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原文】

子曰:“君子矜①而不爭,群而不黨②。”

【註釋】

①矜:莊重自尊。②黨:這裡指結黨營私,搞宗派。

【譯文】

孔子說:“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鬥勝,團結群眾而不結黨營私。”

【讀解】

矜而不爭是莊重自尊,自己對自己很有信心,但卻並不驕傲自滿,所以也就不會去和他人爭強鬥勝。

群而不黨也就是孔子在《為政》篇裡所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周而不比就是群而不黨,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團體,不結黨營私。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厘之差耳。”

君子出於公心,小人囿於私利。

出於公心所以能胸懷寬廣,納百川而歸於海,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幫結派。

出於私利所以就心胸狹窄,結黨營私而排除異己,搞宗派主義而不講道義原則。

君子小人,周比群黨不同。

說起來的確如陰陽清楚,晝夜分明,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總是霧晨黃昏,陰晴不定,難以識別得清楚。

沒有別的的辦法,隻有靠我們在生活中積累經驗,細心觀察,提高識別能力,以免上當受騙。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