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尚義不尚勇

君子尚義不尚勇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①率?”子曰:“君子義以為上(2)。君子有勇 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註釋】

①尚勇:尚同“上”,以勇敢為上,也就是崇尚勇敢。(2)義以為上: 崇尚義。

【譯文】

子路問:“君於崇尚勇敢嗎?”孔子說:“君子崇尚義。君子隻 有勇敢而沒有義就會惹亂子,小人隻有勇敢而沒有義就會成為強 盜。”

【讀解】

孔子尚德尚義而不尚勇,主張用禮義來規薄約束勇敢。當然, 這並不是說勇敢這種品質不好,而是說如果不加以規范約和勇 敢就會走向反面,就會出問題。這就是他在“六言六蔽”裡所說 的,“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以及在《泰伯》篇裡所說的“勇而 無禮則亂。”

尤其是對那些道德品質敗壞的小人來說,無勇倒還沒有什麼, 一旦有勇,那便真會成為害群之馬;肆無忌憚,無惡不作,鬧得 社會不得安寧瞭。

所以,我們一定要隨時用道德規范或者說禮義來約束自己,特 別是在那些容易引起“一時之忿”的場合下,多想想後果,以義 為上,以免闖下禍亂,給他人和自己都帶來危害。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