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脹氣又稱腹脹,它是老年人經常述說的消化道癥狀,為腹腔十內胃腸道有大量氣體積聚所致。正常人胃腸道功能正常時,有很好的排氣功能,當消化道本身有疾病或患有某些全身十性十疾病時,胃腸運動功能失調,腸道排氣功能障礙,此時即可發生腹脹。
【發病原因】
大腸脹氣的產生是由於腸道產氣過多或腸十壁運動障礙,氣體排十出受阻而積聚於腸內,或由於腸十壁吸收氣體的功能減弱等所致,其主要原因有:
1.外來氣體吞十入過多。由於不十良的進食十習十慣、進食過急過快可帶入過多的氣體;由於過度焦慮或十精十神壓抑,可致胃腸功能紊亂,或咀嚼困難、過多用口呼吸、頻繁吞咽口水等均可使外來氣體吞十入過多。
2.攝入過多的產氣或含氣食物、藥物。產氣過多的食物有豆制品,如豆幹、蠶豆、扁豆、豌豆、豇豆、大豆、土豆、腐竹等;水果類,如蘋果、葡萄等,尤其是尚未成熟的水果、果汁;某些蔬菜,如蘿卜、芹菜、韭菜、菜花、洋蔥、大蒜、卷心菜等;藥物如小蘇打等。它們均可在結腸內被細菌酵解成二氧化碳和氫氣,進食過多則使大腸脹氣。含氣的食品有汽水、啤酒等飲料,飲用過度也可以產生腹脹。
3.疾病因素。如機械十性十腸梗阻、腹膜或腸結核病、胃腸腫瘤、肝硬化、慢十性十胰腺炎、小腸吸收不十良綜合征、胃腸手術後、低血鉀、腸麻痹、肝膽結石等,均可給腸產氣菌提供生長繁殖的基地,或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脹。
4.其它因素。腹水、腹壁脂肪過多、功能十性十腹壁張力增加等亦可引起腹脹。某些人由於缺乏十乳十糖酶,因而不能消化牛十乳十中的十乳十糖,飲用牛十乳十後也會發生腹脹。
大腸脹氣屬於中醫學的單腹脹、氣脹范圍,情緒不舒,肝氣鬱結,氣機失調,或肝氣犯胃,肝胃不和,或飲食不節,胃腸積滯等,均可致氣機鬱滯,運行障礙而產生腹脹。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緩慢,常表現為腹部不適、腹脹、腸鳴音亢十進、矢氣少、有的有大便秘結、噯氣頻頻,嚴重時有左下腹陣發十性十的痙十攣疼痛。若患者無明顯器質十性十病變、胃腸功能隻是一時十性十紊亂,則上述癥狀時間短暫;如有器質十性十病變,如肝硬化、肝膽結石、胃腸腫瘤等,加之胃腸功能慢十性十不全,則上述癥狀時間持久,由於長時間腹脹,可致食欲不振,心煩不眠,進一步又可以加重原發病情。大腸脹氣嚴重者,可有上腹部飽十脹、疼痛,有時還可向胸部放射而感到胸悶、呼吸困難、心悸等。
【預防措施】
1.積極防治相關疾病。肝膽結石、肝硬化、慢十性十胰腺炎、小腸吸收不十良綜合征均是老年人的多發病,也是引起腹脹的原因,對這些相關疾病必須積極防治。
2.保持心情舒暢。心情舒暢則氣機調和,腸胃運行有序,不易發生腹脹。反之則肝氣鬱滯,氣機不暢,腹脹乃生。老年人尤須避免心情過度壓抑、焦慮。
3.養成良好的進食十習十慣。吃飯時宜細嚼慢咽,不宜過急過快,以免吞進過多的氣體。另外,平時應盡量用鼻呼吸,避免用口呼吸,減少頻繁的吞咽動作。
4.少吃或不吃產氣、含氣的食物。主要指各種豆制品、高纖維食物、不成熟的水果、果汁等,尤其是平素容易發生大腸脹氣者要註意。此外,汽水、啤酒等含二氧化碳較多的飲料老年人不宜過多飲用。
5.少量食用薑、蒜制品。生薑有健胃開胃、和胃止嘔之功,大蒜有健腸解毒之能,老年人平素適量食用薑、蒜制品,可開胃健腸,預防大腸脹氣,同時還有防治感冒、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的作用。
6.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過度靜臥,胃腸氣機容易鬱滯,發生腹脹、便秘,適度的體育活動,可使氣機調暢,避免腹脹,可慢跑、打羽十毛十球、練太極拳等。
7.常作保健俞十穴十按摩。經常按摩足三裡、背部的夾脊十穴十均有健胃開腸、調理氣機的作用,是老年人預防腹脹、防治疾病的好辦法。
【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首先應仔細尋找引起大腸脹氣的原因,然後有的放矢,對因治療。如吞咽過多空氣引起者,應養成良好的進食十習十慣;吞咽動作過度引起者,可在上下齒間墊一物品,像筷子、紗佈等進行控制;義齒不適當者,應重新配制;有吃零食、咀嚼口香糖十習十慣者,應予克服;有十乳十糖酶缺乏者,不要飲用牛十乳十;因其它疾病引起者,應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2.心理治療。十精十神過度壓抑、焦慮的老年人常不相信自己會過量吞氣,此時應進行十精十神、心理治療。向其耐心講解吞氣過多的原因,調整其十精十神狀態,保證其有舒暢的十精十神生活環境,避免不十良情志的刺激。
3.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消化道癥狀,也是引起大腸脹氣的常見原因,調節大腸的運動功能,積極治療便秘,疏通腸道,可有效地治療大腸脹氣。具體措施見“便秘”節。
4.對癥治療。對因胃腸動力減退引起的腹脹可口服新斯的明,每次15毫克,每日2~3次;對胃腸動力增強引起的腹脹,可用抗迷走神經藥物、地巴唑及鎮靜劑等;消化功能不十良者,可用助消化藥,如B族維生素、食母生;肝膽胰疾病引起者,可用多酶片,胰酶片等;非梗阻十性十大腸脹氣者,可用消脹片(二甲基矽油),每次50~100毫克,每日3次口服;無梗阻十性十的胃原十性十腹脹(胃動力代謝障礙),可用嗎丁啉,每次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5.中醫辨證論治。肝鬱氣滯,表現為脘腹脹滿、脹引胸脅者,可用柴十胡十疏肝散加減(柴十胡十10克、香附10克、川芎6克、枳殼10克、白芍12克、厚樸6克、廣木香10克、大腹皮15克)以疏肝理氣消脹;脾胃虛弱,表現為腹脹喜十溫十喜按,得十溫十則舒、體倦乏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柴十胡十6克、黃芪30克、升麻10克、十十黨十十參15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當歸15克、枳實15克、厚樸10克)以補氣健脾,升清降濁。
6.保健食療。常用食療方有檳榔粥,用檳榔片10~15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再入粳米100克,加水至700毫升,煮成稀粥十溫十服,有消脹除積之功;橙皮片,用新鮮橙皮切成薄片,加白糖入鍋煮熟、曬幹,反復2~3次,最後曬幹,包裝備用,老年人每日食之,有理氣開胃,消脹排氣的作用;甲魚大蒜湯,新鮮甲魚約500克左右1隻,加紫皮大蒜100克入鍋同煮或清蒸,適當調味後即可喝湯,用於肝硬化引起的腹脹有良好效果,服後可見矢氣頻頻,腹脹頓減。
7.單方驗方。常用的有木香順氣丸(中成藥)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五磨飲子(廣木香10克、臺烏12克、沉香5克、生大黃10克、檳榔15克),用於小腹脹滿、大便秘結者有效;香砂六君子丸(中成藥)每次服10克,每日3次,用於脾胃虛弱之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