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章

書案,臺燈,紙筆,攤滿案面的資料與彭德懷的床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彭德懷是靜坐思考,而這位是通過大量紙筆和紙煙思考,所以多瞭紙筆和填滿瞭大半的大號煙缸。思考者並不在這。但毛岸英引領著彭德懷經過時,彭德懷卻註目瞭那處書案:毛澤東把夜晚當白天用,他是見怪不怪的,但書案上的內容讓他沒法不註目。

毛岸英推開一扇門,是個放映間,毛澤東在看一部內參片。放映間光線很暗,並有煙霧裊裊。

內參片正在介紹——

美國與中國的鋼鐵產量比是8785∶60(萬噸),原油產量比是2.6億∶20萬(噸),GDP比是2400億∶100億(美元),國防開支比是150億∶7億(美元)。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瞭8萬輛坦克,1400萬輛汽車,30萬架飛機,131艘航母,大致一周下水一艘航母,平均每小時生產2.2輛坦克,諸如此類的。

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景象,讓新中國的見證者和創造者們也有些怔忡:真要和這麼個龐然巨物直面嗎?

他們的影子映射在幕佈上,與那些巨型的機械化產物絞接在一起。

毛澤東說:“人均壽命三十五歲的國傢沒有工業,因為人生剛開始就結束瞭。”

彭德懷:“戰爭,饑寒,疾病。我昨天還在想,仗打完瞭,中國人至少能有個五十年的人生。”

“遇事不決睡一覺。”毛澤東扔下播放的影像轉過身來,“可你沒睡,想好瞭?”

彭德懷:“想好瞭。和平,溫飽,建設,人才有得七十年,甚至百年。”

他們太熟,所以毛澤東仍等待著——你沒說完。

彭德懷:“可是東北,全國七成多的工農業總產量,重整舊河山的發動機。東北不穩,我們隻怕還沒有三十五年,所以……”

沒說決定,但說瞭動機,動機決定瞭決定,所以毛澤東輕輕嘆瞭口氣:“並不想打,為瞭現在真不想打,可為瞭將來不得不打。”

彭德懷用一個無言的敬禮代替瞭他的決定。

門口的毛岸英很想看下去,但這是個懂事的孩子,他輕輕帶上瞭門。

《冬與獅(冰雪尖刀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