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衰竭的自我調養方法

老年人由於腎臟老化,腎功能減退,代謝產物瀦留,引起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的疾病為腎功能衰竭。其病因包括:①慢性腎臟疾患,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血管硬化、多囊腎等。②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腎損害,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糖尿病等。③慢性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結石等。臨床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納差、腹瀉、消化道出血、乏力、失眠、健忘、鼻衄、牙齦出血、皮膚瘙癢、夜尿多、易發生感染等。後期可出現精神錯亂。查體有皮膚粘膜出血點、高血壓,或呼氣有尿味、心律失常等,肌酐和水、電解質測定可幫助診斷。

本病後期可發展為尿毒癥,隻能靠透析療法才能維持生命。因此,早期防治尤為重要。

(一)起居調養法

(1)註意適當休息,避免感冒,節制性生活,戒煙酒。

(2)註意口腔、皮膚衛生。

(二)藥物調養法

常用驗方

(1)玉米須50克,加水600毫升,煎熬20~30分鐘,熬成300~400毫升液體,過濾後,每日1劑,分2次服,有降壓、利尿作用。

(2)冬蟲夏草5~6克,煎湯連渣服。

(三)飲食調養法

給予低蛋白、低鹽飲食。一般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限制在30克左右,總熱量8.4千焦耳左右。水腫及高血壓者,每日食鹽限在2克左右。早期無水腫,可多飲水;晚期有水腫,應少飲水,進水量按每日排出量加500毫升即可。還可服些藥茶等。

(1)白蘿卜葉100克,搗爛取汁,用開水送服,有消食、順氣、利尿之功。

(2)豬瘦肉500克,大棗10枚,雞蛋1個,共煎煮飲,日服2次,可補益氣血,治療貧血癥狀。

(四)針灸調養法

(1)血壓超過18.6/12千帕,伴頭痛、頭暈、耳鳴癥狀時,可選用曲池、合谷、內關、足三裡、三陰交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留針20~30分鐘,10次為1療程。

(2)惡心、嘔吐時,選內關、天突、足三裡等穴,先針內關多能止吐,如效果不佳,可配用足三裡或天突穴。

《自我調養巧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