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原因+癥狀+預防+治療方法

慢十性十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粘十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十性十非特異十性十炎癥。臨十床十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十息及反復發作的慢十性十過程為特征,病情緩慢進展,常並發阻塞十性十肺氣腫,肺原十性十心臟十病。據全國部分普查資料統計,本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者可高達15%左右,是一種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應積極防治。

【發病原因】

本病病因比較復雜,一般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具體內容有:

1.大量研究觀察結果證明,長期吸煙與慢支發生有密切關系,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

2.感染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是慢支發生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而常見的因素。

3.氣候因素。寒冷常為慢支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慢支發病和加重常見於冬季寒冷季節。

4.理化因素。刺激十性十煙霧、粉塵,大氣污染的慢十性十刺激,往往是慢支的誘發病因之一。經常接觸工業刺激十性十粉塵和有害氣體者,慢支患病率遠較不接觸者為高。

5.過敏因素。喘十息十性十慢支患者有過敏史者較多。常見的致敏原如塵埃、塵蟎、寄生蟲、花粉以及化學氣體等,可導致本病發作。

6.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減低。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禦及免疫功能減弱,可為慢支提供發病的內在條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功能減退,致患病率較高。

7.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當呼吸道副十十交十十感神經反映增高時,對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氣管收縮痙十攣、分十泌增多,而產生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

中醫認為,“肺為臟腑之華蓋,……隻受得本然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幹則嗆而咳矣;亦隻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幹亦嗆而咳矣。”本病可因外邪侵襲,肺衛受感,肺氣不得宣發而引起,亦可因臟腑功能失調,累及肺臟,肺氣失其肅降而發生。

【臨床表現】

本病緩慢發病,病程較長。少數患者發病前有急十性十支氣管炎的經過。主要癥狀有慢十性十咳嗽、咯痰、喘十息。輕者僅有微咳及咯少量痰,每於秋冬氣候突變、急十性十上呼吸道感染,或受粉塵、煙霧刺激後,病情加重或呈急十性十發作。較重的則咳嗽頻繁,咳痰較多,甚至癥狀全年不斷。咳嗽的嚴重程度與支氣管粘十膜炎癥及痰量的多少有關。一般是晨間起十床十後咳嗽較多,白天較少,臨睡前有陣咳或排痰。痰量以清晨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十液,偶有帶血。急十性十發作伴有細菌感染時,則變為粘十液膿十性十。喘十息十性十慢支有支氣管痙十攣,可引起喘十息,常伴有哮鳴音。本病一般無發十熱,若並發感染,則可有發十熱現象。

【預防措施】

1.鍛煉身十體,提高抗病能力。提高人十體呼吸道抗病能力的措施主要是“三鍛煉”,即通過體育鍛煉、耐寒鍛煉和呼吸鍛煉,增強體質,達到少發病或不發病的目的。老年人較為適宜的體育鍛煉是氣功、太極拳、體十穴十按摩和一些簡單的保健十操十,根據體力逐漸增加活動量。老年人的耐寒鍛煉可從用冷水擦洗鼻子開始,逐步擴大到用冷水擦洗臉和頸部。呼吸鍛煉主要指腹式呼吸的鍛煉。

2.戒煙。對於慢支患者來說應該戒絕吸煙,戒煙後一般可使癥狀減輕或消失,病情緩解,甚或痊愈。

3.改善環境及工業衛生。做好通風防塵工作,消除有害的粉塵,煙霧及刺激十性十氣體等對呼吸道的刺激。

4.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寒冷季節,著衣以保暖為度,但也不可穿得太厚實。因為衣服過多不利於耐寒鍛煉,而且稍一活動就會出汗,反而容易招致感冒。

5.註意飲食營養。適當增加一些營養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豆類、瘦肉、蛋類。病人的飲食應清淡些,不要吃得太咸或太甜,酸辣等刺激十性十食物和油膩食物應少吃。

【治療方法】

1.控制感染。嚴重感染者用青黴素G、或氨芐青黴素、或頭胞菌素類註射給藥,一般7~10天為一療程。病情較輕者可用口服抗菌藥物治療,藥用螺旋黴素,每次0.2克,每日4次,或麥迪黴素,每次0.2~0.3克,每日3~4次,或先鋒Ⅵ,每次0.25~0.5克,每日3~4次,或十十交十十沙黴素,每次0.2~0.4克,每日3~4次。感染徹底控制後,及時停用抗菌藥物,以免長期應用引起副作用。

2.祛痰鎮咳。祛痰可用氯化銨0.3克,每日3次,飯後服;或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胃潰瘍患者慎用。頻繁咳嗽,痰量不多者可用咳必清,每次25毫克,每日3次,但青光眼患者慎用。對老年體弱無力咳嗽或痰量較多者,應以祛痰為主,而不應選用強烈鎮咳藥(如可待因),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癥,導致病情惡化。

3.解痙平喘。常選用氨茶堿0.1~0.2克,每8小時1次或喘定、舒喘靈等。

4.藥膳食療。(1)豬肺粥:豬肺500克洗凈加水適量,煮七成熟,撈出,改刀切成丁備用,再以薏苡仁50克,大米100克,豬肺丁100克,豬肺湯適量,煮成粥;(2)百合粥:生百合50克,切碎,粳米少許,蜂蜜25克,同煮食之,可潤肺調中;(3)蟲草燉鴨:老雄鴨1隻,去皮十毛十及內臟,洗凈,填入冬蟲夏草30克,然後用絲線縫好,放入砂鍋內煮爛食之;(4)雙白十乳十燕湯:燕窩3~6克,大白梨1個,去心,冰糖5克,川貝母3克,先將燕窩用十溫十開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後均去水汁,然後與白蜜、冰糖、川貝母、白梨一起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間斷。

5.中醫辨證論治。痰濕蘊肺,表現為咳聲重濁,痰多色白。胸悶脘痞,食少者,可選用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炙甘草6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0克、蘇子10克)以健脾燥濕,化痰止咳;痰熱壅肺,表現為咳嗽氣粗,痰稠厚或稠黃,面赤或有發十熱,宜清金化痰湯加減(桑白皮10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麥冬10克、橘紅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以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6.單方驗方。魚腥草30克,冷水200~300毫升浸1小時,煮沸後1~2分鐘傾出藥汁,一次服完。每日服2次。

7.針刺療法。主十穴十可選天突、豐十隆等,配十穴十可選用定喘、膻中、足三裡等。一般以10~12天為一療程,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兩個療程之間應間歇一周。

8.拔罐療法。常用為背部十穴十位。可在大椎、肺俞、膈俞、膏肓等十穴十拔罐。單純拔罐可以隔天一次,5~7次為一療程。

9.氣功療法。配合調息,用鼻吸口呼。吸氣時,舌抵上腭,並用意念將氣行至丹田,小腹慢慢隆十起。在吸氣完後,舌放下,並慢慢呼氣,小腹也慢慢自然回位,呼氣要適當延長。呼氣後,作短暫的呼吸停頓,小腹也不動。呼吸停頓間則不可過長,以免缺氧。每日練功2次,每次10~30分鐘。

《常見老年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