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病毒的一般性狀 4 [附]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按生物分類學標準,分類應能反映生物體的進化與種系發生的關系。但病毒不可能按這個原則分類,一般仍按病毒鑒定等的實際需要而分類。

各種生物體均可有病毒寄生。已知有動物病毒、植物病毒、放線菌病毒及細菌病毒(即噬菌體)。醫學上重要的病毒有500種左右,其中有不少對人類有致病力。有些病毒也能在節肢動物中增殖(如蟲媒病毒)。目前通過的分類法是將支物病毒分為脫氧核糖病毒(Deoxyriboviruses 簡稱DNA病毒)與核糖核酸病毒(Riboviruses 簡稱RNA病毒 )兩大類。再按病毒的理化十性十狀分為若幹科(族屬)(表21-2)。

表21-2 按病毒理化及生物十性十狀的分類(供參考)


核心中的核酸衣殼的對稱十性十囊膜對乙醚敏十感十性十殼微粒數 目病毒體大小(nm③)核酸分子量(×106)核酸物理學形式基因數(約數)病毒科名
DNA病毒20面體
對 稱
-不敏十感32
72
252
18~26
45~55
70~90
1.5~1.8
3~5
20~30
單 股
雙股環狀
雙 股
3~4
5~8
30
小DNA病毒科(Parvoviridee)
十乳十頭多瘤空泡病毒科(Papovaviridae)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
+敏十感162
?
100④
42
90~130
2.1
雙 股
環狀雙股
160
7
皰疹病毒科(Herpetoviridae)
嗜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
復合
對稱
復合外殼 230~300130~240雙 股300痘病毒科(Poxviridae)
RNA病毒20面體對稱-不敏十感32
?②
20~30
60~80
2~2.8
12~19
單 股
雙股分段
4~6
10~12
小十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
吸腸弧病毒科(Reoviridae)
+敏十感3240~70
40~50
3~4
3~4
單 股
單 股
10
10
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
黃病毒科(Flaviviridae)
螺旋對稱+敏十感 90~100
80~120
150~300
70~175
6~15
5
5~8
3~4
單股分段
單股分段
單 股
單 股
23
10
>10
5
佈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
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
不明或復合對稱+敏十感 50~300
80~130
~100
3~5
9
7~10
單股分段
單 股
單股雙倍
10
30
20~30
沙粒狀病毒科(Arenaviridae)
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
逆轉錄病毒科(Retroviridae)


說明:①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包括天花、類天花、牛痘、牛痘苗、兔痘、猴痘及鼠脫腳病等病毒皆對乙醚有抵抗十性十,而其他的痘病毒則對乙醚敏十感。

②呼腸病毒(Reovirus)有一個外衣殼和一個內十衣殼。內殼有32個殼微粒,外衣殼的殼微粒數目則未確定,認為總共有92個殼微粒。

③病毒體大小是指直徑或直徑×長度。

④脫十去囊膜的十裸十露病毒體,其核衣殼的直徑為100nm,但有囊膜的病毒體則可大至200nm。

《醫學微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