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意外是腦局部血液循環急十性十障礙導致的急十性十或亞急十性十腦損害十性十疾病,中醫稱之為“中風”。腦血管意外可分為缺血十性十和出十血十性十兩大類:前者有短暫十性十腦缺血發作、動脈硬化十性十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後者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十性十腦出十血和蛛網膜下腔出十血。臨十床十表現以突然出現的意識障礙和肢十體癱瘓最為常見,死亡率相當高,經及時搶救幸免死亡的患者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癥。腦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中動脈硬化十性十腦梗塞大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人;而高血壓十性十腦出十血則多發生於50歲左右的高血壓患者。
腦血管意外是影響健康長壽的最危險的疾病之一,在我國因腦血管意外死亡的人數高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癥,在致死疾病中占第一位。因此,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病是老年保健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飲食調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飲食原則
1.從預防的角度上看,腦血管意外的飲食原則與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病人的飲食原則一致。
2.急十性十期病人多伴有昏迷等意識障礙,不能正常進食,因此,在積極搶救的同時應及早補充營養,一般腦溢血病人在發病24小時後即可開始鼻飼流質軟食,即通過鼻腔下到胃內的管道給病人喂食。
(1)中等身高、體重的病人可按每日8400千焦(2000千卡)熱量攝入。
(2)碳水化合物的供給應保持適量的淀粉,作為主要熱能來源,淀粉具有經濟、節省蛋白質、保證脂肪充分氧化及通便作用。而蔗糖及其它單、雙糖類每日以不超過150克為宜,過多易刺激胃酸分十泌,導致胃腸脹氣,且長期攝入不易保證維生素、無機鹽等供給。
(3)保持動、植物蛋白的適當比例,一般應以病人平時飲食十習十慣為依據。
(4)註意補充植物油,以防必需脂肪酸缺乏。可每日補充植物油10~20克。
(5)每日進餐次數及數量應根據病情而定,一般每次可喂200~500毫升,每日4~8次。
(6)食物十溫十度以37~42℃為宜,過冷或過熱食物均可致病人不適,或因刺激胃腸蠕十動,發生腹瀉。
(7)註意觀察瞭解病人的消化吸收情況、大小十便次數及十性十狀。
(8)食物內容可包括:以豆漿、牛十奶十、雞蛋、糖等為主配制的混合十奶十;將多種普通飯菜用組織粉碎機攪成粥狀的勻漿膳;也可用要素膳。
3.恢復期病人應根據病人後遺癥情況采取不同的營養措施。
(1)伴有吞咽困難者,可給濃十稠的流質食物,喂飼要慢,防止誤入氣管。
(2)生活能自理的病人,可逐步恢復正常膳食,飲食原則同發病前。
(二)食譜舉例
1.管飼混合十奶十:可用混合十奶十1500毫升、米湯500毫升、菜汁500毫升、混合粉100克配制而成,分5次食用,每次量為500毫升,全日可供熱能8400千焦(2000千卡)。
混合十奶十可用牛十奶十500毫升、1個雞蛋黃、1匙油(約10克)、1藥杯糖(約15克)、1克鹽組成,熱量約含2100千焦(500千卡)。
混合粉是將面粉100克、豆粉10克混合炒黃過篩,加入熟植物油10克而制成,熱量約含2100千焦(500千卡)。
菜汁是將蔬菜切碎煮湯加鹽,經過濾而成,能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2.勻漿膳:用軟大米飯50克、煮雞蛋50克、煮豬肝50克、豆腐50克、十胡十蘿卜100克、牛十奶十400毫升、熟植物油10克、白糖60克、鹽2克,加水300毫升,攪成粥狀勻漿,每1000毫升勻漿液中含蛋白質40克左右,熱量4200千焦(1000千卡)左右。
(三)食物選擇要點
1.發病前及恢復期病人的食物,可與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及高脂血癥病人相同。
2.急十性十期管飼病人可用牛十奶十、豆漿、濃米湯、稀藕粉、沖稀的炒面、代十乳十粉、十奶十粉、麥十乳十精十、蛋粉、魚粉、肉粉、肉湯、雞湯、蔗糖、麥芽糖、熟植物油、菜汁、果汁等配制而成。勻漿膳可選用軟米飯、饅頭、稠粥、牛十奶十、豆漿、熟肉、熟肝、煮蛋、豆腐、煮菜、煮水果、植物油、糖、鹽等制備。
3.管飼病人一般時間較長,為保證膳食平衡,應力求食物多樣化。
4.管飼食物應成流質狀態,粘十稠度以能順利通過管道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