化的葡萄酒莊在我國一直是個空白。盡管在我國也出現過一些所謂的酒莊,但大都是在跟風中倉促上馬的,從傳統工藝和專業化的角度來看,離真正意義上的酒莊還相差太遠。
葡萄酒莊這個緣起於法國波爾多的概念,原指一塊陸地單位,其通常歸土地所有者所有和耕種,並在那種植葡萄和釀酒。到後來,葡萄酒莊演繹成一個關於傳統工藝和高質量的象征。在今天,它就是傳統的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葡萄酒銷售的場所的代名詞。要擁有葡萄酒莊,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葡萄園,並要有一流的釀酒師,具有豐富的釀酒技術,以保證葡萄酒的質量;同時,還要有釀酒設備為媒介來發揮釀酒師的釀酒技術,使其在葡萄酒中最終予以體現,另外,還要有貯藏葡萄酒的大酒窖。在法國的巴黎和裡昂的中間,是葡萄酒區著名的“黃金谷”,素有“世界第一”的酒莊羅曼尼·康帝酒莊就座落在這裡。羅曼尼·康帝酒莊是法國葡萄酒的經典之作。酒莊采用手工方式釀造的極品葡萄酒,在市場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讓中國消費者開懷的是,為中國葡萄酒贏得國際聲譽的張裕公司,與法國葡萄酒大王卡斯特集十十團十十合力打造的中國第一座專業化的葡萄酒莊———張裕酒莊,在這個美麗的秋天裡,已在煙臺的一個叫北於傢西的地方展十露它迷人的輪廓。在不久即將對外正式開放的張裕酒莊,占地2000餘畝。張裕酒莊的所在地,位於煙臺蓬萊的黃金旅遊線上,面山臨海,環境十分優美。可以說,張裕酒莊的建設與國際酒莊的3S(大海Sea、沙灘Sand、十陽十光Sun)原則是十分契合的。
人們之所以對張裕酒莊有著非同尋常的期待,其一是因為張裕有中國紅酒大佬的雄厚實力;其二是在於張裕酒莊的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法國卡斯特集十十團十十。卡斯特集十十團十十是葡萄酒銷售排名世界第二的紅酒巨擘,它不僅擁有歐洲最大的葡萄酒莊,而且還擁有13座大城堡,卡斯特集十十團十十每年要向世界提供幾十萬瓶一流的頂級葡萄酒。張裕酒莊不僅需要卡斯特集十十團十十註入數百萬美元巨額資金,還需要卡斯特集十十團十十提供其高超而十精十湛的葡萄培育和葡萄釀造技術。
健康消費是人類的權利,而追逐健康更是人類永恒的時尚。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張裕莊園葡萄酒以及在其後湧現出來的其他優秀的莊園葡萄酒,一定有著非常輝煌的未來。
黃為東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