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壬辰(壬辰 道光十二年壬辰,即公元1832年。)冬,謁張翰風(張翰風 即張琦,清·十陽十湖人,初名翊,字翰風,號宛鄰,道光舉人,歷知章丘、館陶等縣,所至有名績。工詩、古文及分隸,尤十精十輿地之學,著有《戰國策釋地》《素問釋義》《古詩錄》《宛鄰文集》。)夫子於陶署(陶署 山東省館陶縣衙。)。語及岐黃學,夫子曰:昌邑黃坤載先生醫術,仲景而後一人也。乾隆間,四庫館中校纂諸臣知醫者寡,故其書雖已著錄(著錄 指黃氏醫籍錄於《四庫全書總目錄提要》。)而卒未大顯。子其為我訪求未刻之書以來,毅識之於心,不敢忘.蓋是時夫子已刻黃氏書四五種,凡數十萬言矣。
次年毅設帳濟南,以語陳孝廉元圃,元圃謂其友宋君有黃氏《傷寒說意》鈔本,因走伻(伻 使也。)借觀。書未至而夫子沒,哲嗣仲遠復申夫子遺命,求黃氏之書,一為《周易懸象》,一為《四聖懸樞》,一即《傷寒說意》也。然毅既以此書寄仲遠,值夫子柩將返葬,至無以為旅資,且行李已首塗(首塗 先已上路。),故仲遠諄諄以改鈔相屬,毅諾之。
甲午(甲午 道光十四年甲午,即公元1834年。)春,讀《禮》之暇,率及門人李、董兩生,並日繕戰,復加校讎,擬即付之剞氏。蓋敬卒翰風夫子之志,而成仲遠之賢,且以彰黃氏之絕業,起世人之沉疴。而並以望夫好善之人,終能以《四聖懸樞》、《周易懸象》等書見示也。
甲午三月下浣趙汝毅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