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發病原因+癥狀+預防+治療方法

慢十性十腎功能衰竭是一個綜合征,系由於各種慢十性十腎臟疾病晚期腎功能減退所引起。臨十床十表現為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以及因毒素貯留引起的系列中毒十癥狀,預後較差。在腎功能減退的同時,機體產生瞭適應十性十,但這種適應十性十是有限的,當腎功能受損超過50%時,則可出現全身一系列的中毒十癥狀和生化指標的變化。據統計,本病年發病率約占自然人群的萬分之0.5左右。

【發病原因】

慢十性十腎功能衰竭的病因,大致可分為三類:

1.局部病變。疾病主要侵犯腎臟,且以腎臟為主要表現,其中以慢十性十腎炎、慢十性十腎十盂腎炎最為多見。

2.下泌尿系梗阻。主要表現為膀十胱功能失調,容易繼發感染而引起腎功能衰竭,如前十列十腺肥十大等。

3.全身十性十疾病與中毒。如高血壓、腎動脈硬化癥、糖尿病及鎮痛藥或重金屬中毒等。某院對30年來住院的8947名65歲以上老年病人進行統計分析,各種疾病的發病率進行排隊,高血壓病、糖尿病、腎十盂腎炎、慢十性十腎炎分別占第1、10、25、31位,這些疾病均可導致慢十性十腎功能衰竭。

中醫認為,腎功能衰竭是由各種疾病的不同病因發展到脾腎十陽十衰,十陽十不化濕,使水濁內生,濁邪壅塞三焦而產生。因此,脾十陽十虧損,腎十陽十衰微是腎功能衰竭之本,濁邪壅塞,三焦不行,導致心肺、脾胃、肝等臟腑受損是其標,病變部位則在腎。

【臨床表現】

慢十性十腎衰的臨十床十表現十分復雜,有慢十性十腎炎病史的患者,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慢十性十腎衰:

1.胃腸系統癥狀。惡心、嘔吐、胃納下降、口臭帶氨味、口腔粘十膜潰瘍等。

2.十精十神神經系統癥狀。乏力、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註意力難於集中、失眠、對外界反應淡漠、言語減少等。

3.貧血、出十血傾向。

4.化驗血肌酐>221~442毫摩爾/升。

5.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的表現,如酸中毒的呼吸深大、水代謝失常的少尿、無尿。

【預防措施】

正常人腎的重量隨著增齡而減輕,皮質變薄,腎竇內脂肪增加,間質纖維化加劇,老年人腎單位數量減少,從25歲到85歲,其總數約減少30%~40%,所以,老年人腎功能也隨增齡而減退。

有慢十性十腎病史的患者,若能從預防著手,盡量保存更多的腎單位,從而防止腎功能衰竭,意義尤為深遠。

1.積極治療原發病。針對原發腎病的不同,如慢十性十腎炎、腎十盂腎炎、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分別采取抗炎、降壓、降糖等方法(可參考有關章節)。

2.積極有效地控制感染。反復多次感染為最常見的慢十性十腎衰惡化的誘因,常見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氣管炎等)、皮膚感染、膽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所以慢十性十腎病患者,若出現感冒咳嗽、咽喉癢痛、鼻塞流涕、怕冷發十熱、皮膚生癰癤、尿頻、尿急、尿痛等,應積極治療,選擇有效的抗菌素或服中藥控制感染,防止進一步損害腎功能。

3.限制蛋白攝入。慢十性十腎病,尤其是在出現氮質血癥以後,肌酐>442毫摩爾/升,內生肌酐清除率為25%~50%,應限制蛋白的攝入,一次十性十過多的蛋白攝入,使腎臟不能及時排十出氮質代謝產物,易致尿毒十癥。

4.合理用十藥,防止腎毒藥的使用。對慢十性十腎病尤其是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用十藥時應註意兩方面的問題:

(1)使用的藥物應避免對腎發生毒十性十,以免進一步損害腎功能。下列藥物應盡量避免使用:①抗菌素類,如各種長效制劑、磺胺類,因能形成結晶阻塞尿路;抗結核藥,如吡嗪酰胺、乙硫異煙胺、環絲氨酸、紫黴素、乙胺丁醇等;四環素類,這類抗菌素對蛋白質的合成代謝有抑制作用,導致BUN增高,腎臟負擔加重。②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如利眠寧類、巴比妥類、水楊酸鹽等。

(2)一些主要經腎排十泄的藥物。需減少藥物的劑量,如地高辛等。

5.排除尿路梗阻。在短期內突然出現少尿甚至無尿者應予註意,應及時做腎臟B超檢查,明確是否有腎十盂積水(結石或前十列十腺肥十大所致),及時排除梗阻,有利於保護腎功能。

【治療方法】

1.治療原發病。慢十性十腎功能衰竭是由多種慢十性十腎臟疾患引起的,某些原發病經適當治療後,可使腎功能改善,起到部分緩解,甚至恢復至代償期,如由於結石引起梗阻十性十腎病手術治療去除梗阻因素,可使腎功能恢復。

2.飲食療法。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分解產物積蓄在血中是引起尿毒十癥的氮質血癥和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但如過分限制又可引起營養不十良,機體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癥。一般認為蛋白質攝入量宜每日20克~45克,宜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十奶十、瘦肉、魚等,盡量少吃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見下表。

常用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表

食物名稱 重量(克) 蛋白質含量(克)

全雞蛋  100    12.6

 牛十乳十  100    3.1

瘦豬肉  100    16.7

肥豬肉  100    2.2

 魚類  100    13.0

 粳米  100    6.8

 秈米  100    7.8

標準面粉 100    9.9

 黃豆  100    36.3

 土豆  100    1.9

如每日蛋白質需30克左右,可飲牛十奶十100毫升(含蛋白3.1克)、雞蛋1隻(含蛋白12.6克),其餘15克可自大米及其它食物中提供。

(2)限制水及食鹽的攝入。有高血壓、浮腫、尿少者應限制攝入過多的鹽,或用十藥鹽代替。關於慢十性十腎衰患者的飲水,由於老年人臟器呈萎十縮狀態,口渴中樞敏十感十性十降低,口渴感覺不靈敏,在照顧時更應註意面部的幹燥與否、皮膚彈十性十、以及有無少尿或體重減輕,以防飲水少而脫水,或飲水過多而水腫。一般來說,老年人腎功能不全者,每日進水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600毫升計算。蔬菜及水果含蛋白質不多,並有充分維生素,可不嚴格控制。

3.中醫辨證論治。脾腎十陽十虛,表現為肢十體浮腫、肢冷畏寒、面色?詘住⒕氳》αΑ⒛繕儔沅繒十擼十?可選用實脾飲加減(茯苓15克、白術10克、廣木香6克、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幹薑10克、厚樸10克、益母草15克,川牛膝15克、車前草15克)以十溫十補脾腎,利水消腫;肝腎十陰十虛,表現為頭昏、耳鳴眼花、失眠多夢、腰膝酸十軟者,可選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熟地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丹皮10克、澤瀉0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川牛膝15克)以滋補肝腎;濕濁困阻,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腹脹、口吐清水、頭昏乏力者,可選用十溫十膽湯加味(竹茹10克、枳實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炒谷、麥芽各15克、生甘草3克、黃連3克、生大黃10克、吳萸3克)以和胃降濁。

4.中藥灌腸法。通常可用瀉下藥為主的中藥保留灌腸以降毒素,如藥用生大黃15克、芒硝10克、生牡蠣30克、澤瀉15克、蒲公英30克、制附片20克,煎水200毫升,每日灌腸1次。

5.單方驗方:據報道,冬蟲夏草對慢十性十腎衰有一定效果,用冬蟲夏草5~10克,每日燉服1次,堅持長期服用,有一定療效。

6.透析療法。從目前臨十床十來看,腎功能衰竭晚期(尿毒十癥)患者,透析療法是治療尿毒十癥的有效途徑。透析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老年人腎功能不全時,由於血液透析易致心血管疾患,有人觀察發現,50歲以上的病人,血液透析死亡率上升,故以腹膜透析較為合適。

《常見老年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