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膿腫是肺化膿十性十感染的一個主要類型,初始可能是肺組織的感染十性十炎癥,隨後發展至中央十性十壞死,當壞死液化組織破潰進入支氣管,即形成空腔。其外周常為肉十芽組織所包圍。臨十床十特征為高熱、咳嗽、咯大量膿十性十或臭味痰。病程經過多呈急十性十,少數可呈慢十性十。自抗生素廣泛應用於肺部炎癥感染以來,本病發病率有明顯降低。老年人十體質虛弱,易患本病,應積極防治。
【發病原因】
肺膿腫的發病主要有三個類型。
1.口腔或上呼吸道吸十入。病原體經口、鼻咽腔吸十入下呼吸道是肺膿腫發病的最多見原因。一般情況下,呼吸道通過靈敏有效的咳嗽反射,可以防止誤吸,但在熟睡、酒醉、麻醉、或神志恍惚昏迷等情況下,上述保護機制即被削弱或喪失而致病。常見的致病原因如齲齒、扁桃體、鼻旁竇炎分十泌物,齒槽膿溢、口腔、鼻、咽部手術後的血塊,或酒醉後嘔吐物等倒流氣管,吸十入肺內,阻塞細支氣管,病原菌即可繁殖致病。根據統計,吸十入十性十發病率約在25%左右。吸十入十性十肺膿腫常為單發十性十。過去認為吸十入物是上呼吸道經常存在的細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梭形菌和螺旋體等混合感染,但隨著細菌培養技術的進展,有研究報告,肺膿腫的厭氧菌感染高達50%~90%之多。
2.血源十性十肺膿腫。原發病灶可能是皮膚創傷感染、癤癰或全身某器官組織感染灶,如骨髓炎等侵入血流發生膿毒血癥。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肺循環栓塞肺小血管、引起組織炎癥、壞死,形成膿腫,因此,血源十性十肺膿腫常多發十性十分佈兩肺外緣部。
3.繼發十性十肺膿腫。在肺部其他疾病基礎上,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空洞十性十肺結核等產生繼發感染而發病。支氣管肺癌或誤吸異物阻塞支氣管,誘發引流支氣管遠端肺組織感染而形成肺膿腫。亦有肺癌本身迅速增長,以致血供不足,發生中央十性十壞死伴發感染形成膿腔。肺部鄰近器官感染病變如膈下膿腫、阿米巴肝膿腫擴散蔓延穿破膈肌進入肺部,引起肺膿腫。阿米巴膿腫好發於肝右葉,故繼發十性十阿米巴肺膿腫多位於右肺下葉。此外腎周圍膿腫、脊柱膿腫、食管穿孔,亦可引起肺膿腫。
本病屬中醫“肺癰”范疇,“肺癰者,咽幹吐膿,因風熱客肺,蘊毒成癰”,或“由食啖辛熱炙?梗?或酣飲熱酒,燥十熱傷肺所致”,“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也可“因邪瘀阻於肺絡,久蘊生熱,蒸化成膿”,衍生本病。
【臨床表現】
起病急驟,可寒戰、高熱、咳嗽、咳痰,體十溫十可高達39~40℃,呈弛張熱型。初時咳嗽一般並不劇烈,痰量不多,為粘十液十性十或粘十液膿十性十。如炎癥波及胸膜可引起患側胸痛。經1~2周後,膿腫向支氣管穿破時,咳嗽加劇,咳出大量黃綠色膿十性十痰,多者可達數百毫升。如混合厭氧菌感染(梭狀桿菌或螺旋體),痰可有惡臭;如為阿米巴原蟲感染,痰呈咖啡色。當肺組織被炎癥侵蝕時,可有程度不等的咯血。隨著膿痰大量從支氣管排十出,全身癥狀會逐漸減輕。熱度下降,一般情況好轉。如支氣管引流不暢,可再出現毒血癥癥狀,再度發十熱。血源十性十肺膿腫全身毒血癥癥狀常較顯著,而呼吸系統癥狀多不明顯,可有咳嗽、咳痰,但痰量一般不多,少有咳血。肺膿腫若發病後2~3個月遷延不愈,轉為慢十性十時,則有慢十性十咳嗽,程度不等的咳痰,不規則發十熱。癥狀時輕時重,常伴有消瘦、盜汗、疲乏等癥狀。
【預防措施】
1.積極防治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積極治療和預防口腔、上呼吸道感染,以杜絕污染分十泌物誤吸下呼吸道,而誘發感染。
2.認真做好術後護理。口腔和胸腹部手術病例,要認真細致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註意麻醉深度,及時清除口腔呼吸道血塊和分十泌物,加強術後口腔呼吸道護理,如慎用鎮靜、鎮痛止咳的藥物,重視呼吸道濕化,稀釋分十泌物,鼓勵咳嗽、深呼吸和間歇加壓呼吸,必要時作經纖維支氣管鏡或氣管導管吸引,保持痰液引流通暢等,都是防止呼吸道吸十入十性十感染的有效措施。
3.積極治療皮膚癤癰或肺外化膿十性十病灶。積極治療皮膚癤癰或肺外化膿十性十病灶,不擠十壓癤癰,可以防止血源十性十肺膿腫的發病。
4.註意生活及飲食調攝。凡屬肺虛或原有其它慢十性十疾患者,應註意寒十溫十適度,起居有節,以防受邪致病;禁止煙酒及辛辣炙?故澄錚?以免燥十熱傷肺。一旦發病,則當及早治療,力求在未成膿前得到消散,或減輕病情。
【治療方法】
1.積極抗感染。早期急十性十肺膿腫感染細菌中的絕大多數厭氧菌都對青黴素敏十感,療效一般都很滿意。青黴素劑量可根據病情,一般120~240萬單位/天,分3~4次肌肉註射。病情嚴重可用靜脈滴註青黴素1000萬單位/天,以提高壞死組織中的藥物濃度,經治療,3~10天後體十溫十即可下降,然後再改為肌註。如青黴素療效不佳,可改用潔黴素每次0.6克,一天3~4次,或用滅滴靈每次0.4克,每天3次。抗生素如有效,宜持續8~12周左右,務求癥狀完全消失,X線胸片隨訪,炎癥及膿腔完全消散,僅殘留索條狀纖維影為滿意。
2.加強痰液引流。多飲水和補充適量體十液,使痰液易咳出,必要時應用祛痰劑氯化銨0.3克,每日3次。若有排痰不暢者,可根據體質情況作體十位引流。每次10~15分鐘,每日2~3次,或作支氣管鏡檢查,吸取膿痰,並檢查和處理阻塞原因。
3.全身支持療法。適當補液、輸血和註意營養,急十性十期飲食宜清淡,熱退後應進食營養豐富的高蛋白飲食以增強體質,爭取早日康復,但應禁食一切辛辣刺激及海腥發物,如辣椒、蔥、韭菜、蝦子、螃蟹等,多食蔬菜水果。
4.中醫辨證施治。初期,表現為惡寒、發十熱、咳嗽、胸痛、咳則痛甚。呼吸不利者,可選銀翹散加減(銀花15克、連翹10克、蘆根15克、淡竹葉10克、薄荷6克、荊芥6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以疏風散熱,宣肺化痰;成癰期,表現為壯熱不退,咳嗽氣急,咳吐黃稠膿痰,氣味腥臭,胸脅疼痛,轉側不利,煩燥不安者,宜選千金葦十莖十湯合如金解毒湯加減(葦十莖十15克、薏苡仁15克、冬瓜仁15克、桃仁10克、桔梗10克、黃芩10克、銀花15克、山梔10克、金蕎麥根15克、甘草6克)以清熱解毒,肅肺化痰;潰膿期,表現為咳吐大量膿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異常,胸中煩滿而痛,身熱面赤者,宜用千金葦十莖十湯合加味桔梗湯加減(葦十莖十2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15克、桃仁10克、桔梗10克、貝母10克、橘紅10克、銀花15克、葶藶子10克、魚腥草30克、薄公英30克、金蕎麥根15克、甘草6克)以清熱解毒,化瘀排膿;恢復期,表現為身熱漸退,咳嗽減輕,膿痰日見減少,或有胸脅隱痛,短氣,自汗盜汗,心煩,口燥咽幹者,宜選沙參清肺湯加減(北沙參15克、白芨30克、生黃芪30克、太子參15克、桔梗10克、冬瓜仁10克、薏苡仁15克、百合10克、玉竹15克、地骨皮10克)以益氣養十陰十、扶正托邪。
5.單方驗方。(1)鮮薏苡根適量,搗汁,?躒確?,每日3次,或加紅棗煨服,能下臭痰濁膿;(2)金蕎麥根十莖十,洗凈曬幹,去根須,切碎,以瓦罐盛幹藥250克,加清水或黃酒1250毫升,罐口用竹箬密封,隔水文火蒸煮3小時,最後得凈汁約1000毫升(25%),加防腐劑備用,每服30~40毫升,一日3次,能解毒排膿;(3)白芨50克、生蛤殼75克、百合50克,共研細末,每日兩次,每次3克,開水送下;(4)白芨200克、浙貝50克、百合50克,共研細末,早晚各服6克,上兩方適用於恢復期。
6.手術治療。經積極內科治療,如膿腔不能閉合者,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包括肺葉切除或經胸膜切開引流等。手術治療還適用於支氣管阻塞十性十肺膿腫,或疑有癌腫阻塞或有支氣管胸膜瘺,以及有嚴重支氣管擴張伴反復大量咯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