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棄,豈不哀哉

自暴自棄,豈不哀哉

【原文】

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②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註解】

①暴:損害,糟蹋。②非:詆毀。

【譯文】

孟子說:“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說的;自己拋棄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做的。出言使低毀禮義,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認為不能居仁心,行正義,叫做自己拋棄自己。仁,是人類最安適的精神住宅;義,是人類最正確的光明大道。把最安適的住宅空起來不去住,把最正確的大道舍棄在一邊不去走.這可真是悲哀啊!”

【讀解】

在孟子這裡,自暴自棄指自己不願意居仁心,行正義,而且還出言說毀禮義的行為。稍加引申,也就是自己不願意學好人做好事而自卑自賤,自甘落後,甚至自甘墮落。這就是成語自暴自棄”的意思,隻不過我們今天使用這個成語時,多半指那些遍受挫折後不能重新振作的人罷瞭。

從孟子宣傳推廣仁義道德的本意來看,他的這一段文字是非常優美而具有吸引力的。我們今天動輒就說尋找“精神傢園”,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仁,人之安宅也。”仁,是人類最安適的精神住宅、精神傢園,你還到哪裡去尋找呢?我們今天動輒就勸人走光明大道,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義,人之正路也。”義,是人類最正確的光明大道,你為什麼還不去走呢?所以,孟子非常動感情地說:“曠安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孟子這一段勸人不要自暴自棄的文字,真應該在勞改農嘗少管所、自新學校的大墻上廣為書寫啊!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