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奴

原文

河間徐生,設教於恩。臘初歸,途遇一叟,審視曰:“徐先生撤帳矣。明歲授教何所?”答曰:“仍舊。”叟曰:“敬業姓施。有舍甥,延求明師,適托某至東疃聘呂子廉,渠已受贄稷門。君如茍就,束儀請倍於恩。”徐以成約為辭。叟曰:“信行君子也。然去新歲尚遠,敬以黃金一兩為贄,暫留教之,明歲另議何如?”徐可之。叟下騎呈禮函,且曰:“敝裡不遙矣。宅綦隘,飼畜為艱,請即遣仆馬去,散步亦佳。”徐從之,以行李寄叟馬上。

行三四裡許,日既暮,始抵其宅,漚釘獸鐶,宛然世傢。呼甥出拜,十三四歲童子也。叟曰:“妹夫蔣南川,舊為指揮使。止遺此兒,頗不鈍,但嬌慣耳。得先生一月善誘。當勝十年。”未幾,設筵,備極豐美;而行酒下食,皆以婢媼。一婢執壺侍立,年約十五六,風致韻絕,心竊動之。席既終。叟命安置床寢,始辭而去。天未明,兒出就學。徐方起,即有婢來捧巾侍盥,即執壺人也。日給三餐,悉此婢;至夕,又來掃榻。徐問:“何無僮仆?”婢笑不言,佈衾徑去。次夕復至。入以遊語,婢笑不拒,遂與狎。因告曰:“吾傢並無男子,外事則托施舅。妾名愛奴。夫人雅敬先生,恐諸婢不潔,故以妾來。今日但須緘密,恐發覺,兩無顏也。”一夜,共寢忘曉,為公子所遭,徐慚怍不自安。

至夕,婢來曰:“幸夫人重君,不然,敗矣!公子入告,夫人急掩其口,若恐君聞。但戒妾勿得久留齋館而已。”言已,遂去。徐甚德之。然公子不善讀,訶責之,則夫人輒為緩頰。初猶遣婢傳言;漸親出,隔戶與先生語,往往零涕。顧每晚必問公子日課。徐頗不耐,作色曰:“既從兒懶,又責兒工,此等師我不慣作!請辭。”夫人遣婢謝過,徐乃止。自入館以來,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閉之。一日,醉中怏悶,呼婢問故。婢言:“無他,恐廢學耳。如必欲出,但請以夜。”徐怒曰:“受人數金,便當淹禁死耶!教我夜竄何之乎?久以素食為恥,贄固猶在囊耳。”遂出金置幾上,治裝欲行。夫人出,脈脈不語,惟掩袂哽咽,使婢返金,啟鑰送之。

徐覺門戶偪側;走數步,日光射入,則身自陷塚中出,四望荒涼,一古墓也。大駭。然心感其義,乃賣所賜金,封堆植樹而去。過歲,復經其處,展拜而行。遙見施叟,笑致溫涼,邀之殷切。心知其鬼,而欲一問夫人起居,遂相將入村,沽酒共酌,不覺日暮。叟起償酒價,便言:“寒舍不遠,舍妹亦適歸寧,望移玉趾,為老夫祓除不祥。”出村數武,又一裡落,叩扉入,秉燭向客。俄,蔣夫人自內出,始審視之,蓋四十許麗人也。拜謝曰:“式微之族,門戶零落,先生澤及枯骨,真無計可以償之。”言已,泣下。既而呼愛奴,向徐曰:“此婢,妾所憐愛,今以相贈,聊慰客中寂寞。凡有所須,渠亦略能解意。”徐唯唯。少間,兄妹俱去,婢留侍寢。雞初鳴,叟即來促裝送行;夫人亦出,囑婢善事先生。又謂徐曰:“從此尤宜謹秘,彼此遭逢詭異,恐好事者造言也。”

徐諾而別,與婢共騎。至館,獨處一室,與同棲止。或客至,婢不避,人亦不之見也。偶有所欲,意一萌,而婢已致之。又善巫,一挼挲而痾立愈。清明歸,至墓所,婢辭而下。徐囑代謝夫人。曰:“諾。”遂沒。數日反,方擬展墓,見婢華妝坐樹下,因與俱發。終歲往還,如此為常。欲攜同歸,執不可。歲杪,辭館歸,相訂後期。婢送至前坐處,指石堆曰:“此妾墓也。夫人未出閣時,便從服役,夭殂瘞此。如再過,以炷香相吊,當得復會。”別歸,懷思頗苦,敬往祝之,殊無影響。乃市櫬發塚,意將載骨歸葬,以寄戀慕。穴開自入,則見顏色如生。膚雖未朽,而衣敗若灰;頭上玉飾金釧,都如新制。又視腰間,裹黃金數鋌,卷懷之。始解袍覆屍,抱入材內,賃輿載歸;停諸別第,飾以繡裳,獨宿其旁,冀有靈應。忽愛奴自外入,笑曰:“劫墳賊在此耶!”徐驚喜慰問。婢曰:“向從夫人往東昌,三日既歸,則舍宇已空。頻蒙相邀,所以不肯相從者,以少受夫人重恩,不忍離逷耳。今既劫我來,即速瘞葬,便見厚德。”徐問:“古人有百年復生者,今芳體如故,何不效之?”嘆曰:“此有定數。世傳靈跡,半涉幻妄。要欲復起動履,亦復何難?但不能類生人,故不必也。”乃啟棺入,屍即自起,亭亭可愛。探其懷,則冷若冰雪。遂將入棺復臥,徐強止之。婢曰:“妾過蒙夫人寵,主人自異域來,得黃金數萬,妾竊取之,亦不甚追問。後瀕危,又無戚屬,遂藏以自殉。夫人痛妾夭謝,又以寶飾入斂。身所以不朽者,不過得金寶之餘氣耳。若在人世,豈能久乎?必欲如此,切勿強以飲食;若使靈氣一散,則遊魂亦消矣。”徐乃構精舍,與共寢處。笑語一如常人;但不食不息,不見生人。年餘,徐飲薄醉,執殘瀝強灌之;立刻倒地,口中血水流溢,終日而屍已變。哀悔無及,厚葬之。

異史氏曰:“夫人教子,無異人世;而所以待師者何厚也!不亦賢乎!餘謂艷屍不如雅鬼,乃以措大之俗莽,致靈物不享其年,惜哉!”

章丘朱生,素剛鯁,設帳於某貢士傢。每譴弟子,內輒遣婢為乞免,不聽。一日,親詣窗外,與朱關說。朱怒,執界方,大罵而出。婦懼而奔;朱追之,自後橫系臀股,鏘然作皮肉聲。一何可笑!

長山某,每延師,必以一年束金,合終歲之虛盈,計每日得如幹數;又以師離齋、歸齋之日,詳記為籍;歲終,則公同按日而乘除之。馬生館其傢,初見操珠盤來,得故甚駭;既而暗生一術,反嗔為喜,聽其覆算不少校。翁大悅,堅訂來歲之約。馬辭以故。遂薦一生乖謬者自代。及就館,動輒詬罵,翁無奈,悉含忍之。歲杪,攜珠盤至。生勃然忿極,姑聽其算。翁又以途中日盡歸於西,生不受,撥珠歸東。兩爭不決,操戈相向,兩人破頭爛額而赴公庭焉。

聊齋之愛奴白話翻譯

河間府有個姓徐的書生,在恩村當私塾先生。進瞭臘月,徐生放寒假回傢,路上遇見一位老者。老者看瞭看他說:“徐先生不在恩村教書瞭,明年去哪兒教?”徐先生回答說:“還教著呢。”老者說:“我叫施敬業,有個外甥,想找個好老師,剛才他托我去東疃村請呂子廉先生,可是人傢已經收瞭稷門街的聘禮。先生您若屈尊到我傢來,報酬比恩村的多一倍。”徐生辭謝說與恩村有約應守信用。老者說:“守信是君子風度,可是到明年開學還早呢。我先給您黃金一兩作聘金,暫到我那裡教幾天,過年再商量,怎麼樣?”徐生答應瞭。老者下瞭馬把聘金雙手呈給他,說:“我傢不遠,宅院狹小簡陋,喂不開牲口。您能不能把仆人和馬打發回去,咱下步走著也挺好嗎。”徐生同意,把行李放在瞭老者的馬上。

走瞭三四裡路,太陽要落山瞭,才到老者的傢。徐生見大門上有一排排鼓出來的大釘和裝飾成野獸頭的門環,顯然是有身份的人傢。老者喊外甥出來拜老師,徐生一看,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老者說:“我妹夫叫蔣南川,生前做過指揮使,就留下這一個孩子,倒不笨,隻是嬌慣瞭些。有先生您教他一個月,一定勝過他讀十年書。”不一會兒,擺上豐盛的酒宴,但斟酒上菜的全是女子。一個婢女拿著酒壺在一旁侍候,她約十五六歲,風度模樣很美,徐生有點動心。宴罷,老者吩咐給徐生準備瞭床鋪休息才辭去。天不亮,少年就來讀書。徐生剛起來,就有婢女捧著毛巾臉盆來瞭。這婢女就是昨晚那個拿壺的。一日三餐,全是她伺候。晚上,她又來打掃床鋪。徐問:“為什麼沒有男仆?”婢女隻笑不言語,鋪好瞭被子就走瞭。第二天晚上又來,徐用調戲的話試探她,她仍是笑,也不拒絕,徐生便跟她一塊睡瞭。婢女對徐說:“俺傢沒男人,外頭的事全靠施舅舅。我叫愛奴,夫人很尊敬您,怕別的婢女幹活不幹凈,才派我來。今天這事兒千萬保密,免得被人發覺瞭,咱倆都丟臉。”

有一夜,兩人睡過瞭頭,公子來上課,碰上瞭。徐很難堪,心中不安。到瞭晚上,愛奴來說:“幸虧夫人看重您,不然就壞瞭。公子進去把咱的事揭發瞭,夫人趕忙捂住他的嘴,好像怕您聽見,僅僅告誡我不要在您書房裡逗留得太久而已。”說完,就走瞭。徐生很是感激夫人。可就是她兒子不願念書,批評他,他母親還常講個情;開始是派婢女,慢慢地就親自出面,隔著窗戶跟老師講話,說著說著甚至掉瞭淚。每天晚上還一定要問明白瞭她兒子白天學得怎麼樣。徐生很不耐煩,生氣地說:“你又由著兒子懶,又要求我把孩子教好,這號老師我當不來!我不幹瞭!”夫人派婢女來認瞭錯,徐才算瞭。

徐生自從來當先生後,常想到外面看看風景散散心,夫人老是把他關在傢裡。有一天,徐生喝瞭酒,有點醉,心裡不痛快,把婢女叫來問原因。婢女說:“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怕耽誤瞭公子的學業。先生如果真想出去走走,不是不行,請在晚上。”徐生一聽,生瞭氣:“拿瞭人傢幾兩金子,就該憋悶死呀?!夜間我上哪去?白吃人傢飯,我慚愧瞭多少天瞭,給我的聘金還在我包裡呢。”於是拿出金子放在桌上,立即收拾行李要走。夫人走出來,一句話也不說,隻用衣袖遮瞭臉哽咽。叫婢女把金子還給徐生,打開鎖,敞瞭門送他走。徐生出門,覺得門很窄小;走瞭幾步,射來瞭陽光,才發現自己是從一座塌陷的土疙瘩中出來。四下看看,荒涼得很,原來是座古墓。徐生非常害怕,又感激夫人待他的仁義,便用她賞給的金子雇人把墳墓培瞭土,在周圍種上樹才回傢去瞭。

一年過去瞭,徐生又經過這裡,向墳墓行瞭禮又趕路。遠遠看見那姓施的老者走來,微笑著向徐生問候,懇切地邀請他去做客。徐生心中明知他是鬼,但是很想問問夫人近來的情況,兩人便進瞭村,在酒館買瞭酒一起喝,不知不覺天就晚瞭。老者起身付灑錢,說:“我傢離這兒不遠瞭,我妹妹剛巧回來走娘傢,盼先生走一趟,替老夫驅除禍事!”出瞭村幾步,又一個院落,敲門進去,點瞭蠟燭與客人對坐。一會兒,老者的妹妹蔣夫人從內室出來,徐生第一次看見她本人,仔細端詳,原來是位四十歲左右的美婦人。蔣夫人向徐施禮感謝,說:“我這樣敗落瞭的傢庭,門戶冷落,先生您能把恩德佈施給已死的人,真不知怎樣才能報答。”說完,掉下淚來。一會兒,蔣夫人喊:“愛奴!”又對徐生解釋說;“這個婢女,是我平常所喜歡的,現在把她贈給先生,也可安慰您旅途中的寂寞。您需要什麼,她能懂得您的意思。”徐生一一答應著。不多時,老者兄妹都走瞭,愛奴留下侍候先生睡覺。雞叫頭遍,老者就來督促起床,為他送行。蔣夫人也出來瞭,囑咐愛奴以後好好侍奉先生,又對徐說:“從今往後,您該小心地保守秘密,咱兩傢的來往很奇特神秘,怕好事的人造出些謠言來,就不好瞭。”徐生答應著,告瞭別。與愛奴一匹馬騎瞭,到瞭教書的書館,自己單要瞭一間屋子,與愛奴一起生活。偶然有客人來,愛奴也不回避,別人也看不見她。徐生若想要點什麼,才一想,她就給拿來瞭。她又擅長巫術,有點小病,她一按摩,立刻就好瞭。

又到瞭清明節,徐生回到那古墓地方,愛奴告辭下馬。徐囑咐她代向夫人問候,愛奴說:“是。”於是就不見瞭。幾天後,徐生回來找她,剛想觀察墳墓,忽見愛奴穿瞭一身華麗的衣裳在樹底下坐著呢,於是和她一起上路。這樣年年同來同去,就習慣瞭。徐生打算領她一同回傢去,她堅決不同意。

到瞭年底,徐生辭瞭書館返回老傢,和愛奴約好再會的日子。愛奴送他到自己坐過的大樹那兒,指著一堆石頭說:“這就是我的墳。夫人出嫁前,我便在她身邊伺候,我死後就埋在這裡瞭。先生您若再從此經過,燒一柱香憑吊我,咱就能相見的。”

徐生告別愛奴回到傢中,非常想念她,懷著敬愛之情去墳上燒香,並沒見有她的影子。就買瞭口棺材,掘開墳墓,打算裝瞭骨頭帶回傢,重新安葬,以寄托愛戀之情。墳墓掘開後,徐生親自進去看,見愛奴的面色和活人一樣;皮膚雖然未腐爛,可是衣裳卻已像灰那樣腐敗,頭上的金玉首飾都和才做的一樣新鮮。再看腰上,有裹著幾塊金子的包袱。他把包袱卷起來,揣到懷裡,這才脫下袍子,蓋上屍體,抱到棺材裡,租瞭輛車拉回傢去。停到另一所宅院裡,給她換上身繡花新衣,自己睡在旁邊,希望出現奇跡。

忽然,愛奴從門外進來瞭,笑著說:“挖人傢墳的賊在這兒呀!”徐生驚喜地問候她,她說:“前些日子到瞭東昌府,三天後回來一看,我住的房子沒有瞭。幾次受您的邀請,沒有跟隨您來,是因為我從小受瞭夫人的大恩,不忍心離開她。現在您既然已經把我搶瞭來,並將我埋葬好,便是您對我最大的恩德瞭。”徐問她:“古人有死瞭後又活瞭的,如今你的身體與生前一樣,為什麼不仿效古人復生呢?”愛奴嘆口氣說:“這都是天命。世間傳說的死後復生,多半是假的。要想再站起來走路,又有什麼難處?但是不能和活人完全一樣,所以,沒那個必要瞭。”說完掀開棺材進去,屍體就自己站起來瞭,苗條的身段很可愛,摸摸她懷裡卻雪樣冰涼。於是愛奴又想進棺內再躺下,徐好容易阻止住她。她說:“夫人對我太寵愛瞭,我傢主人從外國帶回數萬黃金,我偷偷地拿瞭些,主人也不追問。後來我病危,又沒有親屬,便藏在身上做瞭殉葬品。夫人為我的死哀痛得不得瞭,又用金玉首飾給我入殮。我的身體能不腐爛,隻因為得瞭金寶之氣,如果在人世間,哪能長久?若是真想讓我保持活人似的身體,千萬別強迫我吃飯。不然,靈氣一散,我的遊魂也就消失。”徐生就建造瞭精美的房子,與她一起住。她的言談,笑聲全和平常人一樣,隻是不吃不睡,不見陌生人。

一年以後,有次徐生喝瞭點酒,有些醉意,舉杯把剩下的幾滴酒強灌她,她立刻倒在瞭地上,嘴裡流出血水,一天功夫屍體就腐爛瞭。徐生後悔已晚,用隆重的葬禮安葬瞭她。

《聊齋志異文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