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發病原因+癥狀+預防+治療方法

缺血十性十視十乳十頭病變,又稱為血管十性十假十性十視十乳十頭炎,是一種由於視十乳十頭供血不足引起視力障礙的眼病,屬於中醫“視瞻昏渺”的范疇。

本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較急,多涉及雙眼,但一般不同時發生,常一眼先發病,另一眼可於數周、數月或數年後發病。對視力的影響根據視十乳十頭供養血管阻塞的部位及嚴重程度而定。若失治誤治,後期可導致視神經萎十縮。

【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較多,凡是能使視十乳十頭供血不足的全身十性十疾病或眼病都可引起本病,主要有以下因素:

1.視神經十乳十頭局部的血管病變。主要為供應視神經十乳十頭的後睫狀動脈及其分支出現小動脈硬化,導致血管內腔狹窄或阻塞,引起血流不暢所致。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或顳動脈炎等血管十性十疾病。

2.血液成分的改變。如高脂血癥、嚴重貧血、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某些藥物的應用等可以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和血液粘十稠度的增加,以致血液循環變慢而發生部分十性十梗阻,致使視十乳十頭缺血缺氧。

3.血壓過低。如大失血或休克之後,血壓過低,使視神經十乳十頭局部供血不足。

4.眼內壓過高。如青光眼因眼壓過高,使視十乳十頭小血管內血壓與眼內壓失去正常平衡,以致血流受阻而導致視神經十乳十頭局部缺血。

5.眼眶病變的影響。如某些眼眶部的外傷、手術之後,由於眶部擠十壓及水腫都可影響視十乳十頭局部的供血。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肝失條達,氣血不暢,玄府滯澀;或肝腎虧虛,十精十血不足,目系失養;或氣虛乏力,血行遲緩,不能上濡於目所致。

【臨床表現】

本病發病突然,視物模糊,似有一黑影遮擋,常上明下暗,或下明上暗,或偏明偏暗。少數重癥者,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常伴有全身十性十血管十性十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顳動脈炎或偏頭痛等相關癥狀。發病前大多有過一過十性十的視力障礙。

視野檢查:常有扇形缺損,或上下水平半盲,或垂直偏盲。

眼底檢查:視神經十乳十頭色澤稍淡,邊界模糊而呈灰白色,水腫一般較輕,隆十起約1~3屈光度。視十乳十頭附近視網膜上常可見細絲狀反光。網膜血管一般無改變,如發生在動脈硬化的病人,則可見到動脈硬化的跡象。視十乳十頭上及其附近視網膜可有少量細絲狀或火焰狀小出十血,黃斑區中心凹反光減弱。

病變後期,視十乳十頭水腫消退,色調變淡或部分蒼白,也可以完全蒼白萎十縮,整個病變過程約1~2個月。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視十乳十頭熒光充盈延遲及缺損,視十乳十頭及其附近十毛十細血管可有熒光素滲漏現象。

【預防措施】

1.老年人應該戒煙,少飲或不飲酒,因煙酒過度,可引起慢十性十煙、酒中毒,損害視神經纖維,影響視十乳十頭的供血,而導致視力障礙。

2.凡老年人對一過十性十視物模糊,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應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眼底與全身檢查。

3.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顳動脈炎、頸動脈栓塞等血管十性十疾病的中老年人,要註意治療原發病,以免血管內腔變窄,而引起視十乳十頭供血不足。

4.患有青光眼的中老年人,要控制眼內壓,以免眼壓過高,眼部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而致血流受阻。

5.對於大失血或休克之後的中老年人,要迅速擴充十血容量,恢復血壓,以免血壓過低導致血流遲緩。

6.對於眼眶部的外傷、炎癥、水腫、血腫等病癥要及時治療,以免眶部病變影響視十乳十頭附近血管的血流變化。

7.本病貴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若延誤時機,或治療不當,後期可引起視神經萎十縮,導致永久十性十視力障礙。

【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應針對引起視十乳十頭供血不足的全身疾病或眼病進行治療,控制原發病。

2.皮質激素。早期應用可以減輕視神經十乳十頭由血循環障礙引起的水腫和滲出,大多數有較好的效果。常用強的松每日30~40毫克,晨起空服,或用地塞米松5毫克球後註射,每日1次,待水腫消退後逐漸減量和停藥。

3.血管擴張劑。口服煙酸100毫克,每日3次;地巴唑20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妥拉蘇林25毫克,或654~210毫克作球後註射,每日或隔日1次。

4.維生素B族的應用。常用維生素B1100毫克、維生素B12250微克,作肌肉註射,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營養和保護視神經。

5.降低眼內壓。常口服醋氮酰胺250毫克,每日3次;局部也可用噻嗎心胺滴眼,每日2次,降低眼內壓,對改善視十乳十頭及其周圍的血液循環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6.中藥治療。治宜活血通絡,養肝明目,方用遠蒲四物湯(石菖蒲10克、灸遠志6克、生地15克、當歸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早期視十乳十頭瘀腫較甚,可酌加鬱金10克、丹參15~30克、紅花10克、茺蔚子10克、車前子10克,活血利水消腫;後期視十乳十頭水腫消退,可酌加女貞子15克、桑椹子10克、枸杞15克、菊花10克,調肝養血明目。若患者兼有氣虛乏力者,酌加黃芪20克、十十黨十十參15克、白術10克,健脾益氣行血;兼有頭暈頭痛者,酌加石決明30克、夏枯草10克、僵蠶10克,平肝熄風明目;兼有胸脅滿悶者,酌加柴十胡十6克、青皮6克、枳殼10克,疏肝解鬱理氣;兼有腰膝酸十軟者,酌加菟絲子15克、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補腎強筋明目。

7.針刺療法。常用十穴十可選用睛明、球後、上明、風池、養老、肝俞、腎俞、足三裡、足光明、三十陰十十十交十十等,每次取十穴十遠近配合,各選2個十穴十位,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8.十穴十位註射。可用654—2,或硝酸士的寧行太十陽十、肝俞、腎俞十穴十位註射,隔日1次。

《常見老年病防治》