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門

黃疸總括

黃疸濕十熱鬱蒸成,遍身皆黃及目睛,十陽十黃色亮身多熱,十陰十黃色暗冷如冰。

[註]

黃疸一證,乃濕十熱鬱久,外發肌膚而然也,其候遍身面目皆黃,甚則深黃,面如煙熏之狀,其中又有十陰十陽十之別,如面紅口渴尿赤,色亮身熱者,乃脾傢濕十熱,此十陽十黃也,口不渴而色暗黃,身冷如冰者,乃脾腎寒濕,此十陰十黃也,治者宜分別施治。

十陽十黃

十陽十黃無汗宜疏散,茵陳麻黃能發汗,腹滿便秘茵陳攻,表裹無證茵苓善。

[註]

十陽十黃一證,原因濕十熱而成,治者當詳審之,如表實無汗,宜外發其汗,茵陳麻黃湯主之,使黃從表解也,裡實二便秘澀腹滿者,宜茵陳蒿湯下之,使黃從裡解也,若表有汗,裡不便秘腹滿,是表裡無證,不可汗下,惟利小十便,宜用茵陳五苓散,使黃從水道利之則愈。

(茵陳麻黃湯)茵陳蒿麻黃水煎,加黃酒少許服之。

(方歌)

兒發十陽十黃身無汗,茵陳麻黃湯極便,麻黃茵陳各等分,量兒煎服有奇驗。

(茵陳蒿湯)茵陳蒿川大黃梔子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

裡實須用茵陳湯,梔子茵陳生大黃,燈心為引水煎服,便利黃消體泰康。

(茵陳五苓散)

茵蔯蒿赤苓豬苓澤瀉白術土炒肉桂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

茵陳五苓治黃病,利水除濕有奇功,術苓澤瀉豬苓桂,茵陳加入便自清。

十陰十黃

十陰十黃多緣轉屬成,脾濕腎寒兩虧生,十溫十脾茵陳理中治,十溫十腎茵陳四逆靈。

[註]

十陰十黃者,乃脾濕腎寒,兩虛而成,此最為危候,十溫十脾去黃,以理中湯加茵陳主之,十溫十腎去黃,以茵陳四逆湯主之。

(茵陳理中湯)方見不十乳十(茵陳四逆湯)附子制幹薑茵陳蒿甘草炙水煎服。

(方歌)茵陳四逆湯,附子共幹薑,茵陳炙甘草,黃消病漸康。

《醫宗金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