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止嘔消食藥膳

小米焦巴散

主要原料:小米飯焦巴500克,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小米飯焦已焙幹研面,以紅糖水沖食。

效用說明:消食導滯。適宜於因過食谷面美食品而引起的胃院積滯,厭食惡嘔等癥。

雞胗粉粥

主要原料:雞內金6克,幹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雞內金、橘皮,砂仁共研細未,再用水煮米做粥,粥成入三物粉1/3量,加白糖適量。

效用說明:消積健脾。凡小兒因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肚腹脹十大,面黃肌瘦,嘔吐時作,大便粘滯“疳積”病,可輔食此粥。

八寶全鴨

主要原料:填鴨1隻(約重2000克),十江十米150克,香菇15克,核桃仁10克,龍眼肉10克,蓮子15克,筍15克,熟火腿30克,蝦仁30克,十精十鹽4克,蔥段20克,鮮薑8克,大料3克,味十精十,料酒適量。

制作方法:填鴨開膛,除去內臟,洗凈。放入熱水鍋中翻氽一下,撈出後用冷水洗凈。十江十米用水淘洗幹凈,蓮子泡軟,去皮和心,分成兩片。香菇、筍、火腿切丁。取一個大碗,放入十江十米、香菇、核桃仁、龍眼肉、蓮子、筍、火腿丁,加水上屜用旺火蒸熟。即成八寶十江十米飯。用一鋁鍋(或大炒鍋)放入半鍋水,上火燒開,將洗凈的鴨子下鍋,加蔥段。薑片、大料。鍋再度開時,移至微火上煮,鴨煮九成熟時撈出。將煮鴨原湯內的調料撈出,撇去油,過籮備用。待鴨涼後,從脊背處將骨退出(拆骨時要註意保持脯面整齊),脯朝下放入大碗內,碎鴨肉放在上邊,最後將八寶十江十米飯攤在上邊,上屜用旺火蒸透。再把大炒勺放在旺火上,倒入煮鴨的原湯,加料酒、十精十鹽、味十精十,燒開後澆在鴨身上即成。

效用說明:補胃健脾。適宜於脾腎兩虛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十良、乏力、腰膝軟酸、尿清長等癥。

山藥半夏粥

主要原料:生山藥(研細未)30克,半夏3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半夏用微十溫十水淘洗數次。不使有礬味。用做飯小鍋(勿用十藥甑)煎,取湯約500克,去渣調入山藥細未,再煮兩三沸成粥,和白糖食用。

效用說明: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凡因脾胃虛弱而引起氣逆上沖,嘔吐頻作,尤其是聞藥氣則嘔吐更甚、諸藥不能下咽者,可服食此粥。

丁香薑糖

主要原料:冰糖(或白砂糖)50克,生薑未30克,丁香粉5克,小磨麻油適量。

制作方法:將冰糖(或白砂糖)加水少許放砂鍋中,文火熬化,加生薑末、丁香粉調勻,繼續熬至挑十起不粘手為好。另備一大搪瓷盆,塗以小磨麻油,將糖倒入攤平。稍冷後趁軟切作50塊。

效用說明:降逆止嘔。適宜於胃寒型嘔吐、嘔逆、胃疼等癥。

泡銀耳

主要原料:銀耳5克。

制作方法:將銀耳用涼開水洗凈,放進玻璃瓶內,再倒入適量涼開水,密封浸泡,一天後即可飲用。

效用說明:銀耳侵泡後可得抑菌劑。可治食欲不振、消化不十良、腹脹、小兒驚風、中暑出痧、糞石十性十腸梗阻。

外用可治神經十性十皮炎、稻田皮炎、接觸十性十皮炎,各種皮癬、疥瘡、濕疹、外十陰十瘙癢等。

藿香粥

主要原料:鮮藿香30克(幹品1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將鮮藿香煎汁,另用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藿香汁調勻煮沸即可。

效用說明:降逆止嘔,開胃進食。適宜於脾胃吐逆、霍亂、心腹痛等癥,對暑熱癥引起的嘔吐有一定療效。

生蘆根粥

主要原料:生蘆根3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用水煮蘆根取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

效用說明:清熱、除煩,止嘔。適宜於小兒胃熱而引起的嘔吐等癥。

蘆根竹茹粥

主要原料:新鮮蘆根約150克,竹茹20克,粳米100克,生薑2片。

制作方法:將鮮蘆根(活蘆根)洗凈,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欲熟時加人生薑2片,稍煮即成。

效用說明:清熱、除煩、生十精十、止嘔。適宜於因高熱引起的口渴、心煩、胃熱嘔吐或咂逆不止、婦女妊十娠惡阻、肺癰、痰熱咳喘,咳吐膿十性十濁痰等癥。

枇杷飲

主要原料:枇杷葉去十毛十(烤幹)15克,鮮蘆根10克。

制作方法:將枇杷葉、鮮蘆根用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飲。亦可放入白糖少許,或以滾開水沏,代茶飲。

效用說明:清熱止嘔。適宜於胃中燥十熱、失其和降而氣逆作嘔等癥。

《保健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