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類食物
玉蜀黍(《本草綱目》)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
【異名】玉米、苞米。
【十性十味歸經】甘,平。入大腸、胃經。
【功效】調中和胃,利尿排石,降脂,降壓,降血糖。
【應用】
1.尿路結石或慢十性十腎炎水腫:玉米1份、水3份,煎湯代茶或同玉米須煎服。(《中華醫藥雜志》1956.10)
2.高血壓,高血脂癥:玉米油烹菜,玉米須煎湯代茶。(《中醫驗方匯編》第一輯)
3.糖尿病:玉蜀黍500g,分四次煎服。(十江十西《錦方實驗錄》)
4.小十便不利、水腫:玉米粉90g,山藥60g,加水煮粥。(《食療粥譜》)
【使用註意】
脾胃虛弱者,食後易腹瀉。
【現代研究】
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是膽固醇吸收的抑制劑。玉米須含維生素K、谷氨酸、木聚糖、葡萄糖、有機酸等,有利尿、降壓、促進膽汁分十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
【按語】
玉米中含大量B族維生素,能增食欲,健脾胃。利尿以玉米須為佳,降脂作用以玉米油為佳。
【參考文獻】
1.《本草推陳》:“煎服有利尿之功。”
2.《本草綱目》:“調中和胃。”
赤豆(《日華子本草》)
【基原】為豆科植物赤豆或赤小豆種子。
【異名】赤小豆、紅豆。
【十性十味歸經】甘、酸,平。入心、小腸經。
【功效】利水除濕,消腫解毒。
【應用】
1.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3kg,煮去汁,去茅根食豆,水隨小十便下。(《補缺肘後方》)
2.脾十陽十不振,水腫消長反復,以腰下為甚:赤小豆30~50g,粳米100g,白糖適量。(《遵生八箋》)
3.癮疹瘙癢:赤小豆、荊芥穗等份為末,雞蛋清調食。(《本草綱目》)
【按語】
時常用於煮赤豆湯、赤豆粥或研成細沙作豆沙餡,加工成各種食品。民間赤豆湯用來補血,與紅棗、桂圓同煮。赤豆葉、花、芽均可為藥。葉能澀小十便,治療小十便頻數之癥。赤豆花主治痢疾、傷酒頭痛、疔瘡、丹毒等證。赤豆芽主治便血和妊十娠胎漏。
【參考文獻】
1.《內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2.《藥十性十論》:“能令人美食;末與雞蛋白調塗熱毒癰腫;通氣,健胃。”
3.《本草綱目》:“辟瘟疫,治產難,下胞衣,通十乳十汁,和鯉魚、黃雌雞煮食,並能利水消腫”、“此藥治一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用水調之,無不愈者。”
冬瓜(《本草經集註》)
【基原】葫蘆科植物冬瓜的果實。
【異名】白瓜、白冬瓜、東瓜、枕瓜、水芝。
【十性十味歸經】甘、淡,涼。入肺、大腸、膀十胱經。
【功效】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
【應用】
1.浮腫喘滿:大冬瓜一枚,先於頭邊切一蓋子,除瓤,赤小豆填滿冬瓜中,蓋用竹簽定,以麻線系,泥固濟,用糠兩大籮埋冬瓜在其內,以火著糠內煨之,候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凈,薄切作片,焙幹,研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楊氏傢藏方》冬瓜丸)
2.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濕地中一月將出,破開,取清汁飲之。(《聖濟總錄》)
3.暑熱:冬瓜一斤,煮湯三大碗,一日分三次服下。(《食物與治病》)
【使用註意】
冬瓜十性十偏涼,凡屬虛寒者,久病滑泄者忌食。
【按語】
冬瓜含糖量低,水分含量較高。能利水消腫,去掉過剩堆積的體脂,對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及肥胖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冬瓜中含鈉量較低,是腎臟十病、浮腫病患者理想的蔬菜。
【參考文獻】
1.《名醫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十便止渴。”
2.《日華子本草》:“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3.《滇南本草》:“十性十平和,味甘淡。治痰吼,氣喘,薑湯下。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
萵苣(《食療本草》)
【基原】為菊科植物萵苣的根和葉。
【異名】萵筍。
【十性十味歸經】甘、苦,涼。入腸、胃經。
【功效】清熱利水,通十乳十。
【應用】
1.小十便不利:萵苣搗泥作餅食之。(《海上方》)
2.產後無十乳十:萵苣三枚,研作泥,好酒調開服。
【使用註意】
多食使人目糊,停食自復。
【按語】
萵苣品種較多,有白萵筍、尖葉萵筍,還有紫葉、花葉萵筍,食用方法也多,可涼拌、炒菜、曬幹鹽漬、醬制等。對於十乳十腺炎初期,食之有效。鮮葉煎湯後可以通利大小十便,可治療浮腫。
【參考文獻】
1.《日用本草》:“味苦,寒平。利五臟,補筋骨,開膈熱,通經脈,祛口氣,白牙齒,明眼目。”
2.《本草綱目》:“通十乳十汁,利小十便,殺蟲蛇毒。”
3.《滇南本草》:“治冷積蟲積,痰火凝結,氣滯不通。”
鯉魚(《神農本草經》)
【基原】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肉或全體。
【異名】赤鯉魚。
【十性十味歸經】甘,平。入脾、腎經。
【功效】利水,消腫,下氣,通十乳十,止咳,安胎,退黃,鎮驚。
【應用】
1.咳嗽氣喘:鯉魚頭一個,薑、醋、蒜泥同煮。(《食醫心鏡》)
2.癲癇:鯉魚腦或脂肪煮粥。(《日華子本草》)
3.腫滿,身面皆洪大:大鯉魚一頭,醇酒2000m1,煮之,令酒幹盡,乃食之,勿用醋及鹽豉他物。(《補缺肘後方》)
4.黃疸:大鯉魚一條(去內臟,不去鱗),放火中煨熟,分次食用。(《吉林中草藥》)
【使用註意】
《食療本草》:“鯉魚,可去脊上兩筋及黑血,毒故也。”
【按語】
鯉魚視網膜上幾乎隻有維生素A,民間多吃魚目,以明目。鯉魚鱗是皮膚的真皮生成的骨質,其基質由膠原變來,稱為魚鱗硬蛋白,功能散血、止血,用治吐血、衄血、崩漏帶下、瘀滯腹痛、痔漏、魚骨鯁喉等。
【參考文獻】
1.《本草拾遺》:“主安胎。”
2.《本草綱目》:“鯉,其功長於利小十便,故能消腫脹、黃疸、腳氣、喘嗽、濕十熱之病。”
鯽魚(《名醫別錄》)
【基原】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肉或全體。
【異名】鮒。
【十性十味歸經】甘,平。入脾、胃、大腸經。
【功效】健脾胃,止消渴,理疝氣。
【應用】
1.脾胃氣冷,不能下食,虛弱無力:鯽魚250g細切,起作羹,沸豉汁熱投之,著十胡十椒、幹薑、橘皮等末,空心食之。(《食醫心鏡》)
2.消渴飲水:鯽魚一枚,去腸留鱗,以茶葉填滿,紙包煨熟,食數枚。(《活人心統》)
3.小腸疝氣:每頓用鯽魚一個,同茴香煮食。
【按語】
若給產婦下十乳十而用鯽魚湯,則宜加水煮至魚湯呈十乳十白色稍稠時飲用。骨煅灰存十性十,外敷可治黃水瘡、癰腫。
【參考文獻】
《醫林纂要》:“鯽魚十性十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濡,所以可貴耳。”
通便類食物
菠菜(《履山?f巖本草》)
【基原】為藜科植物菠菜的帶根全草。
【異名】赤根菜、波斯菜。
【十性十味歸經】甘,涼。入腸、胃經。
【功效】清熱除煩,解渴,通便。
【應用】
1.消渴引飲:菠菜根、雞內金等分,為末,米湯飲服,日三次。(《經驗方》)
2.夜盲:鮮菠菜250g,豬肝200g,煮熟淡食。(《食物與治病》)
3.小十便不通、腸胃積熱、胸膈煩悶、便秘:鮮菠菜煮湯淡食。(《食物與治病》)
【使用註意】
體虛便溏者不宜多食。腎炎和腎結石患者不宜食用。
【現代研究】
菠菜所含的酶,對胃和胰腺的分十泌功能起良好作用。菠菜所含的鐵和鈣
也比較多,但人十體吸收率並不高。
【按語】
古書記載,菠菜由頗陵國傳入,故名。菠菜根可治糖尿病。
【參考文獻】
1.《食療本草》:“利五臟,通腸胃熱,解酒毒。”
2.《本草綱目》:“甘冷、滑、無毒。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
3.《本草求真》:“菠菜,書皆言能利腸胃。益因滑則通竅,菠菜質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關塞之人,宜用之。”
蜂蜜(《本草綱目》)
【基原】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所釀的蜜糖。
【異名】石飴、沙蜜。
【十性十味歸經】甘,平。入肺、脾、大腸經。
【功效】補中潤燥,緩急解毒,降壓通便。
【應用】
1.風疹、風癬:蜂蜜500g,糯飯500g,面曲150g,以熟水五升,同入瓶內封七日成酒。(《本草綱目》蜜酒)
2.高血壓、慢十性十便秘:蜂蜜54g,黑芝麻45g。先將芝麻蒸搗如泥,攪入蜂蜜,用熱開水沖化。一日2次分服。(《傢庭食療手冊》)
【使用註意】
凡痰濕內蘊,中滿痞悶及腸滑泄瀉者忌服。不宜用蜂蜜喂養—歲以下嬰兒。
【現代研究】
蜂蜜中含葡萄糖、果糖混合物較高,利於吸收。還含有蛋白質、淀粉、蘋果酸等。其他還有脂肪、酶類、各種維生素(B2、B6、K等)和鈣、磷、鐵、錳等礦物質。蜂蜜有提高人十體抵抗力的功能,能夠使人十精十力充沛,調整脾胃功能,可治療胃炎、便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能去腐生肌,加快創口愈合。另外,心臟十病患者常食用可營養心肌。本品對於神經衰弱和肝炎病人也有療效。
【按語】
由於蜂和蜜的來源不同,而有白蜜與黃蜜之分,以水果之花十蜜,香甜潔靜為佳。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和百藥。”
2.《名醫別錄》:“養脾氣,除心煩;食飲不下,止腸?藎?肌中疼痛,口瘡,明耳目。”
3.《本草綱目》:“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潤脾胃。”
香蕉(《本草綱目拾遺》)
【基原】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實。
【異名】蕉子、蕉果。
【十性十味歸經】甘,寒。入脾、胃經。
【功效】清熱,潤腸,解毒,止痛。
【應用】
1.痔瘡及便後出十血:香蕉二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嶺南采藥錄》)
2.牙痛:香蕉兩枚,煎熱汁一碗,含漱。(《經驗方》)
【使用註意】
進食過多,會導致胃腸功能障礙。
【現代研究】
果肉中所含的5—羥色胺可使胃酸降低,香蕉本身又能緩和對胃粘十膜的刺激,故對一些藥物等誘發的胃潰瘍有保護作用。每日食入5—羥色胺10mg對胃腸功能並無障礙,但食入過多,則可引起障礙。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液有抑制真菌、細菌的作用。
【按語】
臨十床十發現,糖尿病病人攝入香蕉中的糖類後,尿糖較進食別的糖類為低。香蕉中果糖與葡萄糖之比為1:1,這一天然組成,對治療脂肪痢是合適的,也適用於中毒十性十消化不十良。香蕉質潤十性十軟,適合於老年人、十習十慣十性十便秘、高血壓、冠心病者經常食用。
【參考文獻】
1.《本草求原》:“止渴潤肺解酒,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瀉止痢。”
2.《本草綱目拾遺》:“收麻風毒。兩廣等地濕十熱,人多染麻風,所屬住處,人不敢處,必種香蕉木本結實於院中,一年後,其毒盡入樹中乃敢居。”
西紅柿
【基原】為茄科植物西紅柿的果實。
【異名】又叫西紅柿、六月柿、洋柿子、西紅柿等。
【十性十味歸經】甘酸,微寒。入肝、脾、胃經。
【功 效】生津止渴,涼血平肝。
【應用】
1.熱病口渴:涼拌西紅柿或直接食用。
2.高血壓,眼底出十血(動脈硬化造成):每日晨起空腹生吃一個。
【現代研究】
西紅柿中含有大部分易被人十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果糖、有機酸,能降低血壓和十毛十細血管通透十性十,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常食對腎病患者有益。西紅柿中94%為水分,故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尿作用。有機酸含量多,但維生素C含量並不高。且維生素C因與果膠在一起不易被破壞,即使加熱也不易被吸收。
【按語】
番茄外形美觀,色澤鮮艷,汁多十肉厚,酸甜可口,既是蔬菜又可做果品,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均很高,因其甘酸微寒,入肝、脾、胃經,故其具有清補之功。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夏季采收,洗凈鮮用。在明《群芳譜》有錄,稱番柿,至清代一直作為觀賞植物,但現在已成為倍受喜十愛十的食物。
竹筍(《本草綱目拾遺》)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異名】竹筍、筍。
【十性十味歸經】甘,寒。入胃、大 腸經。
【功效】清熱消痰,利尿消腫,止瀉痢。
【應用】
1.痰熱咳嗽:十毛十筍同肉煮食。(《本草求原》)
2.腎炎,心臟十病,肝臟十病等浮腫腹水:十毛十筍、陳蒲瓜各60g,或加冬瓜皮30g,水煎服。(《食物與治病》)
【按語】
竹子種類多,竹筍品類亦多。市場現售的有圓筍、十毛十筍、冬筍、青筍、鞭筍等。十毛十筍浙十江十、福建山區多,青筍出於雲貴山區,鞭筍為十毛十竹鞭之嫩者。且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故有“山珍”之稱。
【參考文獻】
1.《食物本草》:“消痰,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並妊婦頭旋顛仆,驚悸,十溫十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2.《飲膳正要》:“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多食發病。”
3.《本草求原》:“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十陰十血。痘疹血熱毒盛,不發起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4.《隨息居飲食譜》:“甘涼,舒鬱,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常用食品
鯉魚赤小豆湯(《外臺秘要》)
【配方】
鮮鯉魚l條(約重1000g),赤小豆150g。
【制法】
鯉魚去鱗及內臟,再去除頭、尾及骨,沖洗幹凈備用。赤小豆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旺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煮至半熟時,加鯉魚,煮至熟爛即成。不加調料淡食。
【效用】
本品有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水腫,腳氣。
【按語】
本品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水病身腫,大腹水腫,為利水消腫常用方。三焦氣化失常,水濕泛溢肌膚,則見水腫,法宜利水消腫。方中鯉魚、赤小豆皆能利水消腫,兩者合用,更增強利水消腫之效。用治水腫,療效顯著。
本方可用於營養不十良十性十水腫,肝硬化腹水。
冬瓜瓤湯(《聖濟總錄》)
【配方】
鮮冬瓜瓤250g。
【制法】
冬瓜瓤(去皮與子之瓜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湯淡飲,不拘用量。
【效用】
本品有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水腫,小十便不利。
【按語】
本品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水腫煩渴,小十便少者,為利水消腫方。本品重用鮮冬瓜瓤一味,煮湯代茶頻飲,能利水消腫,用治水腫,小十便不利。本品利水消腫的作用,瓤不及皮肉,可用於水腫輕癥。
松子粥(《士材三書》)
【配方】
松子仁25g,粳米100g,食鹽適量。
【制法】
松子仁、粳米分別淘洗幹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食鹽,旺火燒沸後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
【效用】
本品有潤肺滑腸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腸燥便秘。
【按語】
本品原名為“松子仁粥”,能潤心肺,和大腸,為潤肺滑腸常用方。肺燥失於潤降,則見咳嗽;腸燥失於濡潤,則見便秘。法宜潤肺滑腸。方中以松子仁為主,潤肺止咳,滑腸通便;以粳米為輔佐,充養脾胃,合用而為潤肺滑腸之方。本方偏於滋補,用於腸燥便秘,尤宜老年人或體虛者。本品滋補強壯,虛弱羸瘦者也可食用。
本品重在滋潤,對痰濕咳嗽及大便溏瀉者不宜食用。
米酒煮鯉魚(《補缺肘後方》)
【配方】
大鯉魚1條,黃酒500g。
【制法】
鯉魚去鱗及內臟,沖洗幹凈,放入鍋中,加黃酒及少量清水,煮至湯汁將盡即成。
【效用】
本品有利水消腫功效。適用於水腫,身面皆腫。
【按語】
本品名為後補。原用於腫滿,身面皆洪大,為治療水腫常用方。三焦氣化功能失常,水濕泛溢肌膚,則見水腫。法宜利水消腫。方中以鯉魚為主,利水消腫;以黃酒為輔佐,行藥勢,助氣化,兼以調味。兩者合用,共成利水消腫之方。
本方可用於營養不十良十性十水腫。本品不宜用醋、鹽、豆豉等調料。
蜜炙蘿卜(《朱氏集驗方》)
【配方】
大蘿卜1個,蜂蜜60g,食鹽適量。
【制法】
蘿卜沖洗幹凈,切成厚片,放入蜂蜜浸泡後取出,竄在不銹鋼烤針上,用小火炙幹。依次反復蘸蜂蜜炙幹多次,至蘿卜香熟,待冷後佐淡鹽湯進食。
【效用】
本品有利尿通淋功效。適用於淋十病,小十便疼痛難忍,砂石十淋。
【按語】
本品原名“瞑眩膏”,用於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十淋,為治療淋十病常用方。濕十熱蘊結,膀十胱氣化不利,則見小十便滴瀝疼痛;若濕十熱煎熬成石,則見砂石十淋。法宜利尿通淋。方中以蘿卜為主,利尿通淋,並能化堅消石;以蜂蜜為輔佐,十性十滑十潤以滑便竅,佐淡鹽湯引經入腎,助通小十便。諸料合用,共成利尿通淋之方。本品偏於清熱,濕十熱十淋十病尤為適宜。
此外,《隨息居飲食譜》用“蜜炙蘆菔,細嚼,任食食之”治“反胃噎食,沙石諸淋,禁口痢疾,腸風下血”。
參考:膳食平衡新概念——“伴侶食品”
“伴侶食品”是指某些配合食用能使其中的營養成分產生“互補作用”,從而促進人們膳食平衡的食品。下面介紹幾種伴侶食品:
豬肝—菠菜 豬肝、菠菜都具補血之功,一葷一素,相互搭配食用對治療貧血有特效。
牛肉—土豆 牛肉營養價值高,有健脾胃作用,但牛肉粗糙,會刺激胃粘十膜。而用土豆與牛肉同煮,則可起到保護胃粘十膜的作用。
海帶—豆腐 豆腐營養豐富,其所含的皂角甙能促進食物內的碘排十出,而被人十體吸收。海帶含有大量的碘,兩者同食可提高營養效能。
羊肉—生薑 羊肉補十陽十取暖,生薑驅寒保暖,相互搭配食用,可驅外邪,治療寒腹疼痛。
雞肉—粟子 雞肉補脾造血,粟子健脾,兩者搭配食用有利於機體吸收雞肉的營養,造血機能也會隨之增強。
鴨肉—山藥 鴨肉可補十陰十,具有消炎止咳之效。山藥的補十陰十之力更強,與鴨肉同食,可消除油膩,補肺效果更佳。
百合—雞蛋 百合有清痰火、補腎氣、增氣血的效能,雞蛋可補十陰十血,兩者同煮並加適量白糖食用,能養十陰十潤燥、清心安神,具有獨特的保健效能。
水果—肉類 水果一般含有大量的鉀、鈉鹽, 參與人十體代謝可使體十液呈弱堿十性十。肉類含大量脂肪酸,在體內代謝後易使體十液呈弱酸十性十。兩者同食可使體十液保持酸堿平衡,有利於身十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