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第二十八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自古姻緣天定,不繇人力謀求。有緣千裡也相投,對面無緣不偶。

仙境桃花出水,宮中紅葉傳溝。三生簿上註風流,何用冰人開口。

這首《西江月》詞,大抵說人的婚姻乃前生註定,非人力可以勉強。今日聽在下說一樁意外姻緣的故事,喚做“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這故事出在那個朝代?何處地方?那故事出在大宋景祐年間,杭州府有一人姓劉,名秉義,是個醫傢出身。媽媽談氏,生得一對兒女。兒子喚做劉璞,年當弱冠,一表非俗,已聘下孫寡婦的女兒珠姨為妻。那劉璞自幼攻書,學業已就。到十六歲上,劉秉義欲令他棄瞭書本,習學醫業。劉璞立志大就,不肯改業,不在話下。女兒小名慧娘,年方一十五歲,已受瞭鄰近開生藥鋪裴老傢之聘。那慧娘生得資容艷麗,意態妖嬈,非常標致。怎見得?但見:

蛾眉帶秀,鳳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風,面似嬌花拂水。

體態輕盈,漢傢飛燕同稱;性格風流,吳國西施並美。

蕊宮仙子謫人間,月殿嫦娥臨下界。

不題慧娘貌美。且說劉公見兒子長大,同媽媽商議,要與他完姻。方待教媒人到孫傢去說,恰好裴九老也教媒人來說要娶慧娘。劉公對媒人道:“多多上覆裴親傢,小女年紀尚幼,一些妝奩未備。須再過幾時,待小兒完姻過瞭,方及小女之事,目下斷然不能從命!”媒人得瞭言語,回復裴傢。

那裴九老因是老年得子,愛惜如珍寶一般,恨不能風吹得大,早些地與他畢瞭姻事,生男育女。今日見劉公推托,好生不喜,又央媒人到劉傢說道:“令愛今年一十五歲,也不算做小瞭。到我傢來時,即如女兒一般看待,決不難為。就是妝奩厚薄,但憑親傢,並不計論。萬望親傢曲允則個。”劉公立意先要與兒子完姻,然後嫁女。媒人往返瞭幾次,終是不允。裴九老無奈,隻得忍耐。當時若是劉公允瞭,卻不省好些本,止因執意不從,到後生出一段新聞,傳說至今。正是:

隻因一著錯,滿盤俱是空。

卻說劉公回脫瞭裴傢,央媒人張六嫂到孫傢去說兒子的姻事。原來孫寡婦母傢姓胡,嫁的丈夫孫恒原是舊傢子弟,自十六歲做親,十七歲就生下一個女兒,喚名珠姨。才隔一歲,又生個兒子取名孫潤,小字玉郎。兩個兒女方在襁褓中,孫恒就亡過瞭。虧孫寡婦有些節氣,同著養娘,守這兩個兒女,不肯改嫁,因此人都喚他是孫寡婦。光陰迅速,兩個兒女漸漸長成。珠姨便許瞭劉傢,玉郎從小聘定善丹青徐雅的女兒文哥為婦。那珠姨、玉郎都生得一般美貌,就如良玉碾成、白粉團就一般。加添資性聰明,男善讀書,女工針指。還有一件,不但才貌雙美,且又孝悌兼全。

閑話休題。且說張六嫂到孫傢傳達劉公之意,要擇吉日娶小娘子過門。孫寡婦母子相依,滿意欲要再停幾時,因想男婚女嫁乃是大事,隻得應承。對張六嫂道:“上覆親翁親母,我傢是孤兒寡母,沒甚大妝奩嫁送,不過隨常粗佈衣裳。凡事不要見責。”張六嫂覆瞭劉公。劉公備瞭八盒羹果禮物並吉期送到孫傢。孫寡婦受瞭吉期,忙忙的制辦出嫁東西。看看日子已近,母女不忍相離,終日啼啼哭哭。誰想劉璞因冒風之後,出汗虛瞭,變為寒癥,人事不省,十分危篤,吃的藥就如潑在石上,一毫沒用。求神問卜。俱說無救。嚇得劉公夫妻魂魄都喪,守在床邊吞聲對泣。

劉公與媽媽商量道:“孩兒病勢恁樣沉重,料必做親不得。不如且回瞭孫傢,等待病痊,再擇日罷。”劉媽媽道:“老官兒,你許多年紀瞭,這樣事難道還不曉得?大凡病人勢兇,得喜事一沖就好瞭。未曾說起的還要去相求,如今現成事體,怎麼反要回他!”劉公道:“我看孩兒病體,兇多吉少。若娶來傢沖得好時,此是萬千之喜,不必講瞭;倘或不好,可不害瞭人傢子女,有個晚嫁的名頭。”劉媽媽道:“老官,你但顧瞭別人,卻不顧自己。你我費瞭許多心機定得一房媳婦。誰知孩兒命薄,臨做親卻又患病起來。今若回瞭孫傢,孩兒無事,不消說起。萬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還瞭一半,也算是他們忠厚瞭。卻不是人財兩失!”劉公道:“依你便怎樣。”劉媽媽道:“依著我,分付瞭張六嫂,不要題起孩兒有病,竟娶來傢,就如養媳婦一般。若孩兒病好,另擇吉結親。倘然不起,媳婦轉嫁時,我傢原聘並各項使費少不得班足瞭,放他出門,卻不是個萬全之策!”劉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就依著老婆,忙去叮囑張六嫂不要泄漏。

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劉公便瞞著孫傢,那知他緊間壁的鄰傢姓李,名榮,曾在人傢管過解庫,人都叫做李都管。為人極是刁鉆,專一打聽人傢的細事,喜談樂道。因他做主管時得瞭些不義之財,手中有錢,所居與劉傢基址相連,意欲強買劉公房子。劉公不肯,為此兩下面和意不和,巴不能劉傢有些事故,幸災樂禍。曉得劉璞有病危急,滿心歡喜,連忙去報知孫傢。孫寡婦聽見女婿病兇,恐防誤瞭女兒,即使養娘去叫張六嫂來問。張六嫂欲待不說,恐怕劉璞有變,孫寡婦後來埋怨;欲要說瞭,又怕劉傢見怪。事在兩難,欲言又止。孫寡婦見他半吞半吐,越發盤問得急瞭。張六嫂隱瞞不過,乃說:“偶然傷風,原不是十分大病,將息到做親時,料必也好瞭。”孫寡婦道:“聞得他病勢十分沉重,你怎說得這般輕易?這事不是當耍的。我受瞭千辛萬苦,守得這兩個兒女成人,如珍寶一般!你若含糊賺瞭我女兒時,少不得和你性命相搏,那時不要見怪。”又道:“你去到劉傢說,若果然病重,何不待好瞭另擇日子。總是兒女年紀尚小,何必恁樣忙迫。問明白瞭,快來回報一聲。”張六嫂領瞭言語,方欲出門,孫寡婦又叫轉道:“我曉得你決無實話回我的,我令養娘同你去走遭。便知端的!”張六嫂見說教養娘同去,心中著忙道:“不消得,好歹不誤大娘之事。”孫寡婦那裡肯聽,教瞭養娘些言語,跟張六嫂同去。

張六嫂扌麗脫不得,隻得同到劉傢。恰好劉公走出來,張六嫂欺養娘不認得,便道:“小娘子少待,等我問句話來”急走上前,拉劉公到一邊,將孫寡婦適來言語細說,又道:“他因放心不下,特教養娘同來討個實信,卻怎的回答。”劉公聽見養娘來看,手足無措,埋怨道:“你怎不阻擋住瞭?卻與他同來!”張六嫂道:“再三攔阻,如何肯聽,教我也沒奈何。如今且留他進去坐瞭。你們再去從長計較回他,不要連累我後日受氣。”說還未畢,養娘已走過來。張六嫂就道:“此間便是劉老爹。”養娘深深道個萬福,劉公還瞭禮,道:“小娘子請裡面坐。”一齊進瞭大門,到客坐內。劉公道:“六嫂,你陪小娘子坐著,待我教老荊出來。”張六嫂道:“老爹自便。”劉公急急走到裡面,一五一十學於媽媽。又說:“如今養娘在外,怎地回他?倘要進來探看孩兒,卻又如何掩飾?不如改瞭日子罷!”媽媽道:“你真是個死貨!他受瞭我傢的聘,便是我傢的人瞭,怕他怎的!不要著忙,自有道理。”便教女兒慧娘道:“你去將新房中收拾整齊,留孫傢婦女吃點心。”慧娘答應自去。

劉媽媽即走向外邊,與養娘相見畢,問道:“小娘子下顧,不知親母有甚話說。”養娘道:“俺大娘聞得大官人有恙,放心不下,特教男女來問候。二為上覆老爹老娘:若大官人病體初痊,恐未可做親,不如再停見時,等大官人身子健旺,另揀日罷。”劉媽媽道:“多承親母過念,大官人雖是身子有些不快,也是偶然傷風,原非大病。若要另擇日子,這斷不能勾的。我們小人傢的買賣,千難萬難,方才支持得停當。如錯過瞭,卻不又費一番手腳。況且有病的人正要得喜事來沖,他病也易好。常見人傢要省事時,還借這病來見喜;何況我傢吉期送已多日,親戚都下瞭帖地請吃喜筵,如今忽地換瞭日子。他們不道你傢不肯,必認做我們討媳婦不起。傳說開去,卻不被人笑恥,壞瞭我傢名頭。煩小娘子回去上覆親母,不必擔憂,我傢幹系大哩!” 養娘道:“大娘話雖說得是。請問大官人睡在何處?待男女候問一聲,好傢去回報大娘,也教他放心!”劉媽媽道:“適來服瞭發汗的藥,正熟睡在那裡,我與小娘子代言罷。事體總在剛才所言瞭,更無別說。”張六嫂道:“我原說偶然傷風,不是大病。你們大娘不肯相信,又要你來。如今方見老身不是說謊的瞭。”養娘道:“既如此,告辭罷。”便要起身。劉媽媽道:“那有此理!說話忙瞭,茶也還沒有吃,如何便去。”即邀到裡邊,又道:“我房裡醃醃臢臢,到在新房裡坐罷。”引入房中,養娘舉目看時,擺設得十分齊整。劉媽媽又道:“你看我諸事齊備,如何肯又改日子?就是做瞭親,大官人到還要留在我房中歇宿,等身子全愈瞭,然後同房哩!”養娘見他整備得停當,信以為實。當下劉媽媽教丫環將出點心茶來擺上,又教慧娘也來相陪。養娘心中想道:“我傢珠姨是極標致的瞭,不想這女娘也恁般出色!”吃瞭茶,作別出門,臨行,劉媽媽又再三囑咐張六嫂:“是必來覆我一聲!”養娘同著張六嫂回到傢中,將上項事說與主母。孫寡婦聽瞭,心中到沒瞭主意,想道:“欲待允瞭,恐怕女婿真個病重,變出些不好來,害瞭女兒。將欲不允,又恐女婿果是小病已愈,誤瞭吉期。”疑惑不定,乃對張六嫂道:“六嫂,待我酌量定瞭,明早來取回信罷。”張六嫂道:“正是,大娘從容計較計較,老身早早來也。”說罷自去。

且說孫寡婦與兒子玉郎商議:“這事怎生計較。”玉郎道:“想起來還是病重,故不要養娘相見。如今必要回他另擇日子,他傢也沒奈何,隻得罷休。但是空費他這番東西,見得我傢沒情義。倘後來病好相見之間,覺道沒趣。若依瞭他們時,又恐果然有變,那時進退兩難,懊悔卻便遲瞭。依著孩兒,有個兩全之策在此,不知母親可聽。”孫寡婦道:“你且說是甚兩全之策。”玉郎道:“明早教張六嫂去說,日子便依著他傢,妝奩一毫不帶,見喜過瞭,到第三朝就要接回,等待病好,連汝奩送去,是恁樣,縱有變故,也不受他們籠絡,這卻不是兩全其美。”孫寡婦道:“你真是個孩子傢見識!他們一時假意應承娶去,過瞭三朝,不肯放回,卻怎麼處。”玉郎道:“如此怎好。”孫寡婦又想瞭一想道:“除非明日教張六嫂依此去說,臨期教姐姐閃過一邊,把你假扮瞭送去。皮箱內原帶一副道袍鞋襪,預防到三朝,容你回來,不消說起。倘若不容,且住在那裡,看個下落。倘有三長兩短,你取出道袍穿瞭,竟自走回,那個扯得你住!”玉郎:“別事便可,這事卻使不得!後來被人曉得,教孩兒怎生做人。”孫寡婦見兒子推卻,心中大怒道:“縱別人曉得,不過是耍笑之事,有甚大害!”玉郎平昔孝順,見母親發怒,連忙道:“待孩兒去便瞭。隻不會梳頭,卻怎麼好。”孫寡婦道:“我教養娘伏侍你去便瞭!” 

計較已定,次早張六嫂來討回音,孫寡婦與他說如此如此,恁般恁般。”若依得,便娶過去。依不得,便另擇日罷!”張六嫂覆瞭劉傢,一一如命。你道他為何就肯瞭?隻因劉璞病勢愈重,恐防不妥,單要哄媳婦到瞭傢裡,便是買賣瞭。故此將錯就錯,更不爭長競短。那知孫寡婦已先參透機關,將個假貨送來,劉媽媽反做瞭: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瞭夫人又折兵。

話要煩絮。到瞭吉期,孫寡婦把玉郎妝扮起來,果然與女兒無二,連自己也認不出真假。又教習些女人禮數。諸色好瞭,隻有兩件難以遮掩,恐露出事來。那兩件?第一件是足與女子不同。那女子的尖尖趫趫,鳳頭一對,露在湘裙之下,蓮步輕移,如花枝招颭一般。玉郎是個男子漢,一隻腳比女子的有三四隻大,雖然把掃地長裙遮瞭,教他緩行細步,終是有些蹊蹺,這也還在下邊,無人來揭起裙兒觀看,還隱藏得過。第二件是耳上的環兒,乃女子平常時所戴,愛輕巧的也少不得戴對丁香兒。那極貧小戶人傢,沒有金的銀的,就是銅錫的,也要買對兒戴著。今日玉郎扮做親人,滿頭珠翠,若耳上沒有環兒,可成模樣麼?他左耳還有個環眼,乃是幼時恐防難養穿過的。那右耳卻沒眼兒,怎生戴得?孫寡婦左思有想,想出一個計策來。你道是甚計策?他教養娘討個小小膏藥,貼在右耳。若問時,隻說環眼生著疳瘡,戴不得環子。露出左耳上眼兒掩飾,打點停當,將珠姨藏過一間房裡,專候迎親人來。

到瞭黃昏時候,隻聽得鼓樂喧天,迎親轎子已到門首。張六嫂先入來,看見新人打扮得如天神一般,好不歡喜。眼前不見玉郎,問道:“小官人怎地不見。”孫寡婦道:“今日忽然身子有些不健,睡在那裡,起來不得!”那婆子不知就裡,不來再問。孫寡婦將酒飯犒賞瞭來從,賓相念起詩賦,請新人上轎,玉郎兜上方巾,向母親作別。孫寡婦一路假哭,送出門來。上瞭轎子,教養娘跟著,隨身隻有一隻皮箱,更無一毫妝奩。孫寡婦又叮囑張六嫂道:“與你說過,三朝就要送回的,不要失信!”張六嫂連聲答應道:“這個自然!”不題孫寡婦。且說迎親的一路整簫聒耳,燈燭輝煌,到瞭劉傢門首,賓相進來說道:“新人將已出轎,沒新郎迎接,難道教他獨自拜堂不成。”劉公道:“這卻怎好?不要拜罷!”劉媽媽道:“我有道理,教女兒陪拜便瞭。”即令慧娘出來相迎。賓相念瞭闌門詩賦,請新人出瞭轎子,養娘和張六嫂兩邊扶著,慧娘相迎,進瞭中堂,先拜瞭天地,次及公姑親戚。雙雙卻是兩個女人同拜,隨從人沒一個不掩口而笑。都相見過瞭,然後姑嫂對拜。劉媽媽道:“如今到房中去與孩兒沖喜。”樂人吹打,引新進房,來至臥床邊。劉媽媽揭起帳子,叫道:“我的兒,今日娶你媳婦來傢沖喜,你須掙紮精神則個。”連叫三四次,並不則聲。劉公將燈照時,隻見頭兒歪在半邊,昏迷去瞭。原來劉璞病得身子虛弱,被鼓樂一震,故此迷昏。當下老夫妻手忙腳亂,掐住人中,即教取過熱湯,灌瞭幾口,出瞭一身冷汗,方才蘇醒。劉媽媽教劉公看著兒子,自己引新人進新房中去。揭起方巾,打一看時,美麗如畫,親戚無不喝采。隻有劉媽媽心中反覺苦楚,他想:“媳婦恁般美貌,與兒子正是一對兒。若得雙雙奉侍老夫婦的暮年,也不枉一生辛苦。誰想他沒福,臨做親卻染此大病,十分中到有九分不妙。倘有一差兩誤,媳婦少不得歸於別姓,豈不目前空喜!”不題劉媽媽心中之事。且說玉郎也舉目看時,許多親戚中,隻有姑娘生得風流標致。想道:“好個女子,我孫潤可惜已定瞭妻子。若早知此女恁般出色,一定要求他為婦。”這裡玉郎方在贊羨。誰知慧娘心中也想道:“一向張六嫂說他標致,我還未信,不想話不虛傳。隻可惜哥哥沒福受用,今夜教他孤眼獨宿。若我丈夫像得他這樣美貌,便稱我的生平瞭,隻怕不能夠哩!”不題二人彼此欣羨,劉媽媽請眾戚赴過花紅筵席,各自分頭歇息。賓相樂人,俱已打發去瞭。張六嫂沒有睡處,也自歸傢。

玉郎在房,養娘與他卸瞭首飾,秉燭而坐,不敢便寢。劉媽媽與劉公商議道:“媳婦初到,如何教他獨宿?可教女兒去陪伴。”劉公道:“隻怕不穩便,繇他自睡罷。”劉媽媽不聽,對慧娘道:“你今夜相伴嫂嫂在新房中去睡,省得他怕冷靜。”慧娘正愛著嫂嫂,見說教他相伴,恰中其意,劉媽媽引慧娘到新房中道:“娘子,隻因你官人有些不恙,不能同房,特令小女來陪你同睡。”玉郎恐露出馬腳,回道:“奴傢自來最怕生人,到不消罷。”劉媽媽道:“呀!你們姑嫂年紀相仿,即如姊妹一般,正好相處,怕怎的!你若嫌不穩時,各自蓋著條被兒,便不妨瞭。”對慧娘道:“你去收拾瞭被窩過來。”慧娘答應而去。

玉郎此時又驚又喜。喜的是心中正愛著姑娘標致,不想天與其便,劉媽媽令來陪臥,這中便有幾分瞭;驚的是恐他不允,一時叫喊起來,反壞瞭自己之事。又想道:“此番挫過,後會難逢,看這姑娘年紀已在當時,情竇料也開瞭。須用計緩緩撩撥熱瞭,不怕不上我釣!”心下正想,慧娘教丫環拿瞭被兒同進房來,放在床上。劉媽媽起身,同丫環自去。慧娘將房門閉上,走到玉郎身邊,笑容可掬,乃道:“嫂嫂,適來見你一些東西不吃,莫不餓瞭。”玉郎道:“到還未餓。”慧娘又道:“嫂嫂,今後要甚東西,可對奴傢說知,自去拿來,不要害羞不說。”玉郎見他意兒殷勤,心下暗喜,答道:“多謝姑娘美情。”慧娘見燈上結著一個大大花兒,笑道:“嫂嫂,好個燈花兒,正對著嫂嫂,可知喜也!”玉郎也笑道:“姑娘休得取笑,還是姑娘的喜信。”慧娘道:“嫂嫂話兒到會耍人。”兩個閑話一回。慧娘道:“嫂嫂,夜深瞭,請睡罷!”玉郎道:“姑娘先請。”慧娘道:“嫂嫂是客,奴傢是主,怎敢僭先!”玉郎道:“這個房中還是姑娘是客。”慧娘笑道:“恁樣占先瞭。”便解農先睡。養娘見兩下取笑,覺道玉郎不懷好意,低低說道:“官人,你須要斟酌,此事不是當耍的!倘大娘知瞭,連我也不好。”玉郎道:“不消囑咐,我自曉得!你自去睡。”養娘便去旁邊打個鋪兒睡下。

玉郎起身攜著燈兒,走到床邊,揭起帳子照看,隻見慧娘卷著被兒,睡在裡床,見玉郎將打燈來照,笑嘻嘻的道:“嫂嫂,睡罷瞭,照怎的。”玉郎也笑道:“我看姑娘睡在那一頭,方好來睡。”把燈放在床前一隻小桌兒上,解農入帳,對慧娘道:“姑娘,我與你一頭睡瞭,好講話耍子。”慧娘道:“如此最好!”玉郎鉆下被裡,卸瞭上身衣服,下體小衣卻穿著,問道:“姑娘,今年青春瞭。”慧娘道:“一十五歲。”又問:“姑娘許的是那一傢。”慧娘怕羞,不肯回言。玉郎把頭捱到他枕上,附耳道:“我與你一般女兒傢,何必害羞。”慧娘方才答道:“是開生藥鋪的裴傢。”又問道:“可見說佳期還在何日。”慧娘低低道:“近日曾教媒人再三來說,爹道奴傢年紀尚小,回他們再緩見時哩。”玉郎笑道:“回瞭他傢,你心下可不氣惱麼。”慧娘伸手把玉郎的頭推下枕來,道:“你不是個好人!哄瞭我的話,便來耍人;我若氣惱時,你今夜心裡還不知怎地惱著哩!” 

玉郎依舊又捱到枕上道:“你且說有甚煩。”慧娘道:“今夜做親沒有個對兒,怎地不惱。”玉郎道:“如今有姑娘在此,便是個對兒瞭,又有甚惱!”慧娘笑道:“恁樣說,你是我的娘子瞭。”玉郎道:“我年紀長似你,丈夫還是我。”慧娘道:“我今夜替哥哥拜堂,就是哥哥一般,還該是我。”玉郎道:“大傢不要爭,隻做個女夫妻罷。”兩個說風話耍子,愈加親想沒事,乃道:“既做瞭熱。玉郎料夫妻,如何不合被兒睡。”口中便說,兩手即掀開他的被兒,捱過身來,伸手便去摸他身上,膩滑如酥,下體卻也穿著小衣。慧娘此時已被玉郎調動春心,忘其所心,任玉郎摩弄,全然不拒。玉郎摸到胸前時,一對小乳豐隆突起,溫軟如綿,乳頭卻像雞頭肉一般,甚是可愛。慧娘也把手來將玉郎渾身一摸,道:“嫂嫂好個軟滑身子!”摸他乳時,剛剛隻有兩個小小乳頭,心中想道:“嫂嫂長似我,怎麼乳兒到小。”玉郎摩弄瞭一回,便以手摟抱過來,嘴對嘴,將舌尖度向慧娘口中。慧娘隻認做姑嫂戲耍,也將雙手抱住,著實咂吮。咂得慧娘遍體酥麻。便道:“嫂嫂,如今不像女夫妻,竟是真夫妻一般瞭。”玉郎見他情動,便道:“有心頑瞭,何不把小衣一發去瞭,親親熱熱睡一回也好。”慧娘道:“羞人答答,脫瞭不好。”玉郎道:“縱是取笑,有甚麼羞。”便解開他的小衣褪下。伸手去摸他不便處,慧娘雙手即來遮掩,道:“嫂嫂休得羅皂!”玉郎捧過面來親個嘴,道:“何妨!你也摸我的便瞭。”慧娘真個也去解瞭他的褲來摸時,隻見一條玉莖鐵硬的挺著。吃瞭一驚,縮手不迭,乃道:“你是何人?卻假妝著嫂嫂來此!”玉郎道:“我便是你的丈夫瞭,又問怎的。”一頭即便騰身上去,將手啟他雙股,慧娘雙手推開半邊,道:“你若不說真話,我便叫喊起來,教你瞭不得!”玉郎著瞭急,連忙道:“娘子不消性急,待我說便瞭。我是你嫂嫂的兄弟玉郎,聞得你哥哥病勢沉重,未知怎地。我母親不舍得姐姐出門,又恐誤瞭你傢吉期。故把我假妝嫁來,等你哥哥病好,然後送姐姐過門。不想天付良緣,到與娘子成瞭夫婦。此情隻許你我曉得,不可泄漏。”說罷,又翻身上來。慧娘初是隻道是真女人,尚然心愛,如今卻是個男子,豈不歡喜?況且又被玉郎先引得神魂飄蕩,又驚又喜,半推半就道:“原來你們恁樣欺心!”玉郎那有心情回答,雙手緊緊抱住,即便恣意風流:

一個是青年孩子初嘗滋味,一個是黃花女兒乍得甜頭。一個說今霄花燭,到成瞭你我姻緣;一個說此夜衾綢,便試發瞭夫妻恩愛。一個說前生有分,不須月老冰人;一個道異日休忘,說盡山盟海誓。各燥自傢脾胃,管甚麼姐姐哥哥;且圖眼下歡娛,全不想有夫有婦。雙雙蝴蝶花間舞,兩兩鴛鴦水上遊。

雲雨已畢,緊緊偎抱而睡。且說養娘恐怕玉郎弄出事來,臥在旁邊鋪上,眼也不合。聽著他們初時還說話笑耍,次後隻聽得床棱搖曳,氣喘籲籲,已知二人成瞭那事。暗暗叫苦。到次早起來,慧娘自向母親房中梳洗。養娘替玉郎梳妝,低低說道:“官人,你昨夜恁般說瞭,卻又口不應心,做下那事!倘被他們曉得,卻怎處。”玉郎道:“又不是我去尋他,他自送上門來,教我怎生推卻!”養娘道:“你須拿住主意便好。”玉郎道:“你想恁樣花一般的美人同床而臥,便是鐵石人也打熬不住,叫我如何忍耐得過!你若不泄漏時,更有何人曉得。”妝扮已畢,來劉媽媽房裡相見,劉媽媽道:“兒,環子也忘戴瞭。”養娘道:“不是忘瞭,因右耳上環眼生瞭疳瘡,戴不得,還貼著膏藥哩。”劉媽媽:“原來如此。”玉郎依舊來至房中坐下,親戚女眷都來相見,張六嫂也到。慧娘梳裹罷,也到房中,彼此相視而笑。是日劉公請內外親戚吃床喜筵席,大吹大擂,直飲到晚,各自辭別回傢。慧娘依舊來伴玉郎,這一夜顛鸞倒鳳,海誓山盟,比昨倍加恩愛。看看過瞭三朝,二人行坐不離。到是養娘捏著兩把汗,催玉郎道:“如今已過三朝,可對劉大娘說,回去罷!”玉郎與慧娘正火一般熱,那想回去,假意說:“我怎好啟齒說要回去,須是母親叫張六嫂來說便好。”養娘道:“也說得是。”即便回傢。

卻說孫寡婦雖將兒子假妝嫁去,心中卻懷著鬼胎,急切不見張六嫂來回覆,眼巴巴望到第四日。養娘回傢,連忙來回。養娘將女婿病兇,姑娘陪拜,夜間同睡相好之事,細細說知。孫寡婦跌足叫苦道:“這事必然做出來也!你快去尋張六嫂來。”養娘去不多時,同張六嫂來傢。孫寡婦道:“六嫂前日講定約三朝便送回來,今已過瞭,勞你去說,快些送我女兒回來!”張六嫂得瞭言語,同養娘來至劉傢。恰好劉媽媽在玉郎房中閑話,張六嫂將孫傢要接新人的話說知。玉郎、慧娘不忍割舍,到暗暗道:“但願不允便好。”誰想劉媽媽真個說道:“六嫂,你媒也做瞭,難道恁樣事還不曉得?從來可有三朝媳婦便歸去的理麼?前日他不肯嫁來,這也沒奈何。今既到我傢,便是我傢的人瞭,還像得他意!我千難萬難娶得個媳婦,到三朝便要回去,說也不當人子。既如此不舍得,何不當初莫許人傢。他也有兒子,少不也要娶媳婦,看三朝可肯放回傢去?聞得親母是個知禮之人,虧他怎樣說瞭出來。”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不敢回覆孫傢。那養娘恐怕有人闖進房裡,沖破二人之事,到緊緊守著房門,也不敢回傢。

且說劉璞自從結親這夜驚出一身汗來,漸漸痊可。曉得妻子又娶來傢,人物十分標致,心中歡喜,這病愈覺好得快瞭。過瞭數日,掙紮起來,半眠半坐,日漸健旺,即能梳裹,要到房中來看渾傢,劉媽媽恐他初愈,不耐行動,叫丫環扶著,自己也隨其後,慢騰騰的走到新房門口。養娘正坐在門檻之上,丫環道:“讓大官人進去。”養娘立起身來,高聲叫道:“大官人進來瞭!”玉郎正接著慧娘調笑,聽得有人進來,連忙走開。劉璞掀開門簾跨進房來。慧娘道:“哥哥,且喜梳洗瞭。隻怕還不宜勞動。”劉璞道:“不打緊,我也暫時走走,就去睡的。”便向玉郎作揖。玉郎背轉身,道瞭個萬福。劉媽媽道:“我的兒,你且慢作揖麼!”又見玉郎背立,便道:“娘子,這便是你官人。如今病好瞭特來見你,怎麼到背轉身子。”走向前,扯近兒子身邊,道:“我的兒,與你恰好正是個對兒。”劉璞見妻子美貌異常,甚是快樂。真個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病平去瞭幾分。劉媽媽道:“兒去睡瞭罷,不要難為身子。”原叫丫環扶著,慧娘也同進去。

玉郎見劉雖然是個病容,卻也人材齊整,暗想道:“姐姐得配此人,也不辱抹瞭。”又想道:“如今姐夫病好,倘然要來同臥,這事便要決撤,快些回去罷。”到晚上對慧娘道:“你哥哥病已好瞭,我須住身不得,你可掇母親送我回傢,換姐姐過來,這事便隱過瞭。若再住時,事必敗露!”慧娘道:“你要回傢,也是易事,我的終身卻怎麼處。”玉郎道:“此事我已千思萬想,但你已許人,我已聘歸,沒甚計策挽回,如之奈何。”慧娘道:“君若無計娶我,誓以魂魄相隨,決然無顏更事他人!”說罷,嗚嗚咽咽哭將起來。玉郎與他拭瞭眼淚道:“你且勿煩惱,容我再想。”自此兩相留戀,把回傢之事到擱起一邊。一日午飯已過,養娘向後邊去瞭。二人將房門閉上,商議那事,長算短算,沒個計策,心下苦楚,彼此相抱暗泣。且說劉媽媽自從媳婦到傢之後,女兒終日行坐不離。剛到晚,便閉上房門去睡,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劉媽媽好生不樂。初時認做姑嫂相愛,不在其意。已後日日如此,心中老大疑惑。也還道是後生傢貪眠懶惰,幾遍要說。因想媳婦初來,尚未與兒子同床,還是個嬌客,隻得耐往。那日也是合當有事,偶在新房前走過,忽聽得裡邊有哭泣之聲。向壁縫中張時,隻見媳婦共女兒互相摟抱,低低而哭。劉媽媽見如此做作,料道這事有些蹊蹺,欲待發作,又想兒子才好,若知得必然氣惱,權且耐住。便掀門簾進來,門卻閉著。叫道:“快些開門!”二人聽見是媽媽聲音,拭幹眼淚,忙來開門。劉媽媽走將進去,便道:“為甚青天白日把門閉上,在內摟抱啼哭。”二人被問,驚得滿面通紅,無言可答。劉媽媽見二人無言,一發是瞭,氣得手足麻木,一手扯著慧娘道:“做得好事!且進來和你說話。”扯到後邊一間空屋中來。丫環看見,不知為甚?閃在一邊。劉媽媽扯進裡屋,將門閂上,丫環伏在門上張時,見媽媽尋瞭一根木棒,罵道:“賤人!快快實說,便饒你打罵。若一句含糊,打下這下半截來!”慧娘初時抵賴。媽媽道:“賤人!我且問你:他來得幾時,有甚恩愛割舍不得,閉著房門摟抱啼哭。”慧娘對答不來。媽媽拿起棒子要打,心中卻又不舍得。慧娘料是隱瞞不過,想道:“事已至此,索性說個明白,求爹媽辭瞭裴傢,配與玉郎。若不允時,拚個自盡便瞭!”乃道:“前日孫傢曉得哥哥有病,恐誤瞭女兒,要看下落,叫爹媽另自擇日。因爹媽執意不從,故把兒子玉郎假妝嫁來。不想母親叫孩兒陪伴,遂成瞭夫婦,恩深義重,誓必圖百年偕老。今見哥哥病好,玉郎恐怕事露,要回去換姐姐過來。孩兒思想:一女無嫁二夫之理,叫玉郎尋門路娶我為妻。因無良策,又不忍分離,故此啼哭。不想被母親看見,隻此便是實話。”劉媽媽聽罷,怒氣填胸,把棒撇在一邊,雙足亂跳,罵道:“原來這老乞婆恁般欺心,將男作女哄我!怪道三朝便要接回。如今害瞭我女兒,須與他幹休不得!拚這老性命結識這小殺才罷!”開瞭門,便趕出來。

慧娘見母親去打玉郎,心中著忙,不顧羞恥,上前扯住。被媽媽將手一推,躍在地上,爬起時,媽媽已趕向外面去瞭。慧娘隨後也趕將來,丫環亦跟在後邊。且說玉郎見劉媽媽扯去慧娘,情知事露,正在房中著急。隻見養娘進來道:“官人,不好瞭!弄出事來也!適在後邊來,聽得空屋中亂鬧。張看時,見劉大娘拿大棒子拷打姑娘,逼問這事哩!”玉郎聽說打著慧娘,心如刀割,眼中落下淚來,沒瞭主意。養娘道:“今若不走,少頃便禍到瞭!”玉郎即忙除下簪釵,挽起一個角兒,皮箱內開出道袍鞋襪穿起,走出房來,將門帶上。離瞭劉傢,帶跌奔回傢裡。正是:

拆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

孫寡婦見兒子回來,恁般慌急,又驚又喜,便道:“如何這般模樣。”養娘將上項事說知。孫寡婦埋怨道:“我教你去,不過權宜之計,如何即做出這般沒天理事體!你若三朝便回,隱惡揚善,也不見得事敗。可恨張六嫂這老虔婆,自從那日去瞭竟不來覆我。養娘,你也不回傢走遭,教我日夜擔愁!今日弄出事來,害這姑娘,卻怎麼處?要你不肖子何用!”玉郎被母親嗔責,驚愧無地。養娘道:“小官人也自要回的,怎奈劉大娘不肯。我因恐他們做出事來,日日守著房門,不敢回傢。今日暫走到後邊,便被劉大娘撞破。幸喜得急奔回來,還不曾吃虧。如今且教小官人躲過兩口,他傢沒甚話說,便是萬千之喜瞭。”孫寡婦真個教玉郎閃過,等候他傢消息。

且說劉媽媽趕到新房門口,見門閉著,隻道玉郎還在裡面,在外罵道:“天殺的賊賤才!你把老娘當作什麼樣人,敢來弄空頭,壞我的女兒!今日與你性命相搏,方見老娘手段。快些走出來!若不開時,我就打進來瞭!”正罵時,慧娘已到,便去扯母親進去。劉媽媽罵道:“賤人,虧你羞也不羞,還來勸我!”盡力一摔,不想用力猛瞭,將門靠開,母子兩個都跌進去,攪做一團。劉媽媽罵道:“好天殺的賊賤才,到放老娘這一交!”即忙爬起尋時,那裡見個影兒。那婆子尋不見玉郎,乃道:“天殺的好見識!走得好!你便走上天去,少不得也要拿下來!”對著慧娘道:“加今做下這等醜事,倘被裴傢曉得,卻怎地做人。”慧娘哭道:“是孩兒一時不是,做差這事。但求母親憐念孩兒,勸爹爹怎生回瞭裴傢,嫁著玉郎,猶可挽回前失。倘若不允,有死而已!”說罷,哭倒在地。劉媽媽道:“你說得好自在話兒!他傢下財納聘定著媳婦,今日平白地要休這親事,誰個肯麼?倘然問因甚事故要休這親,教你爹怎生對答!難道說我女兒自尋瞭一個漢子不成。”慧娘被母親說得滿面羞慚,將袖掩著痛哭。

劉媽媽終是禽犢之愛,見女兒恁般啼哭,卻又恐哭傷瞭身子便道:“我的兒,這也不幹你事,都是那老虔婆設這沒天理的詭計,將那殺才喬妝嫁來。我一時不知,教你陪伴,落瞭他圈套。如今總是無人知得,把來閣過一邊,全你的體面,這才是個長策。若說要休瞭裴傢嫁那殺才,這是斷然不能!”慧娘見母親不允,愈加啼哭,劉媽媽又憐又惱,到沒瞭主意。正鬧間,劉公正在人傢看病回來,打房門口經過,聽得房中啼哭,乃是女兒的聲音;又聽得媽媽話響,正不知為著甚的,心中疑惑,忍耐不住,揭開門簾問道:“你們為甚恁般模樣。”劉媽媽將前項事-一細說。氣得劉公半晌說不出話來。想瞭一想,到把媽媽埋怨道:“都是你這老乞婆害瞭女兒!起初兒子病重時,我原要另擇日子,你便說長道短,生出許多話來,執意要那一日。次後孫傢教養娘來說,我也罷瞭,又是你弄嘴弄舌,哄著他傢。及至娶來傢中,我說待他自睡罷,你又偏生推女兒伴他。如今伴得好麼。”劉媽媽因玉郎走瞭,又不舍得女兒難為,一肚子氣正沒發脫,見老公倒前倒後數說埋怨,急得暴躁如雷,罵道:“老亡八!依你說起來,我的孩兒應該與這殺才騙的!”一頭撞個滿懷。劉公也在氣惱之時,揪過來便打,慧娘便來解勸,三人攪做一團,滾做一塊,分拆不開。

丫環著瞭忙,奔到房中報與劉璞道:“大官人,不好瞭!大爺大娘在新房中相打哩!”劉璞在榻上爬起來,走至新房,向前分解。老夫妻見兒子來勸,因惜他病體初愈,恐勞碌瞭他,方才罷手,猶兀自“老亡八,老乞婆”相罵。劉璞把父親勸出外邊,乃問:“妹子為甚在這房中廝鬧,娘子怎又不見。”慧娘被問,心下惶惶,掩面而哭,不敢則聲。劉璞焦躁道:“且說為著甚的。”劉婆方把那事細說,將劉璞氣得面如土色,停瞭半晌,方道:“傢醜不可外揚,倘若傳到外邊,被人恥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區處!”劉媽媽方才住口,走出房來。慧娘掙住不行,劉媽媽一手扯著便走,取巨鎖將門鎖上。來至房裡,慧娘自覺無顏,坐在一個壁角邊哭泣。正是:

饒君掬盡湘江水,難洗今朝滿面羞。

且說李都管聽得劉傢喧嚷,伏在壁上打聽。雖然曉得些風聲,卻不知其中細底。次早,劉傢丫環走出門前,李都管招到傢中問他。那丫環初時不肯說,李都管取出四、五十錢來與他道:“你若說瞭,送這錢與你買東西吃。”丫環見瞭銅錢,心中動火,接過來藏在身邊,便從頭至尾盡與李都管說知。李都管暗喜道:“我把這醜事報與裴傢,攛掇來鬧吵一場,他定無顏在此居住,這房子可不歸於我瞭。”忙忙的走至裴傢,一五一十報知,又添些言語,激惱裴九老。

那九老夫妻因前日娶親不允,心中正惱著劉公。今日聽見媳婦做下醜事,如何下氣!一徑趕到劉傢,喚出劉公來發話道:“當初我央媒來說要娶親時,千推萬阻,道女兒年紀尚小,不肯應承。護在傢中,私養漢子。若早依瞭我,也不見得做出事來。我是清清白白的人傢,決不要這樣敗壞門風的好東西。快還瞭我昔年聘禮,另自去對親,不要誤我孩兒的大事。”將劉公嚷得面上一回紅,一回白,想道:“我傢昨夜之事,他如何今早便曉得瞭?這也怪異。”又不好承認,隻得賴道:“親傢,這是那裡說起,造恁般言語污辱我傢?倘被外人聽得,隻道真有這事,你我體面何在!”裴九老便罵道:“打脊賤才!真個是老亡八。女兒現做著恁般醜事,那個不曉得瞭!虧你還長著鳥嘴,在我面前遮掩。”趕近前把手向劉公臉上一撳道:“老亡八!羞也不羞!待我送個鬼臉兒與你戴瞭見人。”劉公被他羞辱不過,罵道:“老殺才,今日為甚趕上門來欺我。”便一頭撞去,把裴九老撞倒在地,兩下相打起來。

裡邊劉媽媽與劉璞聽得外面喧嚷,出來看時,卻是裴九老與劉公廝打,急向前拆開。裴九老指著罵道:“老亡八打得好!我與你到府裡去說話。”一路罵出門去瞭。劉璞便向父親:“裴九因甚清早來廝鬧。”劉公把他言語學瞭一遍。劉璞道:“他傢如何便曉得瞭?此甚可怪。”又道:“如今事已彰揚,卻怎麼處。”劉公又想起裴九老恁般恥辱,心中轉惱,頓足道:“都是孫傢乞婆害我傢壞瞭門風,受這樣惡氣!若不告他,怎出得這氣。”劉璞勸解不住。劉公央人寫瞭狀詞,望著府前奔來。正值喬太守早堂放告。這喬太守雖則關西人,又正直,又聰明,憐才愛民,斷獄如神,府中都稱為喬青天。

卻說劉公剛到府前,劈面又遇著裴九老。九老見劉公手執狀詞,認做告他,便罵道:“老亡八,縱女做瞭醜事,到要告我,我同你去見太爺。”上前一把扭住,兩下又打將起來。兩張狀詞都打失瞭。二人結做一團,相至堂上。喬太守看見,喝教各跪一邊,問道:“你二人叫甚名字?為何結扭相打。”二人一齊亂嚷,喬太守道:“不許攙越!那老兒先上來說。”裴九老跪上去訴道:“小人叫做裴九,有個兒子裴政,從幼聘下邊劉秉義的女兒慧娘為妻,今年都已十五歲瞭。小人因是老年愛子,要早與他完姻。幾次央媒去說,要娶媳婦。那劉秉義隻推女兒年紀尚小,勒掯不許,誰想他縱女賣奸,戀著孫潤,暗招在傢,要圖賴親事。今早到他傢理說,反把小人毆辱。情極瞭,來爺爺臺下投生,他又趕來扭打。求爺爺作主,救小人則個!”喬太守聽瞭,道:“且下去!”喚劉秉義上去問道:“你怎麼說。”劉公道:“小人有一子一女,兒子劉璞聘孫寡婦女兒珠姨為婦,女兒便許裴九的兒子。向日裴九要娶時,一來女兒尚幼,未曾整備妝奩;二來正與兒子完姻,故此不允。不想兒子臨婚時忽地患起病來,不敢教與媳婦同房,令女兒陪伴嫂子。那知孫寡婦欺心,藏過女兒,卻將兒子孫潤假妝過來,到強奸瞭小人女兒。正要告官,這裴九卻得知瞭,登門打罵。小人氣忿不過,與他爭嚷,實不是圖賴他的婚姻。”喬太守見說男扮為女,甚以為奇,乃道:“男扮女妝自然有異。難道你認他不出。”劉公道:“婚嫁乃是常事,那曾有男子假扮之理,卻去辨他真假?況孫潤面貌美如女子。小人夫妻見瞭,已是萬分歡喜,有甚疑惑。”喬太守道:“孫傢即以女許為媳,因甚卻又把兒子假妝?其中必有緣故。”又道:“孫潤還在你傢麼。”劉公道:“已逃回去瞭。”喬太守即差人去拿孫寡婦母子三人,又差人去喚劉璞、慧娘兄妹俱來聽審。

不多時,都已拿到。喬太守舉目看時,玉郎姊弟果然一般美貌,面龐無二;劉璞卻也人物俊秀,慧娘艷麗非常。暗暗欣羨道:“好兩對青年兒女!”心中便有成全之意。乃問孫寡婦:“因甚將男作女,哄騙劉傢,害他女兒。”孫寡婦乃將女婿病重,劉秉義不肯更改吉期,恐怕誤瞭女兒終身,故把兒子妝去沖喜,三朝便回,是一時權宜之策。不想劉秉義卻教女兒陪臥,做出這事。喬太守道:“原來如此!”問劉公道:“當初你兒子既是病重,自然該另換吉期。你執意不肯,卻主何意?假若此時依瞭孫傢,那見得女兒有此醜事?這都是你自起釁端,連累女兒。”劉公道:“小人一時不合聽瞭妻子說話,如今悔之無及!”喬太守道:“胡說!你是一傢之主,卻聽婦人言語。”又喚玉郎、慧娘上去道:“孫潤,你以男假女已是不該。卻又奸騙處女,當得何罪。”玉郎叩頭道:“小人雖然有罪,但非設意謀求,乃是劉親母自遣其女陪伴小人。”喬太守道:“他因不知你是男子,故令他來陪伴,乃是美意,你怎不推卻。”玉郎道:“小人也曾苦辭,怎奈堅執不從。”喬太守道:“論起法來,本該打一頓板子才是姑念你年紀幼小,又系兩傢父母釀成,權且饒恕。”玉郎叩頭泣謝。

喬太守又問慧娘道:“你事已做錯,不必說起。如今還是要歸裴氏?要歸孫潤?實說上來。”慧娘哭道:“賤妾無媒茍合,節行已虧,豈可更事他人;況與孫潤恩義已深,誓不再嫁。若爺爺必欲判離,賤妾即當自盡。決無顏茍活,貽笑他人。”說罷,放聲大哭。喬太守見他情詞真懇,甚是憐惜,且喝過一邊。喚裴九老分付道:“慧娘本該斷歸你傢,但已失身孫潤,節行已虧。你若娶回去,反傷門風,被人恥笑,他又蒙二夫之名,各不相安。今判與孫潤為妻,全其體面。令孫潤還你昔年聘禮,你兒子另自聘婦罷!”裴九老道:“媳婦已為醜事,小人自然不要。但孫潤破壞我傢婚姻,今原歸於他,反周全瞭奸夫、淫婦,小人怎得甘心!情願一毫原聘不要,求老爺斷媳婦另嫁別人,小人這口氣也還消得一半。”喬太守道:“你既已不願娶他,何苦又作此冤傢!” 劉公亦稟道:“爺爺,孫潤已有妻子,小人女兒豈可與他為妾。”喬太守初時隻道孫潤尚無妻子,故此斡旋。見劉公說已有妻,乃道:“這卻怎麼處。”對孫潤道:“你既有妻子,一發不該害人閨女瞭!如今置此女於何地。”玉郎不敢答應。喬太守又道:“你妻子是何等人傢?可曾過門麼。”孫潤道:“小人妻子是徐雅女兒,尚未過門。”喬太守道:“這等易處瞭。”叫道:“裴九,孫潤原有妻未娶,如今他既得瞭你媳婦,我將他妻子斷償你的兒子,消你之忿!”裴九老道:“老爺明斷,小人怎敢違逆?但恐徐雅不肯。”喬太守道:“我作瞭主,誰敢不肯!你快回傢引兒子過來,我差人去喚徐雅帶女兒來當堂匹配。” 

裴九老忙即歸傢,將兒子裴政領到府中。徐雅同女兒也喚到瞭。喬太守看時,兩傢男女卻也相貌端正,是個對兒。乃對徐雅道:“孫潤因誘瞭劉秉義女兒,今已判為夫婦。我今作主,將你女兒配與裴九兒子裴政。限即日三傢俱便婚配回報。如有不伏者,定行重治。”徐雅見太守作主,怎敢不依,俱各甘伏,喬太守援筆判道: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愛女愛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變出意外。移幹柴近烈火,無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適獲其偶。孫氏因姊而得婦,摟處子不用逾墻;劉氏女因嫂而得夫,懷吉士初非炫玉。相悅為婚,禮以義起;所厚者薄,事可權宜。使徐雅別婿裴九之兒,許裴政改娶孫郎之配。奪人婦,人亦奪其婦,兩傢恩怨,總息風波。獨樂樂不若與人樂,三對夫妻,各諧魚水。人雖兌換,十六兩原隻一斤;親是交門,五百年決非錯配。以愛及愛,伊父母自作冰人;非親是親,我官府權為月老。已經明斷,各赴良期。

喬太守寫畢,教押司當堂朗誦與眾人聽瞭。眾人無不心服,各各叩頭稱謝。喬太守在庫上支取喜紅六段,教三對夫妻披掛起來,喚三起樂人、三頂花花轎兒,抬瞭三位新人。新郎及父母,各處隨轎而出。

此事鬧動瞭杭州府,都說好個行方便的太守,人人誦德,傢?可曾過門麼。”孫潤道:“小人妻子是徐雅女兒,尚未過婦、裴九老兩傢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不期太守善於處分,反作成瞭孫玉郎一段良姻。街坊上當做一件美事傳說,不以為醜,他心中甚是不樂。未及一年,喬太守又取劉璞、孫潤都做瞭秀才,起送科舉,李都管自知慚愧,安身不牢,反躲避鄉居。後來劉璞、孫潤同榜登科,俱任京職,仕途有名,扶持裴政反得瞭官職。一門親眷,富貴非常。劉璞官直至龍圖閣學士,連李都管傢宅反歸並於劉宅。刁鉆小人,亦何益哉!後人有詩單道李都管為人不善,以為後戒。詩雲:

為人忠厚為根本,何苦刁鉆欲害人!

不見古人卜居者,千金隻為買鄉鄰。

又有一詩,單誇喬太守此事斷得甚好:

鴛鴦錯配本前緣,全賴風流太守賢。

錦被一床遮盡醜,喬公不枉叫青天。”

《今古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