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十痛是一種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出現陣發十性十、反復發作的、短暫的、劇烈疼痛的疾患,疼痛大多為單側十性十,少數為雙側十性十。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十性十略多於男十性十。
【發病原因】
三叉神經十痛有原發十性十和繼發十性十兩種。原發十性十三叉神經十痛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對繼發十性十三叉神經十痛的病因,則認為與下列原因有關:
1.腦部病變。如小腦橋腦角的腫瘤、蛛網膜炎、顱內動脈瘤、或者血管畸型,壓迫刺激瞭三叉神經。
2.三叉神經受損。因三叉神經根及半月神經節腫瘤,致使神經節細胞消失,炎十性十浸十潤,或多發十性十硬化改變。
3.其他。有個別病人可能是糖尿病十性十神經病變累及三叉神經而發病。
中醫認為三叉神經十痛是感受風寒、痰火、濕十熱之邪所致,尤以風邪為主。此外,亦可因十陽十明經絡氣滯血瘀,阻塞經絡,不通則痛;或者由於情志內傷,肝鬱化火,上擾清竅導致。本病歸屬於“偏頭風”、“面痛”、“頭痛”等范疇。
【臨床表現】
1.疼痛。這是三叉神經十痛的一個典型癥狀。在三叉神經分佈的某一區域出現突然的、陣發十性十的疼痛,疼痛常從面頰、上頜等部位開始,而後擴散。其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猶如電擊、燒灼、針刺、刀割、撕十裂樣。疼痛短者數秒鐘,長者可達1~2分鐘,也有少數人持續數十分鐘或更長時間,一天內發作數次,而在間歇期內則毫無感覺。一般在白天或疲勞後發作次數增多,而且癥狀比較嚴重,病人可呈極度痛苦的表情,休息或夜間發作次數則減少,癥狀也比較輕。
2.十抽十搐。由於突然出現的劇痛,可以反射十性十地引起同側面部肌肉的十抽十搐,同時還可表現出皮膚潮十紅、眼結膜充十血、流淚或流涎,所以,又稱為痛十性十抽十搐。
3.其他癥狀。因為疼痛發作時,患者不停地吸氣、咬牙,以手掌使勁按壓、摩十擦疼痛點,久之則使局部的面部皮膚變得粗糙,眉十毛十、十胡十須脫落,重者面部可出現口角向病側歪斜。發作期,由於面頜、舌體運動而表現出的咀嚼、吞咽、刷牙、洗臉、轉頭,甚至微風拂面都可成為誘發陣痛的因素,以致病者不敢出聲、擦臉、進食,甚則連口水都不敢咽下。對於引起疼痛的誘發部位,通常稱為“板機點”,或“發痛點”。隨著疾病進展,患者的發作時間會越來越長,間歇期縮短,變為連續十性十疼痛,有的病程可長達數年或數十年,難以自愈,有時會誤認為牙痛而忽略對本病的診斷。
【預防措施】
1.保持樂觀。平素應保持樂觀情緒,做到十精十神愉快,胸懷開闊,註意避免十精十神緊張或十精十神刺激,要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改善環境。要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環境整潔、舒適、肅靜,經常開窗換氣,為患者創造一個清新良好的休息場所。
3.勞逸結合。必須做到生活起居有一定規律,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如堅持每日做1~2次內養功,每次20~30分鐘;或打太極拳,每次5~10分鐘,每天2~3次。
4.避免觸及“板機點”。宜以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避免刺激、觸及能引起疼痛發作的“板機點”。若因咀嚼引起疼痛者,應以流質、半流質的食物為宜。
5.堅持用十藥。三叉神經十痛經常發作的患者,應做到堅持服藥,以服用維持量為度,減少疼痛發作。
【治療方法】
1.鎮靜止痛藥物。可選用苯妥英鈉,初次口服0.1克,每日3次,如無效,可加大0.1克的量,至有效量為止。待疼痛停止後,再將劑量減到每日0.3克;亦可用卡馬西平,初服100毫克,日2次,以後每日可增加100毫克,直到疼痛停止(最大劑量不超過1400毫克),以後再逐漸減少到最小有效量;另外,采用肌肉註射654—2,每次10毫克,每日1~2次。
2.中醫辨證。風寒外侵而表現為陣發十性十抽十搐樣劇痛,痛如刀割,面部有緊束感者,可用川芎茶調散(川芎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細辛3克、全蠍10克、蜈蚣3條、薄荷6克、甘草6克)以疏風散寒止痛;若屬肝膽風火,十陽十明胃熱,出現突然一側頭面短暫劇痛(或左或右),伴面部肌肉十抽十搐,口角牽向患側、目赤面紅,流淚流涎者,可用經驗方(鉤藤20克、菊花12克、黃芩12克、川芎15克、白芷10克、荊芥穗10克、薄荷3克、柴十胡十12克、蔓荊子12克、生石膏30克、葛根30克、全蠍6克、蜈蚣3條、細辛3克、大黃6克)以祛風平肝,清十陽十明熱。
3.保健食療。對於疼痛經常發作的患者,可以自制桑椹膏,具體制法是:采集新鮮桑椹500克,研成碎末,以佈濾汁,用陶瓷器皿熬成稀膏,再加適量蜜調熬至稠狀,盛起貯於瓷器皿中,每次以十溫十開水沖調3~6克,食後夜臥,宜長期服用。亦可用鮮桑椹1~2兩,水煎服,每日飲用。
4.礦泉療法。選擇氣候十溫十和、環境清新安靜的礦泉療養院,每日局部和全身用十溫十泉洗浴,如氯化鈉泉、碳酸泉,水十溫十在30℃±,15分鐘1次,一日可洗數次。
5.物理療法。疼痛不止者,可采用局部磁片或磁珠貼敷,每周檢查1~2次,根據病情需要,可以連續貼敷或更換位置,亦可用超聲波或直流電離子透入等方法。
6.針灸治療。針刺病側,以合谷、內庭透湧十泉為主十穴十,Ⅰ支配太十陽十、十陽十白、魚腰、眉中,Ⅱ支配頰車、四白,Ⅲ支配下關、下頜,十陽十明火盛可加太沖、足三裡,耳針取面頰、上頜、下頜、神門等十穴十。
7.封閉治療。對於疼痛嚴重而服藥無效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以純酒十精十對局部進行註射封閉,但封閉的療效不能持久,有的還會引起出十血、神經病十性十角膜炎等並發癥。
8.手術治療。部分嚴重病例,經上述各項治療均無效,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實施手術切斷術。
9.單、驗方及中成藥。用全蠍、蜈蚣等量研細末,每次服2克,每日服2~3次,以少量十溫十黃酒送服;或者用川芎茶調丸、龍膽瀉肝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亦可選用天麻丸,每次3粒,日服3次;或用牛黃上清丸,每次2丸,日服2次。另據報道,用止痛湯(生地15克、玄參15克、麥冬25克、牛膝6克、白芷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本方加減法為:屬風熱者,加荊芥6克、防風6克,肝十陽十上亢加鉤藤、全蠍、蔓荊子各10克,寒凝經脈,加細辛4克、赤芍、紅花各10克,便秘加大黃10克、火麻仁12克,痛劇加珍珠母20克。治療三叉神經十痛,療效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