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

痢疾根原

【原文】

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鬱陷也。金主氣而木主血,金生於土,木生於水。水十溫十土燥,則金融而氣調,木榮而血暢;水寒土濕,不能升庚金而達乙木,則金木俱陷。魄門者,腎之所司,而十陽十明燥金之腑也。金十性十斂而木十性十泄,其出而不至於遺矢者,庚金斂之也。其藏而不至於閉結者,乙木泄之也。濕土與金木俱陷,則金愈鬱而愈欲斂,木愈鬱而愈欲泄。金愈欲斂,故氣滯而不通,木愈欲泄,故血脫而不藏。木氣疏泄,而金強斂之,隧路梗阻,傳送艱難,是以便數而不利。金氣凝澀,而木強泄之,滯氣纏十綿,十逼十迫而下,血液脂膏,剝蝕摧傷,是以腸胃痛切,膿血不止。其滑白而晶瑩者,金色之下泄,其後重而腥穢者,金氣之脫陷也。久而膏血傷殘,藏腑潰敗,則絕命而死矣。此其病濕寒為本,而濕十熱為標。病在少十陰十,則始終皆寒,病在厥十陰十,則中變為熱,故仲景於少十陰十膿血用桃花湯,於厥十陰十下重用白頭翁湯。緣水病則生寒,木病則生熱,而寒熱之原,總歸於太十陰十之濕。蓋土濕而水侮之,則鬱而為濕寒,土濕而木克之,則鬱而為濕十熱之故也。

【翻譯】痢疾病,庚金乙木的鬱陷。金主氣而木主血,金生於土,木生於水。水十溫十土燥,則金融合而氣協調,木榮而血暢;水寒土濕,不能升庚金而達乙木,則金木都下陷。魄門,腎的掌管職能,而十陽十明燥金的腑。金十性十收斂而木十性十泄露,其出而不至於拉屎,庚金斂之。其藏而不至於閉結的,乙木泄之。濕土與金木都下陷,則金越鬱積而越想收斂,木越鬱積而越想排十泄。金越想收斂,所以氣滯積而不通,木越想排十泄,所以血脫而不收藏。木氣疏泄,而金強制十性十的收斂,通路梗阻,傳送艱難,所以便多但不痢。金氣凝澀,而木強制排十泄,滯氣纏十綿,十逼十迫而下,血液油脂過多,剝蝕損傷,所以腸胃非常疼痛,膿血不止。病滑白而晶瑩的,金色的下泄,其腹痛急迫,十肛十門重墜不適而且腥臭穢氣的,金氣的脫陷。長時間的脂肪和血液損害,五臟六腑破敗,那麼就絕命而死瞭。這個病濕寒為本,而濕十熱為標。病在少十陰十,則始終都寒,病在厥十陰十,則中途變為熱,所以仲景治療少十陰十膿血用桃花湯,治療厥十陰十下重用白頭翁湯。緣於水病則生寒,木病則生熱,而寒熱的本原,總歸於太十陰十經的濕。因為土濕而水克制,鬱而為濕寒,土濕而木克之,則鬱而為濕十熱的緣故。

【原文】

桂枝蓯蓉湯

甘草二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丹皮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橘皮三錢 肉蓯蓉三錢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濕寒,加幹薑。濕十熱,加黃芩。後重,加升麻。

【翻譯】桂枝蓯蓉湯

甘草7克 桂枝11克 芍藥11克 丹皮11克 茯苓11克澤瀉11克 橘皮11克 肉蓯蓉11克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濕寒的,加幹薑。濕十熱的,加黃芩。後重的,加升麻。

【原文】

痢傢肝脾濕陷,脂血鬱腐,法當燥濕疏木,而以蓯蓉滋肝滑腸,盡行腐瘀為善。若結澀難下,須用重劑蓯蓉,蕩滌陳宿,使滯開痢止,然後調其肝脾。其脾腎寒濕,則用桃花湯,十溫十燥己土。其木鬱生熱,則用白頭翁湯,涼泄肝脾,濕十熱自當應藥而瘳也。

【翻譯】痢病肝脾濕陷,脂血鬱腐,治療方法應當燥濕疏木,而用蓯蓉滋肝滑腸,全通行腐瘀為好。如果結澀難下,須用大劑量的蓯蓉,蕩滌陳舊的大便,讓滯積打開痢疾停止,然後調其肝脾。病人脾腎寒濕,則用桃花湯,十溫十燥己土。病人木鬱生熱,則用白頭翁湯,涼泄肝脾,濕十熱自然對癥下藥而痊愈。

{解讀}痢疾,古稱腸辟、滯下。為急十性十腸道傳染病之一。本癥以腹痛、痢下赤白膿血、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病機為濕十熱之邪侵入腸胃,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故腹痛,裡急後重;濕十熱鬱滯於大腸,經絡受損,故下痢赤白膿血;苔黃膩、脈滑數為濕十熱之象。

《四聖心源白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