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癥卷 二、雜病類 頭痛及眩暈

此指日久頭痛或眩暈,或偏頭痛而言,若初得之實證,不在此例。

【原因】日久頭痛或偏頭痛,按西醫說,不外腦筋病,及牙齒、眼目疾患之影響。神經系眩暈一癥,則更屬於神經中樞衰弱之現象。而中醫則率以腎虛陰虧,內風旋動八字為主旨。【治法】中醫有效治法,率以滋陰、清熱、平肝、補腎為主。西醫則先檢查其病原例如有目疾、牙疾時,將病齒摘除,或治愈眼疾,則頭痛自愈。而除去之,用藥則不外止痛、健腦,與興奮等劑,例如咖啡因之應用,但此藥劇烈宜註意。此癥以餘之經驗,若無牙、眼原因,總以中藥治之為宜。

【醫驗】餘少年時,身體甚弱,曾患偏頭痛數年,一見涼風,立即頭痛,嗣以從鍛煉身體入手,註意強健,自然治愈。某年由京回籍,為次子結婚,忽以感冒無暇療治,日久竟誘起偏頭痛,左偏下午尤甚,鼻流黃涕,長途往返,痛苦異常,日惟以加當藥片等,退熱止痛,敷衍治療,後竟一服西藥,即便嘔吐,連試不爽,且又不能根本治愈。不過暫時輕減乃改服中藥,發散之中,兼止頭痛,服藥微效。此癥初得即無暇發汗,遲延多日,未經註意,但此時已不宜用發散藥,故無大效也。但每至午後,不但體溫升高,而且偏頭痛更甚,急以連翹、菊花、桑葉、黃芩、薄荷、苦丁茶、夏枯草,藁本、白芷、荷葉邊、鮮茅根等藥治之。一劑奇效,病減大半,三劑大效,六劑痊愈。此方治偏頭痛極靈,屢試屢驗也。

張夫人,住德縣城內大營街,此餘友張虎臣將軍之夫人,年五十歲。患習慣頭暈,甚則欲吐,遇有過勞,或忿怒病即發,左脈弦緊,右小而弱。此內風上逆,肝腎失其條達滋潤之原理,因而上擾頭巔也,治宜疏肝、滋腎,久服可得平穩。此癥自服餘藥,今已數年未發。原方列下:霜桑葉二錢、黃菊花四錢、白蒺藜三錢、鮮生地二錢、生白芍三錢、淡竹葉三錢、嫩勾藤一錢、生牡蠣二錢、櫓豆皮三錢、黑芝麻三錢,水煎服。每隔三、五日,不論頭暈與否,必連賑二、三劑,並須註意攝生。

《止園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