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五味與五臟

“十陰十之所生,本在五味,十陰十之五宮,傷在五味。”我剛才提到西醫講自律神經,拿中國的奇經八脈來講,由舌頭接下去一直到會十陰十穴十,包括五臟六腑,都是任脈的路線。可以說任脈中管血的;這個有關五臟六腑的,都是由飲食來的,與五味有關。所以學中醫用中藥要懂得五味、五色同五臟的關系。講中藥有五色,什麼紅色入心,什麼黑色入腎啦,白色入肺,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等。

幾十年前學西醫的外國人,笑我們是亂說。現在科學證明瞭,尤其是美國的科學,非常註重顏色瞭,就是我們原來講的紅色歸於心,什麼黑的歸於腎。現在美國反而對我們的東西註重瞭,不止美國,外國都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看不起,可憐的地方的這裡。所以怎麼求進步,自己去研究,“十陰十之所生,本在五味,十陰十之五宮,傷在五味”,這個要註意瞭。下面念下去就好瞭。

“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吃太咸瞭不行,這個學醫的要懂瞭,我是順便提的,我不是醫生。我們在外面久瞭,尤其是學生多瞭,你是哪裡人?南方人,喜歡吃魚腥吃咸的,尤其廣東人、十江十浙的海邊人,就曉得他的病在哪裡瞭。如果他是西北人,看法又不同瞭,這些都有關系的。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甘,像我們十江十浙一帶喜歡用糖做菜,吃多瞭,也影響心氣和腎氣。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十精十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十精十,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這一卷都是講養生的道理,接下來第四篇《金匱真言論》,是一個總論,這是用到醫學方面來的。所謂金匱的匱是什麼意思?古人把好的東西放到鐵打的櫃子裡,重要又重要,秘密又秘密,醫書上講金匱就是這個意思。上面綜合下來,第四篇最重要。明天再說瞭,下課。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