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從上級
【原文】
季子然①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②,曾③由與求之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④矣。”
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註釋】
①季子然:魯國權貴季氏一族的人。②異之問:即問異,問別的什麼.“之”起把賓語“異”提前的作用。③曾:乃,竟。④具臣:有才見(才幹)的巨,但算不上大臣。
【譯文】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以稱得上是大臣嗎?”孔子說:“我以為您問什麼呢,原來是問仲由和冉求啊。所謂大臣,用道義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辭職不幹。現在的仲由和冉求,隻可以稱得上是有才幹的臣。”
季子然又問:“那麼,他們會一切順從上級碼?”孔子說:“殺父殺君的事情,那也是不會順從的。”
【讀解】
子路和冉求做瞭季氏的傢臣,對於季氏越禮犯上的行為,他們沒有能夠勸阻住,也沒有辭職不幹。所以,孔子說他們隻能夠稱得上是有才幹的巨,稱不上是“以道義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辭職不幹”的大臣。當然,孔子也深知自己的學生,所以說;“殺父殺君的事情,那也是不會順從的。”
撇開孔子對子路、冉求的評論來看,“以道事君,不行則止”也罷,“殺父與君,亦不從也”也罷,都是說的如何對待領導人.對待上級的問題。領導人不道德不仁義,即便地位高如國君,那也不能愚忠,不能盲從,而要辭職不幹,“不可則止”。領導人殺父殺君,大逆不道,那更是不可順從,不可助紂為虐的。一句話,不可盲從上級,盲從領導人,而要以道義為原則,為標準。
當然,不要盲從並不是不從,該聽從的還是要聽從,這是勿需贅言的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