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15 沖脈

沖脈.jpg

沖脈

【循行】

《靈樞·逆順肥瘦》:夫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註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伏於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

【註釋】

(無)

【語譯】

沖脈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都稟受它的氣血的濡養。其上行的一支,出於咽喉上部和後鼻道,向諸陽經滲灌精氣。向下的一支,註入足少陰腎經的大絡,從氣沖部分出,沿大腿內側下行,進入窩中,下行於小腿深部脛骨內側,到足內踝之後的跟骨上緣而分出兩支,與足少陰經並行,將精氣灌註於足三陰經;向前行的分支,從內踝後的深部跟骨上緣處分出,沿著足背進入大趾間。

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它和足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出於足陽明經的氣沖部,沿大腿內側,向下行於中,再沿脛骨內側,與足少陰經一起下行入於足內踝之後,入於足下。另一知支脈,斜入內踝,出而入於脛骨、跗骨相連之處,經足背進入大趾之間,入諸絡脈之中,起到溫養脛部和足部的作用。

沖脈起於氣沖穴,伴隨足陽明胃經,挾臍兩旁上行,到胸中面分散。

【附】《奇經八脈考》

【循行】

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其浮而外者,起於氣沖,並足陽明、少陰之間,循腹上行至橫骨,挾臍左右各五分,上行大赫……至胸中而散。

【功能】

沖脈的“沖”字,含有沖要、要道的意思。沖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為總領諸 經氣血的要沖。沖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有“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經氣血的要沖。沖脈能調整十二經氣血,故有“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稱。由於沖脈與任脈相並行,又與督脈相通,其脈氣在頭部灌註諸陽,在下肢滲入三陰,因此容納來自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的氣血,成為十二經脈、五臟六腑之海。沖脈與足陽明會於氣沖穴,又與足少陰經相並而行,與胃和腎相聯系。胃為“後天之本”,“水谷之海”;腎為“先天之本”、“原氣之根”。沖脈起於胞中,又稱“血室”、“血海”。婦婦月經與沖脈功能有密切聯系,《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這裡說的“太沖脈”,即是指沖脈而言。“沖為血海”說明沖脈與妊產胎育密切相關。

【病證】

沖脈和任、督同源異流,沖脈起於胞中,如脈氣失調,則有月經失調、不孕、漏胎,小產等病出現;本經循腹至胸中而散,故有氣急、胸腹痛,氣上沖心等癥。

據《針灸大全》所載八脈八穴,公孫通於沖脈,其主治證有心(胃)痛,胸脘滿悶,結胸、反胃、酒食積聚,腸鳴、水氣,泄瀉、噎嗝癥,氣急、脅脹、臍腹痛,腸風便血,瘧疾,胎衣不下,血崩昏迷等。

《經絡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