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論心神,與西醫論腦神經,息息相通,故熱必譫語,中醫謂之邪入心包絡,西醫則謂為熱度太高,侵;害腦神經,其現象則言語顛倒,精神錯亂,其治法,中藥則以牛黃,犀角、紫雪丹、至寶丹及承氣湯之類為有效,西醫則以退熱(安基比林等藥)、瀉下藥(或註射藥)為有效。更有一種神經衰弱至於極點之病人,亦有譫語(例如將死之時),中醫則必大補元氣。又有破傷風、腦膜炎、急驚風、產褥熱;(產後風)及瘡癥(血已中毒),亦有譫語,則必急速註射西藥各種血清,方能有效,中藥不必與也。
神經病:此類疾患,分末梢神經病最常見者,例如顏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肋間神經痛(脅痛),坐骨神經痛(腰痛),振顫麻痹(痿癥),神經官能病,神經衰弱癥(虛弱),癲癇(羊角瘋),偏頭痛、狂病(風痰),神經性嘔吐(已詳前),歇斯的裡(臟躁癥),眩暈(頭暈),神經性心悸亢進(怔忡)麻痹(痹癥)等皆屬之,此類疾患,率無一定實質,而且發作無常,時愈時病,因其不能有固定之情狀,故其治法,西醫率用麻醉鎮靜等藥,確實有效(嗅素劑之類。)然此類藥品,不可常服,吾人為病傢健康計,不得不格外慎審,(防其中毒)。依餘之經驗,當病狀劇烈時,不妨暫以西藥(不可用大量),治其現狀(或註射),病勢稍減,則停止西藥,仍以用中藥較為和平。蓋中藥對於以上各癥,雖不盡有效,然於偏頭痛、嘔吐,腰疼、虛弱、眩暈、怔忡等癥,有時西藥絕不能治者,中藥則能大建奇功,其餘各癥,中藥可謂多無靈效,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