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病原性球菌·4 腦膜炎球菌和淋球菌

一、腦膜炎球菌

腦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學名是腦膜炎奈瑟氏球菌(N.meninyitidis),為流行十性十腦脊髓膜炎(流腦)的病原菌。

(一)生物學十性十狀

為革蘭氏十陰十性十雙球菌,在急十性十期或早期患者腦脊髓液中,大多位於中十性十粒細胞內,呈腎形成雙排列,凹面相對。電鏡下可以觀察到自病人分離的毒十性十菌株有微莢膜和菌十毛十。培養條件要求較高,普通培養基上不生長,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養基上方能生長,如經加熱(80℃以上)的血液瓊脂培養基(稱為巧克力血液培養基)。本菌為專十性十需氧菌,但初次培養時,在5~10%CO2低氧環境中生長最旺盛,最適PH7.0~7.4,最適十溫十度37℃,培養24~72小時後,菌落呈圓形、光滑、濕潤、透明、微帶灰蘭色。在血清肉湯中均勻生長。

本菌抵抗力弱,對寒冷、日光、熱力、幹燥、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均敏十感。對磺胺、青黴素、鏈毒素、金黴素均敏十感,但容易產生耐藥十性十。

根據腦膜炎球菌表面莢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將本菌分為A、B、C、D、X、Y、29E及W135九個血清群,對人類致病的多屬於A、B、C群,我國95%以上病例為A群,有的地區發現B群和C群。X、Y、Z等經常在帶菌者中發現,極少致病。以根據外膜蛋白抗原(型特異十性十)將各血清群分為若幹血清型。

(二)致病十性十與免疫十性十

腦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質為莢膜、菌十毛十、內毒素。

本菌通常寄居於正常人鼻咽腔,在約有5~10%的健康人鼻咽部帶有本菌,流行期高達20~70%,但帶菌者90%並不病,少數引起鼻咽炎,嚴重者造成菌血癥,僅1~2%的人,經十血流或淋巴到達脊髓膜引起化膿十性十脊髓膜炎。帶菌者和病人是傳染源。

本菌經飛沫傳染,也可通過接觸病人呼吸道分十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潛伏期約1~4天。本病的發生和機體免疫力有密切的關系,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侵入鼻咽腔細菌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癥和敗血癥,病人出現惡寒、發十熱、惡心、嘔吐、皮膚上有出十血十性十皮疹,皮疹內可查到本菌。嚴重者侵犯腦脊髓膜,發生化膿十性十腦脊髓膜炎,出現頭痛,噴十射十性十嘔吐,頸頑強直等腦膜刺激癥。甚至由於兩側腎十上十腺出十血,發生腎十上十腺功能衰竭,中毒十性十休克。上述癥狀的產生,與細菌自溶和死亡釋放出大量內毒素有關。

此外,目前已證實腦膜炎雙球菌和淋十球十菌能產生一種胞外酶,即lga 蛋白酶,能特異十性十地裂解人lgA1,進而破壞人的正常免疫功能,它在致病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成十人對腦膜炎球菌有較強免疫力,感染後僅1~2%的表現腦膜炎。兒童免疫力較弱,感染後發病率較高。母體內抗體可通過胎十盤傳給胎兒,故6個月以內嬰兒患流腦很少。

感染後體產生的莢膜多糖抗體、抗外膜蛋白抗體,有特異殺傷腦膜炎球菌的作用,抗脂多糖抗體可能在中和毒十性十方面有一定意義。

(三)微生物診斷

流腦流行期間,根據典型癥狀和體征不難診斷。對散發的或不典型病例,可采取瘀斑中血液、外周血液或腦脊液送檢。帶菌者可用末端2cm處彎曲的棉拭,深入口腔,直達懸雍垂後鼻咽腔部,小心旋轉采取分十泌物送檢。

1.直接染色鏡檢

在瘀斑處采取血液或組織液,經美藍染色,如找到腎形革蘭氏十陰十性十雙球菌,可作初步報告。對腦脊液標本,離心取沉淀物制備塗片,用革蘭氏染色或美蘭染色鏡檢,在多形核細胞中找到腎形雙球菌,結合臨十床十癥狀即可確診,也可用免疫熒光法直接查菌體。

2.分離培養

對無菌采取的瘀血斑或腦脊液先行葡萄糖肉湯增菌,或直接接種於巧克力血平板或十卵十黃雙抗瓊脂平板上,5~10%CO2環境下,培養18~24小時,觀察結果。

3.血清學檢查

可用間接血凝試驗,ELISA等方法檢測流腦抗體,以輔助診斷。

(四)特異防治

對易感兒童註射純化流腦群特異十性十多糖菌苗,進行特異預防。流行期間可口服磺胺藥物預防。治療流腦首選磺胺,也可用青黴素、氯黴素或氨芐青黴素。

二、淋十球十菌

淋十球十菌(N. gonorrhoeae)為嚴格的人十體寄生菌,常存在於急十性十尿道炎與十陰十道炎的膿十性十分十泌物的白細胞中,形態染色類似於腦膜炎球菌。本菌培養要求高,一般不易培養,需在培養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抵抗力弱,不耐幹燥和寒冷,對一般消毒劑敏十感,對磺胺、青黴素較敏十感,但易產生耐藥十性十。

淋球病的致病機理復雜,其毒力與菌十毛十、莢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的某些成份有關。淋十球十菌產生的lgA1蛋白酶能裂解人lgA1 ,因此也是不可忽視的毒力因子。淋十球十菌lgA1蛋白酶產生的抗體具有中和該酶的活十性十,並能中和腦膜炎雙球菌和部分流感桿菌lgA1蛋白酶的活十性十。

人類是淋十球十菌唯一的自然宿主,淋十病主要由十性十接觸而傳播。淋十球十菌侵入泌尿生十殖系統繁殖,男十性十發生尿道炎,女十性十引起尿道炎和子十宮十頸炎。如治療不徹底,可擴散至生十殖系統。胎兒可經產道感染造成新生兒淋十病十性十急十性十結膜炎。

人類對淋十球十菌無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後免疫力不強,不能防止再感染。

微生物學檢查主要是采取尿道膿十性十分十泌物塗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如在中十性十粒細胞中發現革蘭氏十陰十性十雙球菌時,就有診斷價值,必要時進行分離培養。對患者應早期用十藥,徹底治療。

《醫學微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