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通西域
漢武帝拜青年軍事傢霍去病為車騎將軍,叫他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去進攻匈奴。霍去病的軍隊打瞭個大勝仗,奪取瞭燕支山和祁連山。過瞭兩年,就是公元前119 年,一萬多匈奴騎兵從東邊打進來,殺瞭一千多名當地的老百姓,搶瞭一些糧食和財物又回去瞭。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和車騎將軍霍去病各帶五萬人馬去追擊匈奴。這時候,飛將軍李廣做瞭郎中令[宮廷的守衛官],經常在漢武帝左右,要求派他去打匈奴。漢武帝說他太老瞭,不讓他去。李廣再三要求,他說:“匈奴這麼瘋狂,一次次地侵犯我們,屠殺我們的老百姓,我實在不能再在京師裡消消停停地住下去瞭。”漢武帝就叫他帶一隊兵,跟別的三個將軍一共四隊人馬,由大將軍衛青統領,一同出發。臨走的時候,漢武帝囑咐衛青說:“李廣年老,不可讓他獨當一面。”衛青點瞭點頭。
這次漢軍出去跟以前大不相同。除瞭十萬騎兵以外,還有幾十萬步兵和十四萬匹馱[tuó 牲口背東西]東西的馬。衛青、霍去病分兩路進兵,一定要打敗匈奴。
衛青派李廣往東繞道進兵, 指定日期到漠北[ 沙漠以北]會齊。李廣要求打先鋒,可不願意往東繞道,因為他不熟悉東路的情況。衛青不答應,派另一個將軍趙食其跟李廣同去。
衛青自己向北進軍,一碰到匈奴,就打起來瞭。匈奴連連敗退。衛青在三天裡頭追瞭二百來裡地,可沒追上單於。漢軍又追瞭一段路,沒找到一個匈奴兵,又不知道前面的路,就回到漠南[沙漠以南]。
衛青的大軍回到漠南,才碰到李廣和趙食其的軍隊。工青責備他們誤瞭日期,他說:“人傢已經從漠北回來瞭,你們可才到瞭漠南!”趙食其說:“東路水草少,道兒遠,彎彎曲曲的小道兒又多,我們迷瞭道兒,差點兒連漠南都到不瞭啦。”李廣氣憤不過,連話都說不出來。衛青一面送酒食給李廣,一面派人審問李廣他們行軍誤期的案子。
飛將軍李廣流著眼淚對將士們說:“我自從投軍以來,跟匈奴打仗,大小七十多次,有進無退。這次大將軍不讓我跟他在一起,一定要我往東繞道兒。東路遠,迷瞭道兒,耽誤瞭日子。我還能說什麼?我已經六十多瞭,犯不著再上公堂。”說著,就自殺瞭。士兵們一向敬愛李廣,一聽到他死瞭,全都哭瞭。
李廣的兒子李敢,跟著車騎將軍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去打匈奴,倒立瞭功勞。霍去病的大軍連著打瞭勝仗,逮住瞭單於手下的三個王,還有將軍、相國、軍官等八十三人,消滅瞭匈奴八九萬人。匈奴逃到漠北。打這兒起,漠南不再有匈奴的軍營瞭。
西域一帶有許多國傢本來都受到匈奴的壓迫,現在看到匈奴打瞭敗仗,失瞭勢,就都不願意再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著這個機會,打算再派張騫去通西域。
張騫獻計說:“匈奴西邊有個烏孫國[在新疆伊寧縣以南的地區],原來也給匈奴納稅進貢。最好先結交烏孫王,要是他願意和我們結交,皇上不妨跟他和親。這麼一來,烏孫以西的國傢,象大宛、康居、大夏、月氏,就容易結交瞭。”
漢武帝一聽到能夠聯合這許多國傢來對付匈奴,挺贊成。他派張騫和他的幾個副手為使者,拿著漢朝的使節,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有牛、羊一萬多頭,黃金、錢幣、綢級、佈帛等價值幾千萬的禮物,動身往烏孫去。
張騫到瞭烏孫,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把一份很厚的禮物送給他,對他說:“要是大王能夠搬到東邊來,皇上願意把那邊的土地封給大王,還把公主嫁給大王做夫人,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這對咱們兩國都有好處。”烏孫王一時不能決定。他請張騫暫時休息幾天,自己召集大臣們商議商議。烏孫王和大臣們隻知道漢朝離烏孫很遠,可不知道漢朝的天下到底有多大,兵力到底有多強。他們離匈奴又近,大夥兒都害怕匈奴,不敢搬到東邊去。可是烏孫王又想得到漢朝的幫助,因此商議瞭好幾天,還是決定不下來。張騫恐怕耽誤日子, 就打發他的副手們拿著使節, 帶著禮物,分別去聯絡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於闐[在新疆和闐縣;闐]等國傢。烏孫王還派瞭幾個翻譯幫助他們。這許多使者去瞭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倒先打發張騫回去瞭。他借著送回張騫,回拜漢朝的因頭,派瞭幾十個人到長安去探看一下。
張騫帶著烏孫的使者來見漢武帝。漢武帝見瞭他們已經很高興瞭,又瞧見烏孫王送給他的幾十匹高頭大馬,喜歡得瞭不得,格外優待烏孫的使者。過瞭一年,張騫害病死瞭。漢武帝失去瞭這麼一個英雄,愁眉苦臉地悶瞭好幾天。又過瞭幾年,張騫派出去的那些副手們帶著各國的使者陸續回來瞭。各國的使者又都送來瞭各色各樣的土特產作為禮物。漢武帝非常高興。他想知道西域各國的情況,向他們問長問短地問瞭許多話。
使者們也說不上西域到底有多少國傢,大夥兒把到過的地方合起來算一算,就有三十六國。這些國傢一向受著匈奴貴族的壓迫,匈奴還派官員到那邊去收稅,要牛羊,要奴仆。他們害怕匈奴,隻好把自己的奴隸和財富交給匈奴。這會兒漢朝皇帝打敗瞭匈奴,跟這些國傢交好,他們不必納稅,而且還能得到禮物,都很樂意地跟漢朝結交。
烏孫王不願意搬到東邊來。漢武帝就在那邊設立瞭兩個郡,一個叫酒泉郡,一個叫武威郡[就是現在甘肅省酒泉縣和武威縣],一年到頭有官員和兵士守衛著。這麼一來,匈奴不能再從那一邊往南來侵犯瞭。漢武帝為瞭聯合西域各國一致抵抗匈奴,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發使者分別到這些國傢去。西域三十六國都知道博望侯張騫,說他心眼好,夠朋友。因此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派到那邊去的使者都不說張騫已經死瞭。他們每次出去的派頭大體上都跟當初張騫出去的時候差不多。出使一次,多則幾百人,少則一百來人。西域的道兒上每年都有使者來往。路近的兩三年來回一次,路遠的八九年來回一次。漢朝和西方的交通就這麼建立起來瞭。這對漢朝和西域各國都有好處。漢朝從西域那邊得到的,有高頭大馬、葡萄、苜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幾十種物產;西域各國從漢人那裡學會瞭耕種、打井和煉鐵,這對於發展生產大有幫助。漢朝和西域各國這麼來往著,匈奴當然很不服氣。他們準備瞭一個時期,就派騎兵去阻礙交通,搶劫使者帶著的貨物。漢武帝除瞭加緊酒泉和武威的防禦以外,又設立瞭兩個郡,一個叫張掖郡,一個叫敦煌郡。這四個郡都駐紮著軍隊,隨時可以打擊匈奴,保護著西域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