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常人為其貪生之厚,恣情縱十欲,無所不為,不知“大小過惡,各有所歸”。急如風火,形影緊隨。“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久而久之,是以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乃致殺身之禍臨頭。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既知天理昭彰,毫厘不差,隻有修道德,上順天理,下符人心,中應萬事,方可無所不周,無所不宜。不敢處於背理徇私、利欲妄為的窄狹之地,以免天道懲罰。重養自我天真,恬淡世情,不可因貪生之厚,十胡十作非為,遭刑法而致命。人不輕生,而能享盡天年,是因為不因求生之厚,不輕易拋棄自己的生命。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十愛十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聖人涵養其知,不以機智彰示於外,而能十愛十其自我本來的天真,謙恭處下,不自我尊貴。

《道德經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