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十陽十中之太十陽十,通於夏氣。
黃帝問:五臟藏象怎麼樣?岐伯答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這個心不是佛學的心瞭。你要註意,不要看到心,就認為跟佛傢講一切唯心那個心一樣,都是中國字,兩個意義不同。佛學講一切唯心是借用這個心字代表本體;我們本有這個心,就是這個心臟。這個心字怎麼寫?同我們心一樣,這裡一個窩,另有三個點,上面這一點不落實的,在上面跳躍,思想不定。這個心是象形,非常有意思。
我們以前跟日本人打仗,有一位將領從前方回來瞭,他說:我氣死瞭,我在前方抓到瞭日本人,好幾個投降的,我那個兵真兇,硬把一個日本人殺來吃瞭,還叫我們去吃。我是帶病官,隻好跟著吃吧!他偏把那個心臟給我吃,真難受。他說:這個心臟炒起來會蹦的,那個鍋蓋蓋不住啊!有一個兵說:你們有沒有銅板?丟下去心臟就不會動瞭,因為人死瞭還要錢。他說我好難受啊!可是要表示英雄,隻得趕快叫另外一班人把另外幾個日本兵送走,不然都被他們吃瞭,他們恨啊!
我剛才聲明,佛學的心是借用中國的心字講本體論。心啊、十性十啊,都是借用的。“心者生之本”,這是講心臟的心,心臟是最重要的,心臟停止跳動就死瞭。但是心臟是神之變,不是心臟變出神來,是神變出心臟來,這個道理要搞清楚。這就告訴你,讀古書要有另外一隻眼,不要被它的文字句子困死,那就不會讀書瞭。
“其華在面”,神變的心,營養充滿就變成十精十神瞭,變出來的。營養夠不夠?在臉上氣色看得出來。其實四肢都有,手足全身十體都看得出來。譬如人老瞭長老年斑,這也是華。“其充在血脈”,吸進營養以後就變成津十液,變成血瞭。
“為十陽十中之太十陽十,通於夏氣”,所以我們看病按脈是一個診斷的方法,不是全體的診斷。其實手這裡也有脈,腳背這裡也有,十臀十部兩邊也有,很多的地方都有脈,不過我們采用的是這個方法。所以診斷脈也是很重要、很深的一門學問。他說這個血脈十陽十中之太十陽十,很明顯的在外面。“通於夏氣”,夏天的氣候,麗日當空,文學上這四個字,形容太十陽十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