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 · 二 中毒急救

毒蕈約有80多種,每種毒蕈含有一種或多種毒素,中毒十癥狀因所含的毒素而異。常見的可以下列種類作為代表:

撲蠅蕈及斑毒蕈 主要毒素為毒蕈堿(或叫蠅蕈堿),生物堿。能拮抗阿托品的作用,其毒十性十作用似十毛十果雲香堿。中毒後引起副十十交十十感神經興奮。所以阿托品為毒蕈堿的解毒劑。由於該蕈含有一種非揮發十性十的毒物能殺死蒼蠅故有毒蠅蕈(或樸蠅蕈)之名。

此外還有多種毒素,其中有一種類似阿托品作用,與毒蕈堿作用相反,因此中毒後不一定出現典型的毒蕈堿中毒十癥狀。

死帽蕈類 如白帽蕈、綠帽蕈,其毒十性十物質主要是毒蕈毒素,能引起肝、腎、中樞神經等實質細胞損害、變十性十及壞死。此外還有其他毒素,如溶血素等。毒蕈毒素的毒十性十很強,它不能因幹燥和煮沸而失去其毒十性十。它較撲蠅蕈毒十性十更強。

馬鞍蕈 含馬鞍蕈酸,引起溶血。

牛肝蕈 含有一種毒素,引起十精十神癥狀,主要為幻覺。此外,還有另一些蕈類,也含有引起十精十神癥狀的致幻覺毒素。

其他 還有不少毒蕈類毒素,至今尚未鑒定。

中毒十癥狀,由於所含毒素不同,表現各異,常見者分以下幾類:

1.胃腸類型蕈中毒:發病快,潛伏期短,一般10分鐘至6小時發病。表現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病程短,癥狀消退後逐漸好轉,預後也好。

2.十精十神神經型蕈中毒:由於撲蠅蕈、斑毒草除含毒蕈堿外,還含有毒蕈阿托品,所以除胃腸道癥狀外,還會出現瞳孔擴大、心跳快、譫語、幻覺、狂燥、十抽十風、神經錯亂等表現。潛伏期一般在半小時至6小時。

3.溶血型蕈中毒:由馬鞍蕈引起的中毒。食後6~12小時除出現急十性十胃腸道癥狀外,1~2天出現溶血十性十中毒十癥狀,表現黃疸、貧血、血紅蛋白尿、血尿、肝腫大等,嚴重時可引起死亡。

4.肝損害型毒蕈中毒:其是最嚴重的一種。臨十床十經過可分潛伏期、胃腸炎期、假愈期、內臟損傷期和恢復期五期。開始出現嘔吐、腹瀉,稱胃腸炎期。有少數類似霍亂癥狀,迅速死亡。胃腸炎癥消失後,好象病愈,其實毒素進一步損害肝臟等實質十性十器官,稱假愈期。若中毒輕微,可進入恢復期。

嚴重的出現內臟損害,肝臟腫大,甚至發生急十性十肝壞死。此外還可累及腎、腦、心等,出現尿閉、蛋白尿、血尿、胃腸道廣泛出十血、譫妄、驚厥、昏迷、死亡。若搶救及時2~3周可進入恢復期。

【現場急救】

除有毒蕈堿癥狀者用阿托品拮抗治療外,其他主要是對癥處理。

1.排除毒物:先催吐,後洗胃,再導瀉。如吐瀉明顯者,不必催吐、洗胃和導瀉。食後未出現吐、瀉者,並確認是毒蕈中毒時,必須行催吐、洗胃、導瀉,不可大意。

催吐可用刺激咽喉法,或口服0.5%硫酸銅溶液,洗胃可用1∶5000高錳酸鉀液、濃茶或通用解毒劑20克;導瀉給硫酸鎂20~30克。

2.有毒蕈堿癥狀者,可給阿托品對抗。輕者每次0.5~1.0毫克,每天2~3次;中等中毒每次1~2毫克,半小時至2小時1次;重度中毒每次1~3毫克,15~30分鐘1次,肌肉註射。必要時可重復使用,或加大劑量直至瞳孔擴大、心跳增加為止。嚴重者可加大劑量。出現輕度阿托品中毒十癥狀時方可停藥。如果同時有毒蕈阿托品癥狀者,阿托品應慎用。

綠豆125克(碾碎)、生甘草30克煎服。

2.毒蕈中毒急救情況緊急,要求較高,一般催吐、洗胃後即送醫院救治。

《傢庭醫學百科-自救互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