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腎臟方·骨極第五

(論一首 方一首 灸法二首)

論曰∶骨極者,主腎也。腎應骨,骨與腎合。又曰∶以冬遇病為骨痹,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耳鳴見黑色,是其候也。若腎病則骨極,牙齒苦痛,手足 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身痹腦髓酸。以冬壬癸日中邪傷風,為腎風。風歷骨,故曰骨極。若氣十陰十,十陰十則虛,虛則寒,寒則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其氣衰則發墮齒槁,腰背相引而痛,痛甚則咳唾甚。若氣十陽十,十陽十則實,實則熱,熱則面色 隱曲,膀十胱不通,牙齒腦髓苦痛,手足 ,耳鳴色黑,是骨極之至也。須十精十別十陰十陽十,審其清濁,知其分部,視其喘十息。善治病者,始於皮膚筋脈,即須治之。若入臟腑,則半死矣。

扁鵲雲∶骨絕不治, 而切痛,伸縮不得,十日死。骨應足少十陰十,少十陰十氣絕則骨枯。發無澤,骨先死矣。

三黃湯

治骨極,主腎熱病,則膀十胱不通,大小十便閉塞,顏焦枯黑,耳鳴虛熱方。

大黃(切,別漬水一升) 黃芩(各三兩) 梔子(十四枚) 甘草(一兩) 芒硝(二兩)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先煮黃芩、梔子、甘草,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大黃,又煮兩沸,下芒硝,分三服。

灸法

腰背不便,筋攣痹縮,虛熱閉塞,灸第二十一椎,兩邊相去各一寸五分,隨年壯。

小十便不利,小腹脹滿虛乏,灸小腸俞,隨年壯。

《備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