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首 方十八首 灸法十二首)
論曰∶凡十精十極者,通主五臟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臟六腑衰,則形體皆極,眼視而無明,齒焦而發落。身十體重則腎水生,耳聾行步不正。凡十陽十邪害五臟,十陰十邪損六腑。十陽十實則從十陰十引十陽十,十陰十虛則從十陽十引十陰十。若十陽十病者主高,高則實,實則熱,眼視不明,齒焦發脫,腹中滿滿,則歷節痛痛,則宜瀉於內。若十陰十病者主下,下則虛,虛則寒,體重則腎水生,耳聾行步不正。
邪氣入內,行於五臟則咳,咳則多涕唾,面腫氣逆,邪氣逆於六腑,十婬十虛厥於五臟,故曰十精十極也。所以形不足十溫十之以氣,十精十不足補之以味。善治十精十者,先治肌膚筋脈,次治六腑。若邪至五臟,已半死矣。扁鵲曰∶五十陰十氣俱絕不可治,絕則目系轉,轉則目十精十奪,為志先死,遠至一日半日,非醫所及矣。宜須十精十研以表治裡,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疾皆瘥矣。
竹葉黃芩湯
治十精十極實熱,眼視無明,齒焦發落,形衰體痛,通身虛熱方。
竹葉(切二升) 黃芩 茯苓(各三兩) 甘草 麥冬 大黃(各二兩) 生薑(六兩)
芍藥(四 ?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十精十極,五臟六腑俱損傷虛熱,遍身煩疼,骨中 痛煩悶方∶
生地汁(二升) 麥冬汁 赤蜜(各一升) 竹瀝(一合) 石膏(八兩) 人參 川芎 桂心 甘草 黃芩 麻黃(各三兩) 當歸(四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八味取二升,去滓,下地黃等汁,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五勞六極,虛羸心驚, 弱多魘亡十陽十方∶
茯苓(四兩) 甘草 芍藥 桂心 幹薑(各三兩) 遠志 人參(各二兩) 大棗(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虛勞少十精十方∶
鹿角為末,白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十日。大效。
又方 漿水煮蒺藜子令熟,取汁洗十陰十二十日,大效。
棘刺丸
治虛勞,諸氣不足,夢泄失十精十方。
棘刺 幹薑 菟絲子(各二兩) 天冬 烏頭 小草 防葵 山藥 萆 細辛 石龍 芮 枸杞子 巴戟天 葳蕤 石斛 濃樸 牛膝 桂心(各一兩)
上十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二服。(深師以蜜雜雞子白各半和丸,苦患風痿痹氣,體不便,熱煩滿,少氣消渴,加葳蕤、天冬、菟絲子。身黃汗,小十便赤黃不利,加石龍芮、枸杞子。關節腰背痛,加萆 、牛膝。寒中氣脹,時泄數唾嘔吐,加濃樸、幹薑、桂心。十陰十囊下濕十精十少,小十便餘瀝,加石斛,皆以意增之。《古今錄驗》以幹地黃代幹薑,以麥冬代天冬,以杜仲代山藥,以柏子仁代枸杞子,以蓯蓉代葳蕤,用治男子百病,小十便過多失十精十)。
治夢中泄十精十,尿後餘瀝及尿十精十方∶
人參 麥冬 赤石脂 遠志 續斷 鹿茸(各一兩半) 柏子仁 丹參 韭子(各一兩六銖)
上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
治虛損小十便白十濁夢泄方∶
菟絲子 車前子 韭子(各一升) 礬石 當歸(各二兩) 川芎 附子(各三兩) 桂心(一兩)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
又方 大棗(五十枚) 韭子(五合) 黃 人參 甘草 幹薑 當歸 龍骨 半夏 芍藥?
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韭子丸
治房室過度,十精十泄自出不禁,腰背不得屈伸,食不生肌,兩腳苦弱方。
韭子(一升) 甘草 桂心 紫石英 禹餘糧 遠志 山萸肉 當歸 天雄 紫菀 山藥 細辛 茯苓 僵蠶 菖蒲 人參 杜仲 白術 幹薑 川芎 附子 石斛 天冬(各一兩半)蓯蓉 黃 菟絲子 幹地黃 蛇十床十子(各二兩) 大棗(五十枚) 牛髓 幹漆(四兩)
上三十一味為末,牛髓合白蜜、棗膏合搗三千杵,丸如梧子大,空腹服十五丸,日再,加至二十丸。
韭子散
治小十便失十精十及夢泄十精十方。
韭子 麥冬(各一升) 菟絲子 車前子(各二合) 川芎(三兩) 白龍骨(三兩)
上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不止,稍增。甚者,夜一服。(《肘後》用澤瀉一兩半)。
棗仁湯
治大虛勞,夢泄十精十,十莖十核微弱,氣血枯竭,或醉飽傷於房室,驚惕忪悸,小?
酸棗仁(二合) 澤瀉 人參 芍藥 桂心(各一兩) 黃 甘草 茯苓 白龍骨 牡蠣(各二?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四升,一服七合,日三。若不能食,小腹急,加桂心六兩。
治夢泄失十精十方∶韭子一升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再服,立效。
治虛勞尿十精十方∶韭子(二升) 稻米(三升)
上以水一鬥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分三服。十精十溢同此。
禁十精十湯
治失十精十羸瘦,酸削少氣,目視不明,惡聞人聲方。
韭子(二升) 粳米(一合)
上二味於銅器中合熬,米黃黑乘熱,以好酒一升投之,絞取汁七升,每服一升,日三服,盡二劑。
又方 石榴皮(《外臺》作柘白皮) 桑白皮(切,各五合)
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幹膠(三兩)
上研末,以酒二升和,分三服,十溫十服,瘥止。(一方用鹿角膠。
羊骨湯
治失十精十多睡目KT KT 方。
羊骨(一具) 飴糖(半斤) 生地 白術(各三斤) 大棗(二十枚) 桑皮 濃樸(各一兩)阿?
上十五味 咀,以水五鬥,煮羊骨,取汁三鬥,去骨,煮藥約取八升,下飴令烊,平旦服一升,後旦服一升。
灸法
虛勞尿十精十,灸第七椎兩旁各三十壯。
又灸第十椎兩旁各三十壯。
又灸第十九椎兩旁各二十壯。
又灸十陽十陵泉、十陰十陵泉各隨年壯。夢泄十精十,灸三十陰十十十交十十二七壯,夢斷神良。(內踝上大脈,並丈夫夢失十精十及男子小十便濁難,灸腎俞百壯。
男子十陰十中疼痛,溺血十精十出,灸列缺五十壯。
失十精十,五臟虛竭,灸屈骨端五十壯。十陰十上橫骨中央,宛曲如卻月,中央是也。此名橫骨男子虛勞失十精十,十陰十上縮,十莖十中痛,灸大赫三十壯。十穴十在屈骨端三寸。
男子虛勞失十精十,十陰十縮,灸中封五十壯。
男子腰脊冷疼,溺多白十濁,灸脾募百壯。
男子失十精十,膝脛疼痛冷,灸曲泉百壯。十穴十在膝內屈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