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十性十咽炎是一種常見的咽部疾病,臨十床十以咽部異物感不適、灼十熱、幹燥、疼痛為特征,中醫稱為“虛火喉痹”。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病程較長,癥狀頑固,不易治愈,治療宜耐心持久,方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若老年人出現咽部異物感、梗阻感,經久不愈,應該細查鼻咽、喉咽及食道,以防早期惡十性十腫瘤。在未排除這些病變之前,需對病人追蹤觀察,以免誤診。
【發病原因】
1.急十性十咽炎失治誤治,遷延不愈,反復發作轉為慢十性十咽炎。
2.慢十性十鼻炎或鼻竇炎,常有鼻腔阻塞,迫使口腔呼吸或鼻涕後流,經常刺激咽部。
3.慢十性十扁桃體炎及口腔齲齒、牙齦炎等病變波及咽部。
4.長期煙酒過度,或污染空氣及有害化學氣體刺激咽部。
5.全身十性十疾病的影響,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十性十炎癥、心血管疾病等引起鬱血十性十改變,都可繼發本病。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肺腎十陰十虛,津十液不足,虛火上炎,或嗜好煙酒,過食辛辣,肺胃積熱,上灼咽部所致。
【臨床表現】
咽部可有各種不適感覺,如異物感、微癢、灼十熱、幹燥、疼痛等。分十泌物或多或少,但粘十稠,常附於咽後壁。由於分十泌物刺激,常引起咳嗽。晨起用力排除分十泌物時,有時作嘔。以上癥狀,遇天氣變化或說話過多,明顯加重。
咽部檢查常見以下三種變化:
1.慢十性十單純十性十咽炎:粘十膜彌漫十性十充十血,小血管擴張,色暗十紅,附有少量粘十稠分十泌物。
2.慢十性十肥厚十性十咽炎:粘十膜增厚,彌漫充十血,色深紅,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充十血腫脹,呈點狀分佈或融合成塊。兩側咽側索亦有充十血肥厚。
3.萎十縮十性十咽炎:咽部粘十膜呈淡紅色,菲薄幹燥,咽腔較正常為大。萎十縮嚴重者可見色亮如臘紙,並有膿痂附著,有時可在咽後壁見到頸椎椎體的輪廓。咽部感覺及反射減退。
【預防措施】
1.少食辛辣煎炒的刺激食品,多食富有營養而又有清潤作用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白木耳等。
2.中老年宜戒煙,少飲或不飲酒,避開有害氣體,註意環境清潔,減少咽部刺激。
3.凡患有本病者,宜減少或避免過度發言講話,註意咽部休息。
4.對於各種慢十性十鼻炎、鼻竇炎及扁桃體炎,要及時治療,以防其長期刺激咽部。
5.可用菊花10克、麥冬15克、玄參15克煎湯代茶,或用胖大海長期泡茶飲用,以養十陰十清熱,生津潤燥。
【治療方法】
1.中醫辨證論治。(1)肺十陰十虛型:證見咽幹微癢、灼十熱疼痛、幹咳少津、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養十陰十清肺,方用養十陰十清肺湯加味(生地黃15克、麥冬10克、玄參15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川貝母10克、薄荷6克、蟬蛻6克、甘草3克)。(2)腎十陰十虛型:證見咽幹疼痛、五心煩熱、腰膝酸痛、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滋養腎十陰十,清降虛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味(知母10克、黃柏6克、生地15克、淮山藥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麥冬10克、玄參15克)。
2.局部療法。(1)單純十性十咽炎:常用復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液、2%硼酸液、3%鹽水經常漱咽;也可選用2%~5%硝酸銀液、5%強蛋白銀液、10%弱蛋白銀液、1%硫酸鋅液、1%碘甘油塗擦咽壁;或含化草珊瑚片、潤喉丸等。(2)肥厚十性十咽炎:除上述療法外,可用10%硝酸銀或20%鉻酸液燒灼增生的淋巴濾泡,也可用電烙法使其消退,但燒灼范圍不宜過廣,以免損害其他組織。(3)萎十縮十性十咽炎:可常用十溫十生理鹽水或?o十性十含漱劑灌洗咽部,或在咽部塗擦碘甘油,以促進腺體分十泌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3.針刺療法。(1)體針:可選用合谷、曲池、足三裡、頰車,每日1次,中等或弱刺激,留針20~30分鐘,5~7次為一療程。(2)耳針:可選用咽喉、肺、扁桃體,選1~2十穴十,埋針7~10天,輪換取十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