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難得,也不在多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②”。”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③”,於斯④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⑤,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註釋】
①五人:指禹、稷、契、皋陶、伯益。②亂臣十人:亂,即治。亂臣即治國之臣。十人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太公薑尚等,其中包括武王的妻子邑薑,其他九人治外,邑薑治內。所以下文說:“有婦人焉,九人而已。”③唐虞之際:指唐堯、虞舜之後。之際,之後。傳說堯在位的時代叫唐,舜在位的時代叫虞。④斯:這,指周武王的時代。⑤三分天下有其二:據說當時天下分為九州,歸周的已有荊、梁、雍、豫、徐、揚六州,隻剩下青、兗、冀三州屬殷紂王瞭。
【譯文】
舜有五位賢臣便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說:“我有十位治理天下的賢臣。”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虞舜以後,武王時人才最為興盛,但十位人才中還有一位婦女,男人不過九人罷瞭。周朝得瞭天下的三分之二仍向殷朝稱臣。周朝的德行可以說是最高的瞭。”
【讀解】
人才難得,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就以歷史傳說中最好的虞舜時代來說,才得五個賢臣,周武王時也才十個,其中還有一位賢內助,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臣”。
另一方面,人才也不在多。不僅虞舜、武王時代隻有五個十個,就是後世的漢高祖,不也就張良、蕭何、陳平三傑嗎?而且,“艄公多瞭打翻船”,能幹人太多聚在一起,反而會出問題。所以水鏡先生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想不到劉備競一下得瞭兩個,結果反倒難安天下瞭。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公案,其實,它所反映出的,正是人才是否越多越好的問題。以我們今天的情形而論,一個單位,一傢公司,人們往往以“人才濟濟”來形容它的實力雄厚,興旺發達。其實,這裡的“人才”大有講究。什麼“人才”?領導是領導的人才,秘書是秘書的人才,公關是公關的人才,打字員是打字員的人才,甚至,看大門是看大門的人才。這裡也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單位,一個公司,到底領導人多還是領導人少更好的問題。事關體制,我們謹記聖人的教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不便深說瞭。
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說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多而在能;一方面,精兵能將難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