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脈
【循行】
[1]《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2]《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脈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3]《難經·二十八難》: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
[4]《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
【註釋】
(無)
【語譯】
[1]任脈起始於中極下的會陰部,向上到陰毛處,沿腹裡,上出關元穴,向上到咽喉部,再上行到下頜,口旁,沿面部進入目下。
[2]沖脈和任脈,都起於胞中,它的一支循背脊裡面上行,為經絡氣血之海。其浮行在外的,沿腹上行,會於咽喉,另行的從咽唇口周圍。
[3]任脈,起於中極穴的下面,向上經過陰毛處,沿著腹壁深處再上行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部。
[4]任脈別絡,名尾翳(鳩尾),從鳩尾向下,散佈於腹部。實癥,見腹皮痛;虛癥,見瘙癢。取用其絡穴。
【附】《奇經八脈考》
【循行】
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會陰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際、至中極,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裡,循關元,歷石門,會足少陽、沖脈於陰交,循神闕、水分,會足太陰於下脘,歷建裡、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於中脘,上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上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上頤、循承漿與手足陽明、督脈會,環唇上至下齦交,復而分行,循面系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
【功能】
任脈的“任”字,有擔任、妊養的含義。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腹為陰,說明任脈對全身陰經脈氣有總攬、總任的作用。故有“總任諸陰”和“陰脈之海”的說法。其脈氣與手足各陰經相交會。足三陰與任脈中極、關元,陰維與任脈交會於天突、廉泉,又沖脈與任脈交會於陰交。足三陰經脈上交於手三陰經脈,因此任脈聯系瞭所有陰經。
任脈起於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它所經過的石門穴,別名稱為“丹田”,為男子貯藏精氣,女子維系胞宮之所,又為“生氣之原”。
【病證】
任脈循行胸腹正中,於小腹部與足三陰交會,如脈氣失調,可發生前陰諸病,如疝氣、白帶、月經不調、不育、小便不利、遣尿、遺精、陰中痛等。
據《針灸大全》所載八脈八穴,列缺通任脈,其主治證有痔疾、便泄、痢疾、瘧疾、咳嗽、吐血、溺血、牙痛、咽腫、小便不利、胸脘腹部疼痛、噎嗝、產後中風,腰痛,死胎不下,臍腹寒冷,膈中寒,乳痛、血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