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之於人大矣
【原文】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①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註釋】
①機變:奸詐。
【譯文】
孟子說:“羞恥之心對於人至關重要!搞陰謀詭計的人是不知羞恥的。不以自己不如別人為羞恥,怎麼趕得上別人呢?”
【讀解】
“我
一念之差
出賣瞭無辜的人
我有大罪呀!”
猶大羞愧難當,跟踉蹌蹌地跑出去,在一棵大樹下吊死瞭。(《馬太福音》)
自從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偷吃瞭善惡果,羞恥之心便油然而生。人類雖然因此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園,但卻獲得瞭在現實土地上生存的權利。
“知恥近乎勇。”(《中庸》)
縱使罪孽深重如猶大,羞愧而死,靈魂尚能獲得拯救。
如果及早知恥,以羞恥為動力,化羞恥為力量,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否則,一次無恥,次次無恥,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嗜癡成癖,那就萬劫不復,無可救藥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